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要想解放全人类,必先解放自己!

火烧 2008-06-18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强调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的重要性,提出通过改革成果共享实现全人类解放。聚焦经济自主发展,强调民生保障与产业转型,为全球危机提供应对方案。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大国,并是能够负责任的全球大国。一个负责任的全球大国,理应给世界人民创造福祉。换句话说,中国人民仍然有着对于全人类的自身道义。但是要想解放全人类,必先解放自己。按照当代诠释,即要想让全人类共享中国改革开放的胜利成果,必先让中国人民自己首先享受改革成果。当实现宏大目标的内外困难依然存在,甚至往往困难很大时,底线就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我们曾经自信于是个勤劳勇敢的民族,热爱劳动就充满希望。即使是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或者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能够依靠劳动创造商品,保持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也就有了克服困难的物质基础。因为商品经济也好,市场经济也好,一条根本的法则,依然是劳动决定价值,商品决定经济。无论资本市场如何动荡,只要物质在手,并且懂得物质或商品首先是为民服务,主要是保障自己,那么根本上困难就不可怕。  

    劳动的剩余产品,在国际条件有利时,可以灵活出口;在国际环境不利时,也可以弹性收缩。因为其目的首先在于通过资源和产品的内外交换,以利首先改善国内民生;而经济总量的增长,并不一定标志着生产力水平的同步提高。联系到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我们很有必要按照自主发展、自我保障、自力更生的要求,把宏观调控的主要基点或者着力点,放在研究微观经济、审视特色民生的原则下,放在赈灾困难期的自身需求上。  

    赈灾困难期,实际也是转型机遇期。在这困难期或者机遇期内,问题处理得好,很可能开辟出新的发展道路;问题处理得不好,也许最终结果仅仅是交够学费。在出口拉动问题上,主动权往往掌握在出口商品所有者的手上,故完全可以坚决不买“七国挖坑,美方要价”的账。当食利者或寄生体的危机必然要向全球扩散时,应当坚决压缩三头在外(即原料能源商品进口)的产能,全面控制外向产品的单向流动(即资源在内产品在外的流动方式),趁势调整能源和污染双高产业比重和剩余产品的国家储备新政策,刺激发展新型产业,尤其要狠压针对全球危机策源地的商品输出,向下平衡,减轻受制,并遏制其优势资本的流动性和作用力,同时将国内扩大再生产的重点面向赈灾为主的新型城乡(需要特别规划)的投资和民生需求。  

    在投资拉动问题上,社会主义国家具有特殊优势,根本在于国家和人民的现实利益相一致,投资和消费的民生特征相吻合。就是说,社会主义国家的投资建设,往往能够把扩大生产、拉动经济和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提高个体消费能力存在隐忧(如工资增长带来的货币流动性问题)时,甚至能在经济上实现以投资项目部分替代民众消费之目的。从当前面临的形势看,今年我国经济发展现实的最大龙头只能定位于投资领域。一方面是传统基础性投资增长处在主体地位,如铁路运输的基础建设力度加大,仅西北地区如新疆的铁路建设工程(包括在建和即将启动)项目将达十多项,比如在建的精伊霍铁路、乌准铁路、奎北铁路、乌奎复线、吐库二线以及准备动工的嘉阿电气化、喀和铁路、库阿复线等等,规模之大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其必然具有对经济的综合拉动力。另一方面是新型经济投资增长属于转型导向,它与以当前灾区重建为龙头的城乡建设、产业调整、能源发展、生态平衡、全境立体交通等方面的经济前景相联系,需要竖起综合转型的里程牌。  

    消费拉动问题,是十七大在经济发展上的最新导向,实际也是与中国社会方方面面问题相联系的一个根本性的特殊问题,也是出口拉动和投资拉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问题,更是衡量自身综合发展水平的坐标系和核心要素,说到底,它是经济建设“必先解放自己”的具体化。消费拉动的实质是全民消费能力,重点是作为中低生活水平的多数人口的职工工资和从业收入的有效增长。这种增长需求尽管看起来比较单一,由于社会和产业的复杂性,也由于积重难返和内忧外患,还由于跟经济制度与政治地位的密切性,加上当前增长和长远增长的影响因素绝然不同,因此具有宏观政策层面最大的复杂性,必然属于综合系统工程,也是衡量制度优劣的主要经济指标。这就决定了操作上的难度难以想像,即使着眼于比较突出的当前增长问题,也要与约束资本、遏制热钱、规范市场、调控经济相联动,这恐怕才是经济改革真正需要考虑的根本点。  

    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承担国际责任,远没有保障自身利益来得紧要。政治服务于人民,经济造福于人民,一切工作就要从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还是记住毛泽东同志的精辟论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要想解放全人类,必先解放自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