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感悟毛泽东1927年春的“苍凉”:读《菩萨蛮·黄鹤楼》

火烧 2008-03-30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围绕毛泽东1927年春所作《菩萨蛮·黄鹤,分析其苍凉心境与政治形势,探讨词中情感与历史背景的关联,揭示毛泽东在革命低谷期的思考与坚定信念。

 感悟毛泽东1927年春的“苍凉”:读《菩萨蛮·黄鹤楼》    李克勤(jixuie)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李克勤(jixuie)题记:我们都知道,作为诗人,毛泽东是政治家诗人。作为政治家,毛泽东是诗人政治家。感悟毛泽东的诗词境界,自然离不开政治形势。

1927年春,毛泽东一生中感到了少有的“心情苍凉”,我们读他的词《菩萨蛮·黄鹤楼》,就会有所感悟。这首词的原文是: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1958年,毛泽东在文物出版社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书眉上,对这首词做了这样的批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抗,从此找到了出路。”

可以看出,这是在毛泽东感到最危难政治形势即将来临,但又没有来临,这样一种形势极度不确定时写的一首词。所以,我们不能看到他在别的诗词里的那种豪放情调,而是明显感到一种压抑,“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是当时政治气候的真实反映。同时我们也能感到一种凝重的思考,“黄鹤知何去?”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之后的进一步深入探究。

毛泽东是不怕困难和危险的,他是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可是,为什么在那个时候,他那么压抑,用现在的话说,是很郁闷,到底是什么原因?

主要是形势不明朗。就像股市里坏消息朦朦胧胧时,最容易引起人们心情不稳,意志不坚定者“割肉”、“斩仓”是常有的事情,所以这时股市最容易下跌一样。真正坏消息出来了,叫做“利空出尽是利好”,人们就不能那么恐慌了,因为最坏的可能性已经出现了,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向好的趋势却变得现实了。

1927年春,就是那个最难过的时期,毛泽东在这个时候,虽然“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但没有一丝一毫的逃避现实情绪,而是冷静的思索,“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如果不是这样,从那以后,毛泽东就无法变得更加主动起来,更无法领导人民坚定地走“雄关漫道”,实现“天翻地覆”! 

参考阅读: 1、 人人都是创业者:撑起属于你的那份天空

      2、 “两参一改三结合”:毛泽东管理创新的一大手笔

    3、 毛泽东的创业文化:基业常青的内因 

李克勤新华网博客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济学网 http://www.like-qin.com/index.asp 欢迎交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