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种族主义幽灵仍盘据在美国

火烧 2008-04-04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回顾美国黑人现状,指出尽管取得一定进步,但种族主义依旧存在,毒品与犯罪问题严重,黑人社区陷入困境,社会不平等现象持续。

《卫报》周评:种族主义幽灵仍盘据在美国

节译/叶兴台

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中心罗瑞恩旅馆的306号房,时间似乎已经冻结,床单凌乱地摊在床上,廉价的杯子装着未喝的咖啡,桌上摆着吃了一半的晚餐,这是1968年4月4日晚上6点1分的重建,当时就在室外的阳台上,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金恩博士遭到射杀。

40年前,美国黑人民权获得胜利,结束了种族隔离时代,黑人也取得了投票权,一生为黑人民权奔走的金恩却死在白人的枪口下,尽管306号房的摆设与40年前那天一模一样,从金恩死亡以后,美国黑人的地位已获得承认,但美国黑人的命运变得两极化,不是大好就是大坏。

有些正面的发展是金恩难以想象的,例如,联邦参议员欧巴马正在角逐民主党内总统候选人的提名,有可能成为担任美国总统的首位黑人,在黑人中产阶级的力挺下,很多黑人政治人物位居大城市或州政府高位。

但自1968年以后,多数美国黑人身陷水深火热之中,很多下层的黑人居住在美国的贫民窟里,不仅没有工作可做,而且还被毒品和帮派暴力所苦。在大城市的市中心,半数的黑人男性没有读完高中,有6成在35岁左右身陷牢狱,这些黑人成长于种族更加隔离、更加无助和更加危险的环境中。

也许这是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主席查理‧史帝尔(Charles Steele)等当代黑人领袖所面临的最大吊诡之一;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是金恩所创,为推动黑人民权运动的重要组织。

查理‧史帝尔表示:「如果金恩博士还在世,他一定对美国感到沮丧和失望,美国在很大的程度上仍是个种族主义国家,种族主义仍潜意识地藏在体系里。」

现年68岁的席尔玛‧汤森就是这么认为,她早就可以退休,但仍在孟菲斯的地标橘山(Orange Mound)郊区担任护士。橘山郊区是在一百多年前所建,面积达5千亩,当初是作为黑奴栽种之地,一度比下纽约的哈林区,成为黑人文化和经济力的重镇,如今遭毒品、帮派和失业打击,很多房舍老旧且无人居住。

对于过去40年黑人的地位,席尔玛‧汤森嘲讽地说:「就我所见,根本没有变好,毒品猖獗,杀戮猖獗,情况反而愈来愈糟。」

这是金恩死后黑人悲惨的一面,而且在各大城市处处可见。在洛杉矶、纽约、芝加哥、华盛顿、堪萨斯市、圣路易等这些黑人曾经深以为傲的居住地区,如今已沦为毒品和犯罪肆虐之地。就连金恩故乡邻近的亚特兰大奥本街(Auburn Street),如今也变得残破不堪。橘山和孟菲斯等其它黑人所居住的地区也是如此,帮派带头从事毒品交易,枪声经常可闻,吸毒的人比找工作的人更多。

这种衰败原因可回溯至金恩被杀当天。金恩被射杀后,引发全美125座城市种族暴动,导致46人死亡,2千6百人受伤,2万1千人被捕,黑人所居的市中心隔天晚上被焚毁,很多甚至尚未复原,这些暴动很快引来白人的反击,摧毁了很多市中心的税基。

在此同时,新的民权法允许黑人中产阶级可以自由迁移,留在市中心的沦为下层阶级,难以抵挡古柯碱和海洛因等毒品的诱惑,尤其是1970和1980年代出生的美国黑人,这些下层阶级也因美国制造业迁往海外,而成为失业一族。

统计数据显示,美国黑人的情况日益恶化。与10年前相较,更多黑人锒铛入狱,出生于黑人中产阶级家庭的儿童,仅31%的收入高过父母,白人儿童则为68%,超过一半的黑人劳工是从事低薪工作。

很多专家认为,下层阶级黑人几乎没有翻身的机会。威斯康星州劳伦斯大学黑人民权史教授杰洛德‧帕戴尔(Jerald Podair)表示:「黑人的前景非常渺茫。」

但黑人的未来也并非如此悲观,欧巴马参选总统让不少黑人燃起一线希望。席尔玛‧汤森就说:「欧巴马让我感到骄傲。」它也展示了黑人中产阶级的成功,实现金恩的梦想。

除了正在角逐大位的欧巴玛,位于新英格兰地区的纽约州和麻州的州长为黑人担任,亚特兰大、华盛顿、费城和纽瓦克等大城市的市长也由黑担任,这些州长和市场的权力基础有别于出身教会的杰克森(Jesse Jackson)和夏普顿(Al Sharpton)等黑人领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