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新恋被否决的深层分析
东新恋被否决的深层分析
东方航空公司领导没有领悟淡马锡的根本精神
韩强
1月8日下午,3点50分,在上海虹桥路2550号航友宾馆会议中心。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东方航空引入新加坡航空公司及淡马锡作为战略投资者的议案投票结果终于公布:东航向新航、淡马锡定向增发的议案,遭到了94.04%的A股流通股投票股东的反对,只有5.95%的投票股东同意;东航向母公司东航集团定向增发的方案,同样被A股流通股股东以94.09%的反对票否决。对上述两个议案,H股流通股股东的投票也给东航以沉重打击,他们均以74.69%的有效投票数予以反对,赞成票仅25.3%。出席此次股东会的流通股东所持股份占东航总流通股的比例尚不明确。
东航领导在股东大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及此前多种场合则反复表示:"东航与新航及淡马锡合作,并不仅仅是为了引进资金。东航急需的不是钱,而是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
上海民航界的一位专家认为:"体制和机制的改变是中国三大航空公司的当务之急,东航引进新航将有助于改变其传统的体制与机制,若它与国航重组,对体制与机制的改变无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贸易与经济系主任江可申教授也表示:"从产权重组的角度来看,东航引入新航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模式。东航的计划经济痕迹很重,外部冲击一下对它的内部管理会有很好的促进。"
东航股东大会结束后,该公司的一位领导向记者表示,"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尽管东航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的行动暂时遇到了挫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努力,'东新恋'一定能修成正果。"
(《目击东航股东会:谁的胜利》2008年1月9日《21世纪经济报道》)
看了这个报道,我对东方航空公司的领导和上海民航界的那位专家以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贸易与经济系主任江可申教授的观点感到十分惊异,觉得他们根本就没有理解新加坡这个在上个世纪80年代崛起的亚洲四小龙之一靠的是什么精神,搞的是什么样的的经济模式?淡马锡作为国营控公司是什么样的体制?说白了这些高层管理、专家、学者是在按照西方的所谓“产权”、“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来理解新加坡和淡马其锡。真是南辕北辙。
首先,新加坡是典型的东亚国家主导型的经济模式,这是计划经济的一种形式,或者说是国家战略经济模式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也就是对新加坡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进行定位,然后进行经济规划的制定,在发展中不断进行对原计划的更新。我们再看淡马锡公司。
新加坡淡马锡金融控股公司于1974年6月根据《新加坡公司法》组建的一家国有独资控股公司。拥有20家大型“与政府有联系的企业”的股份,占新加坡GDP的12%,其中有12家企业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上市,约占市值的20%,包括发展集团、海皇轮船等。据估算,淡马锡管理着550亿美元的市场资本化资金,而每年的经营费用不到3000万美元。淡马锡管理GLC证券的代管部仅有53名工作人员。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拥有及管理新加坡政府在国内外的直接投资。它直接控制着23家企业,间接控制的企业约有2000家,总资产超过420亿美元。时至今日,淡马锡控股已经成为新加坡举足轻重的控股公司,也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国有控股公司之一。淡马锡期望那些它持有股份的“与政府有联系的公司”(GLC)经营应当以国际标准为基准。为了鼓励每个GLC注重核心竞争力,任何多样化的计划必须事先得到淡马锡的同意。与国际私营部门同类公司相比,新加坡的GLC在股本收益率方面表现要更好。
其实,日本和韩国也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模式。新加坡航空公司是淡马锡金融控股公司下属是著名企业。其实,无论是淡马锡金融控股公司还是下属的新加坡航空公司其根本的制度就是监督体制,也就是说国营公司必须接受议会的监督,其经营和利润的分配都必须定期向议会汇报,议会不直接干涉企业的经营,但是对其财务实行监督。用我们的话来说,国营企业是全体人民的企业,因此人民的知情权、监督权体现在议会的监督这个程序上。
所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贸易与经济系主任江可申教授也表示:"从产权重组的角度来看,东航引入新航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模式。东航的计划经济痕迹很重,外部冲击一下对它的内部管理会有很好的促进。"是说了外行话。产权是谁的,是全体人民的,这在法律上已经明确了,要落实的是人民通过议会的监督。
非常有趣的是:东航领导在股东大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及此前多种场合则反复表示:"东航与新航及淡马锡合作,并不仅仅是为了引进资金。东航急需的不是钱,而是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这充分显示出东航领导不懂什么是“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更是不懂新加坡的管理模式。有出5元入股的拒绝,却要和出3.8元的合作,为的是“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这种不计代价的“合作”本身就不符合淡马锡精神.
那么,淡马锡怎样做,他会与双方讨价还价,争取好价钱,好经验都能得到。决不会干那种口号式的所谓“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而赔本的买卖,因为议会不会答应,全体国民也不会答应。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