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愚公夜话:也谈就业的路为什么越来越窄?

火烧 2008-05-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就业路越走越窄的深层原因,分析人口结构变化与收入分配不均的影响,指出教育产业化和社会腐败加剧了就业压力,呼吁改革以缓解就业困境。

愚公夜话—也谈就业的路为什么越来越窄?


最近中青论坛上有朋友发起并热火朝天天讨论起“就业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讨论中,我觉得的大家说的一些社会现象及原因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更深一层的历史根源呢?我个人以为人口年龄结构、国民收入分配上的不合理是造成社会就业岗位紧缺的根本原因,而倍受大家关注和谴责的教育产业化及社会腐败现象只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罢了。

首先, 现在社会上人口年龄状况是什么样的呢?两头小中间大也!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是中国人口几何式增长时期,现在这一部份人甚至人数更多的其子女们绝大多数在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仍将活跃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95年以后,五十年代出生的人退休尚不够年龄,七五——八五年代出生的最后一批非独生子女又开始蜂拥般挤上就业快车,偏偏在这个时候一些不明事理的所谓主流经济学家不顾国内社保制度尚不健全的事实,盲目鼓动政府搞“摔包袱”式的企业改制,使得大批工人下岗、失业,买断工龄丧失了原本该有的社会保障,民营企业用工没有社保变得天经地义,就业形势雪上加霜。近十几年来在全国范围看仍占主流的国有经济基本上就没有成规模地招过工。
因此,社会劳动岗位特别是较优越的岗位在独生子女的子女成规摸走上就业岗位前仍将是十份紧缺的,而二十年之后由于年轻人口的锐减又不可避免地出现普通岗位空缺无人可用局面。以上是我们必须接受的现实。

再看国民收入再分配结构的不合理状况,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讲“20%的人集中了80%的社会财富。20%的人消费毕竟有限,何况大部份消费还根本不在国内。他们新兴消费除了色情业什么也指不上。而80%的劳苦大众被“房改、教改、医改”掏得早已囊中羞涩,加上上有老下有小,凡上点年纪连个病都不敢得啊!

因此,指望20%的人大量消费或80%的人下岗、失业、提前离岗或增加消费能力从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给年轻人几乎是杯水车薪。短时期内国内突增就业岗位的情况是很难出现的。
可以说六十年代末期起,与日俱增的大量新就业人口一直在就业和非就业之中徘徊。我个人以为这是一个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解决不好,一场大的震荡将离我们越来越近。怎么办呢?主流经济学家一次又一次用近乎无赖的理论向老百姓巧取豪夺,表面上看推迟了危机的爆发,但矛盾反而俞积俞深到了没有“推路”的程度。

七十年代毛泽东时代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轮流戍边、逐步移民”是否能根本上消除这一危机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八十年代初重新上台的官员们急于否定毛的政策,大量知青一夜间返城工作,城市里业已形成的良好就业环境从根本被毁掉。大批刚出校门的工农子弟们,哥、姐虽沾光回了城,自己却形成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待业青年。无事生非的年轻人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很多人或死于非命或在“严打”中丢命。在低廉学费下的高等教育精英化的示范下,很多年轻人选择高考并以此为荣,危急再次被淡化或推后了;八十年代中期,几年改革开放各方的积累及世界经济的复苏是国际劳务输出的最佳时期,盲目自信制度的优越性和把出国就业当成上层人物特权是我们丧失了一次良好的调整机会。
其次,95年以后,看到大学生就业的灿烂前景,主流经济学家继房改之后又一次盯上了老百姓几万亿储蓄。教育产业化使高进低出的大学校门又一次低下高昂的头变成低进低出的“幼稚园”。于是乎从150分到500分只要掏得起巨额学费有的是大学要。没钱吗?我贷给你。等到毕业才发现所谓的热门专业早已是昔日黄花。但传统观念及巨额学费和低廉薪金的倒挂使得大学生们头脑里根本就没有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思想准备。尤其是85年之后出的独生子女,别说是大学生就是初中生对卖苦力挣几百元钱也是不屑一顾的。城市里不是已经出现没有稳定职业的小俩口未婚同居常年靠父母生活的惯例了吗?
至于社会腐败现象只是造成紧缺就业岗位分配的不公平罢了。任何历史条件下,这种这种状况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

随着几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社会上的逐步积累,九十年代朱总理在位时曾设想出现一大批中产阶层来带动消费刺激就业。那就是大规模给公务员加薪同时也达到“高薪养廉”的目的。但这套改革方案的前提是实行机构改革,大量消减公务员数量才能见效。只可惜,我们常听到“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左一套右一套的颁发,却没有中央机构改革的任何报道。“削弱党的领导”再加上地方一些官员为此被告得牵扯出一些其它腐败问题自身难保。如此大的政治风险使得这场改革只在大城市降低标准转了一圈。中西部绝大部份地区的公务员甚至连低标准的加薪也落实不了一半。毫无疑问,单从这个角度看,改革走了过场。
综上所述,现在的待业大军已经不是过去那种仅局限于年轻人的群体,惯用按年龄段的轮岗的救世措施不再适用了。

我们现在比较容易做的只剩下适当提高民营企业用工薪水标准。无条件地为各类职工建立可移动式个人养老、医保以维系人最起码的尊严,以维系劳动力再生产环境;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试行法定6小时工作日,彻底告别那种被人家反倾销征收反倾销税后沾沾自喜的罪恶嘴脸。再次,在劳务输出领域劳动部门必须占主导地位无偿为广大人民服务。要认识到这不是一个部门收入问题而是个最根本的政治问题。



2003年10月6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