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宋庆龄:引路人·邓小平:跟倒走·白马调:大救星

火烧 2008-02-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宋庆龄对毛泽东的评价,结合邓小平‘跟倒走’的表述,探讨历史人物的定位与影响,突出‘引路人’与‘大救星’的历史意义。

宋庆龄:引路人●邓小平:跟倒走●白马调:大救星

云淡水暖


后海的湖面,冰凌已经开始融化,沿着北沿的岸边前行,见到一群冬泳的爱好者在零度左右的冷风中大声喧嚷,为他们的勇气和毅力振奋。在醇亲王府的左面,见到一门楼,大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故居”,门前的告示板上贴了一张通知,大意是某月某日因内部修缮闭馆,近日起开馆,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草民一家就成了闭馆后开放的第一批参观者,院子里很静,几乎看不到游人,但进了故居的主楼和旁边的院子,却有不少参观者在流连。

在陈设宋庆龄主席历史文物的院子的北房中,草民在一个玻璃陈列柜中见到了宋庆龄主席的一张手迹“追念毛主席”(见附图),上书:

【伟大的马列主义导师毛泽东同志自从推翻了奴役性的教条主义以后就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主席。国共谈判时期,我在重庆初次和他会见,就感到他不但是一党的领袖,并且是全国人民的导师。他思想敏锐,识见远大,令人钦佩。那年我访问印度尼西亚回国后,毛主席邀我聚餐。我们谈话,这次谈得更为亲切,那时他就谈起了睦邻反霸的意见。我在上海时,毛主席亦曾访谈。和毛主席的几次见面和谈话,给我留下很深刻印象。回忆起来,他是一位目光远大、举世无双的领袖和导师。他是伟大事业的引路人,而朱总司令和周总理是伟大事业的得力助手】

此文写于1978年,文革结束之后。宋庆龄主席还在纪念周总理的文章中说过【无论是在1945年至1946年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复杂斗争时期,在1947年至1949年决定性的全面武装斗争时期,还是在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宣告成立之际,周恩来始终站在毛主席一边】。在纪念朱德元帅的文章中说过【朱委员长是杰出的战略家,是毛主席的好助手】。

看得出来,宋庆龄主席对毛泽东主席的评价是非常高的,是发自内心的,特别是在提到另外两位伟大的革命家周恩来总理、朱德元帅的时候,总把他们与毛泽东主席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宋庆龄主席对毛泽东的定位是“目光远大、举世无双的领袖和导师”、“ 伟大事业的引路人”,是鉴于她参与中国人民求解放,求自立,求发展的整个人生经历的感悟,特别是“导师”一说,很能够表达那样的一种思维,就是毛泽东是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自立起来的引导者。

这里,草民想起邓小平的女儿毛毛写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中的描述,邓小平的子女问邓小平对长征的感受,平时话语不多的邓小平用三个字概括“跟倒走”,“跟倒”是四川话,用普通话解,就等于“跟着”。邓小平不愧是大家,三个字包含了千言万语。“跟倒走”是有前提的,就是“跟倒”正确的路线走,“跟倒”胜利的路线走,走正确的道路,不走邪路和死路,自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主导中国革命、工农红军的领导集体,“跟倒走”就有了正确的方向,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如宋庆龄主席所说,“他(毛泽东)是伟大事业的引路人,朱总司令和周总理是伟大事业的得力助手”,革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有人说《东方红》搞“个人崇拜”,有人说《东方红》“剽窃”了陕北民歌《白马调》,其实是一种误解或者是曲解,就《白马调》而言,恐怕类似于陕北的《信天游》,《信天游》是一种调式,在山坡上放羊的,在土地上锄地的农民,心血来潮,就可以即兴“填词”,吼上一嗓子,那词就五花八门了,而《白马调》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陕北歌王向荣有一段原汁原味的《东方红》唱段,草民猜想,可能就是《白马调》的唱法。

其中有的字句听不太懂,草民用…表示,大意好像是说:蓝蓝的天,飘来一个大大的云,三哥哥要出远门,刮风下雨…,忽而嗨哟,倒教我妹妹不放心。煤油灯,亮又明,红灯卷卷…忽而嗨哟,谁也不能没良心,骑白马,挂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忽而嗨哟,打日本就顾不上,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来到咱陕甘宁,领导咱穷人闹翻身,忽而嗨哟,咱们边区一片红,我说东方就一个红,我说太阳就一个升,说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是人民大救星,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忽而嗨哟,哪里人民得解放。

这段唱腔够“原生态”的了,就像是一个农民老汉在路上吼出来的,自然、发自内心没有雕琢,表达的是一种“我说”的观点。

草民以为,宋庆龄主席的“目光远大、举世无双的领袖和导师”、“ 伟大事业的引路人”,邓小平同志的“跟倒走”的被跟者,《白马调》——《东方红》里的“大救星”,是一个道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