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从乌有之乡到五有之乡,兼评《南方周末》

火烧 2008-03-0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对比乌有之乡与五有之乡,评述南方周末等媒体的立场变化,探讨言论自由与媒体偏见问题,反映社会矛盾与媒体倾向。
2008-03-03 18:12:04   来自: alexmaoist (北京)

  从乌有之乡到五有之乡,兼评《南方周末》
    
    今天到公司办理退司,顺便在路边买一份《经济观察报》,好久没买,没想到已经涨到三块钱了,通货膨胀太厉害了,都涨了50%啊,翻开一看,头版红底黑字写着“五有之乡”。我的心头立刻反射出“乌有之乡”,心中不禁暗笑,不知这报纸又要搞什么名堂。
    
    “五有之乡”的五有当然指的是十七大报告中胡总书记所说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了,姑且读读看,在专版的序言中,打着的仍然是观察报们的老调子,仍然是对毛泽东时代,对毛泽东大肆批判了一番。咱们摘取它的原文读读看,“所谓“和谐社会”,就是一个彻底摆脱了以阶级划线,以斗争为纲,以理想代替穿衣吃饭,以一言而禁锢万语千言之悖谬的社会,他承认那些人所天生的正当欲望和权力,包括口腹之需,也包括喉舌之痒。”
    
    这段话当然是经济观察报的观察家们对“和谐社会”的理解,目前来看显然我们的执政党是伟大英明的共产党这个事实并没有改变,党的的指导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目前还没有改变,那么的话我们也不能擅自理解阶级的观念已经为我党所抛弃了。算了,这个问题上也不必为我党辩护什么了。至少我们本着言论自由的宗旨是可以容忍这段话的。
    
    但是在这篇序言的末尾,却是指桑骂槐的指责了一下“乌有之乡”,“…………,唯有如此,公众才可以认为“五有之乡”是有所凭据,见此可达的美妙前景,而非隐遁于桃花源中难觅来路的乌有之乡”。
    
    至少这段话充分证明了我的猜测,观察报煞费苦心的这个“五有之乡”专题显然是有所指的。显然乌有之乡已经成为重要的左派基地,乌有之乡已经成为他们的眼中钉,在他们眼里,是肯定容不得乌有之乡的存在的。再看他们在序言里一直批判的“均贫富”和理想毫无疑问所指的当然就是乌有之乡了。
    
    我们来看看他们认为“五有之乡”怎样才能实现。其实并没有什么新东西,“举凡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要想发展与充裕,社区更充分的社会化市场化之外难有他途”,呵呵,仍然是市场话,我们的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和住房产业化似乎依然任重道远啊。
    
    还好我的大学已经读完,研究生也赶上了公费的末班车,教育倒不用怎么担心,但是将来的医疗,住房,就业,养老哪一样不是一座大山啊?看来这些山还有望与喜马拉雅上一样继续长高。
    
    其实我是很能理解经济观察报的。刚刚上网差了一下经济观潮报的资料,原来以为他们也是南方报系下属的媒体,查了以后才知道,这是在北京创办的报纸,“《经济观察报》以中国社会拥有财富、拥有权力、拥有思想、拥有未来的实力阶层为读者对象。”财富,权力,呵呵,我们但看他的读者对象,毫无疑问他们的政治倾向就很明显的。
    
    这些报纸做的也真是辛苦,他们明明有自己的立场看法,却还要装出一幅尽量客观尽量中立的鬼脸来,在“物权法”出台时,他们的社论欢呼雀跃,热烈鼓掌。在“劳动合同法”出台时,他们的社论则是忧心忡忡,摇头反对。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南方报系,《南方周末》是一份影响力很大的报纸,我不得不承认《南方周末》确实对我起了很大的启蒙作用,使我开始关注思考很多社会问题,从高中开始一直到大三,可以说是看了将近有四年的南方周末,在大一的时候甚至是期期不拉的。但是现在我发现,南方周末上的很多报道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有些观点我甚至是要破口大骂的。不知道是我变得太多还是报纸转变太大。
    
    那天听一个师兄分析原因,感觉是非常的到位,为什么南方周末现在显得越来越右了呢?那是因为在前些年,国内的问题矛盾还不是很突出,《南方周末》还能找到显得自己很中立的位置,但是随着国内矛盾的激化,在很多问题上,他是不得不亮明自己的观点的,在这个时候,他的本来面目也就暴露无疑了。
    
    南方报系毫无疑问,代表的是资本家的利益的,他们的观点是很右的,是反对社会主义的。看看最近由南方报系发起的对“南街村”的围攻就可以暴露无疑。南街村我是去过三次的了,到那里,我不仅是见过“班长”王宏斌,更是跟村里的村民,在村里打工的外村人,而且到他隔壁的村子,入户做了很详细的调查。我相信我的调查是要比那个什么狗屁记者仔细的多的。南街村当然存在问题,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但在村子里,大家都是不避讳的,班长王宏斌更是一点都不避讳,对自己当年头脑发热犯傻搞“永动机”也是一点都不避讳。南街村有问题,但在南方都市报的记者那里似乎成了十恶不赦的罪状。更多的辩驳我也不想说了,简单说一点。
    
    你们说南街是剥削了在南街打工的外地人,这当然不能否认,谁让南街存在的是一个遍地剥削的“市场经济社会”呢?但是南街是如何对待打工者的,打工者满意不满意?南街村的“荣誉村民”是从哪里来的?有调查过吗?
    
    偏离了主题,我从来没有希望南方报系们会站在工农大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因为那样的话他们背后的资本家们就不会在给他们发工资,做广告。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到这一点。
    
    想到这里我对真正的言论自由能否达到也产生的怀疑!因为我们得到的信息有太多经过了篡改,歪曲甚至颠倒,不要忘记,即使是在美国这个以言论自由号称的国家里,他们的大报纸们仍然是由少数几个资本集团控制的,他们所发出的又是谁的声音??
    
    关于言论自由的话题以后再探讨,欢迎大家讨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