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指挥义和团 中华未必弱于夷(一)
文章通过哲学寓言形式讲述毛泽东如何指挥义和团,强调主观能动性与辩证关系,提出救国学会与统一号令,展现中华力量与抗争精神。
|
先生指挥义和团 中华未必弱于夷 (一)
—— 1、与秋石客、潘太史讨论人的主观能动性 2、物质与意识只有靠人的主观能动力才能变成活的有用的东西 3、辨证关系 |
(这是哲学寓言故事,其情节自编,读者读本故事,不必求事实,只求事理即可)
清晚期,太平军后不久,先是山东,继之直隶等多处欣起拳道,后来竟遍及各地;世称义和团运动.那是1899年以后的事.
时,清腐朽没落,又鸦片战争大败以后,清廷有意借助民间力量以备抵抗外来之敌;故放纵一时。
先生自幼好学问,究天道,抱不平,主正义;慕梁山好汉侠义肝胆,推三国诸葛奇计妙策;爱民如亲,忌恶如病;闻太平天国之故事,心潮澎湃;论鸦片战争之赔款,义愤填膺;见义和团风起云涌,磨拳檫掌,会好友四面来聚,如有所思.
一天又与同学会,相聚后正色讲:今义和拳已如星布,可以燎原,你们可与我去相助吗?如能与我同心,将各地拳道合成指挥,统一号令,非但朝廷可换,连外敌也可驱逐了 .众人信其宏论,愿与同往.
一起议定,成立救国学会。一边派使者前往拳坛联络。
先联络得朱红灯一伙.先生一干人与朱部一起,审时度势,共商良策。在“扶清灭洋”口号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些军营细则;并改教会为学堂,惩办不从之洋人与中外之作恶者;令官兵习武不荒农时,互助生活、合作生产。使朱部居有所,食有来路,聚散及时。不久,朱部人数已不下十万了。
先生告之众头领说:“今之十万弟兄,如训之有方,可号令天下了;如不加管束,也可一日被歼。当初太平军声势,比之今日,可谓大几十倍了。可后来终究灭亡。今日我们可不能走老路了。”先生提出:以兵道练将士体魄;以天道练将士心志;驱除神道,官兵一起勤学文化,争取夺取全国,掌握政权.。众头领们皆得到鼓舞,从其言;朱头领也喜笑颜开.后竟有众多官兵学文化了,先生等一干人权当文化教员。
仅一年之内,在本部培养了大批强干的义和团骨干。于是军容大整,战斗力倍增,已不是先前的粗鲁拳民了。
各地坛主都传朱头领有仙人指导,无不心向往之。各坛都派使者打探。
先生本有大志,又加成竹在胸;见朱军初立威望,而各坛又有靠近之意,便决定将来前与众同学之规划付之实施。于是与众同学分派任务,各各与头领通意,定期相约各地坛主,商议联合行动之大计。朱军头领多数赞同,称其壮举。此时先生已与朱坛主,如亲兄弟一般;各头领见先生如同见朱头领,大家亲如一家。故全军隆重地准备迎接聚义大会的召开,可谓是上下一心。
时,除了议和拳之外,还有梅花拳、大刀会等都颇有势力,经先生多次说理,终于愿为一家,共同扶清复明;因而也派人前来。
大会后,先生与几位头领、能人,组成总前敌会,统一指挥各支部队。先生又与众前敌委员议定:本部开设高级军事研训部兼文化班,从各部召集学员,并从朱部调遣部分骨干,分派到其他各部任教导员,办新班,推广已有新制及兵道、文化等。
此时朱部已扩充到约十五万兵员,与各路人马一齐算来,将士已近百万。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此时先生,不仅对各路人马的趋向多有安排,还对与朝廷之间的日后关系,对如何彻底驱除各国之敌,及日后与各国的关系都经过了深思熟虑。不仅如此,他还通过一班教导员,有步骤地向官兵们宣传。
1891年初,太后忌惮,谋灭之。因先生已有预知,早以防备,因而未曾受损。
1891年夏,八国联军急攻朝廷,欲挟持朝廷,灭义和团;朝廷军与义和团某分部合兵抗之,不敌,朝廷投降之,太后等躲藏西安。
初,义和团未集,分部挡之,那洋枪洋炮果真厉害,因而溃退。先生等闻之,一面紧急指示:筹备围歼,一面紧急集结大部.因探得洋鬼子从海上来。于是兵分二路,小部夺船;大部由前敌委员会亲自指挥,紧追洋军。
先生指出,夺船宜混进船内,内外合击,不使其洋炮发挥;选择夜里。
前,先生每次与洋人战获胜,缴获枪支人员物资,都加以充分利用。有洋人愿归顺者,使之留在军中用以教习洋文洋字;而枪支则武装自己。故已有小洋枪队了。此次行动,大派用场。故用小股队伍扮作洋人队伍,夺得船队,不甚费力.
却说大队人马.
前敌总部传令各部:扶清灭洋,救我中国;追杀洋人,救助朝廷.
此时八国洋人将到而未到皇宫与颐和园时,近地义和团军刚好埋伏完毕。义和团军一边按照前敌指令,设伏摆阵拒洋队于皇宫、颐和园之外,一边调集土枪与少量洋枪、自制炸弹等,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在中途勇猛地阻击联军。
说来正是大快人心,大军未到,洋枪洋炮的八国联军不但未能进入皇宫与颐和园,反而败迹不断地出现。
初战,洋人遭突然袭击,未设炮,就损失大批人员;待要反攻,已不见人影。二战夜里,炮队遭袭击,炮手大半死亡,大量炮弹被义和团军搬走,不知去向。
三战原计划是阵地战。 义和团军不但越战越勇,而且不断地有新队到来。而洋鬼子们,经前战失利后,又见没了大炮威力,早已慌了军心。阵地战未曾开始,洋人队伍早已被前来的新队伍分割包围.义和团军不断地拿战利品来武装自己,所以每一紧要地方,都有洋枪军把手,洋人没有占多少武器的便宜;尤其要点出的是,先生熟读<三国>,知孔明改良武器的重要性,一到义和团,就着手改良武器,制造了多种新式武器,如滚地雷什么的,此时正可以一显神威.
后来阵地战,变成了分割包围战.正当义和团各部,可以一举全歼八国联军之时,突然号令兵到,传先生令,能抓活的尽可能抓活,每抓到一名俘虏,赏白银三量.并在阵前大量的宣传.
战斗结束.义和团抓到了俘虏一万余.(有许多人疑惑,何以养之?不能都当教员吧)
洋人想夹天子以令全国的美梦没能实现.
但却成就了义和团.
(待续)
欢迎改写或合作改写成电视剧并拍成电视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