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国际歌》里还有一句“一切归劳动者所有”
除了“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国际歌》里还有一句“一切归劳动者所有”
作者: 暂时无派
除了“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国际歌》里还有一句“一切归劳动者所有”
《国际歌》,这首由欧仁∙鲍狄埃创作的“全世界无产者的歌”,已经整整唱响137年了。一百多年来,它鼓舞着全世界的无产者在解放的道路上奋勇前进。这是一首充满着历史唯物主义理念的诗篇,它向全世界宣告,我们是天下的主人。
这些年来,不知什么原因,这首歌的声音在中国的大地上变弱了。但是,其中的一句歌词却屡屡被人提起,那就是“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是被某些人用来唤起人民大众“夺回劳动果实”的吗?不是,是被他们借来批判《东方红》、批判“他是人民大救星”的。
是奴隶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点。“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但是,千百年来,这些创造了人类世界的劳动群众却一直是饥寒交迫的奴隶,被那些可恨的“毒蛇猛兽”吃尽了血肉。他们在同自然斗争的同时,也一直同那些剥削他们的同类们斗争,争夺他们的劳动果实。然而,他们的斗争没有带来自己的彻底的解放,斗争的结果,总是以统治者的改朝换代而告终。他们为什么总是失败?因为没有一个用先进思想武装起来的政党来组织和领导他们的斗争。
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事情不一样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人民的命运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领导核心。在这个领导核心里,有一小批领袖,在这一小批领袖中,总是有一个主要的领袖。这个领袖重要吗?非常重要,他不能改变奴隶创造历史的规律,却对历史进程有重要的影响。回顾中国革命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革命开始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呢?是遵义会议以后,是毛泽东同志成为全党的领袖之后。许多年后,有一位在毛泽东同志后面“跟到走”的老人说:没有毛泽东,我们可能至今还在黑暗中徘徊。后来,这位老人走了,有人出来“考证”说:其实他是那么说的,不是这么说的,以此来“证明”,对于中国革命,毛泽东同志是可有可无的。其实,那位老人怎么说的重要吗?甚至他说没说过类似的话重要吗?一点也不重要。历史就是历史,它象铁一样冰冷。不管后来有的人怎样扼腕“痛惜”:为什么不是刘叁或彭四,偏偏是毛泽东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历史对他的叹息都会报以一声轻藐的冷笑:历史不能假设。历史的事实是: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
于是,在这个铁的事实面前,有了那声先是回荡西北高原,后来响彻整个中国大地的,“东方(那一个)红,太阳(那一个)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而嗨吆,他是人民大救星”。
唱错了?和《国际歌》有矛盾了?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不是一百多年前欧仁∙鲍狄埃所说的“救世主”,但对于中国革命,毛泽东同志却是真正的挽救者;对于中国的劳苦大众,毛泽东同志是真正的“咱们的领袖”。陕北的那个农民真的把毛泽东同志当成了无所不能的“救世主”了?我相信,任何头脑正常的人都不会这样认为。他不过是用了一个民间习惯的“大救星”来表达他对领袖的热爱和信赖罢了,这和“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挨得上吗?
《国际歌》是批判“个人崇拜”的歌吗?不是,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战歌。它的中心思想是: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将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是一切归劳动者所有,绝不容忍“寄生虫”!
令人深思的是,有些人一边用“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来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一边却津津乐道的欣赏着与《国际歌》的思想背道而驰的剥削行为。试问,这又是历史什么主义,又是哪门子民主思想呢?
毛泽东同志已经走了,对他的“个人崇拜”,不会给“崇拜者“带来任何物质利益。对毛泽东思想患有恐惧症的人应该做的,不是歇斯底里地咒骂别人崇拜,而是思考别人为什么要这样崇拜。
《国际歌》不是棍子,它打不倒毛泽东思想;恰恰相反,它是一把号角,会唤醒千百万奴隶们起来,去为真理而斗争。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原载: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