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国仁社的生态大米试验

火烧 2007-12-10 00:00:00 三农关注 1025
国仁社通过城乡互助合作社模式,探索生态大米试验,实现消费者与农民直接对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推动有机生产与合理定价,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国仁社的生态大米试验


2007年12月06日    


  生产者直接把大米送到消费者手里
  在市场化链条之外建立新的体系;把生产和消费直接对接,解决食品安全和生态发展的问题;把资源和环境的耗费纳入产品价格;在城乡的互助互动中实现和谐——合作社不是乌托邦,它是这些理想的试验田

  采访·撰文=迟冰

  市民范敏坚和三位朋友在北京顺义租了两亩农园,专门请了一位农民师傅照料,不施任何农药化肥,完全采用有机方式耕作。他们平均每周去一次,运一些新鲜蔬菜和鸡蛋回家,偶尔也在田里耕作一番。

  曾经接触过食品业的范敏坚,向记者历数可能“上过手段”的食物,从大米蔬菜蛋禽一直到淡水鱼虾。“我想知道我吃的东西的确切来路,我希望它是健康的,不会让我生病的东西。我不在乎多花一些钱。可现在市场上,基本上没有能让我放心的。”

  河南兰考南马庄村支书张砚斌说,他们村900多个劳动力,但是种田的只有300多人。这300人也不是安分守己的种田,只是农忙的季节在地里干几天活,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打工。因为小商贩把农产品(爱股,行情,资讯)价格压的很低,种地的收入还不到年收入的三分之一,无法维持生活。

  所以农民们只好把种地当做附带的事干。附带的事情要做起来简单,于是就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土壤渐渐有了依赖性,需要每年增加用量,种地的成本越来越高,老百姓更不赚钱,也就更不爱种地了。最重要的是土壤环境被破环了,而这样的土壤也不可能生产出安全健康的产品。

  有着不同困惑和难题的范敏坚和张砚斌,分别作为市民和农民代表,越过一切中间环节,在11月4日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的米价听证会上,直接面对面。他们希望自己的难题在这个平台上能够得到解决。

  市场化链条外的城乡互助合作社

  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11月,是由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慧丽等发起促成的。在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消费者可以直接买到有机小农和各地农村合作社直接提供的健康产品。还可以通过购米包地的形式,与河南兰考南马庄的农民签订合约,他们将按照无公害或有机标准为包地者生产,收获后将大米直接运到消费者家。双方还会根据每年的成本投入等情况,面对面协商米价。

  2007年11月4日,是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第二次举行米价听证会。市民代表和兰考南马庄的农民代表又一次聚在一起,好多人已经成了熟识的朋友。市民们表达了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需求,希望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并愿意为此支付合适的酬劳;农民们道出了自己的难题,表示在合适的价格下,会严格按照相应标准生产,根据市民需求提供产品。范敏坚和张砚斌就是双方的代表之一。

  “过度的市场化是有问题的。”何慧丽说,她在农村挂职时发现,农民增产时由于农民之间无序的恶性竞争导致价格下跌,到头来经济收入反而下降;而农民辛辛苦苦种出质量好的产品,又很难让消费者信得过,很难得到与付出成正比的价格。农民增产不增收,优质不优价。反过来看城市消费者,只能在供货商的安排下被动消费,从来不知道吃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是谁生产的,生产的环节如何,是否真正健康安全。双方利益都没有得到有效保障。

  现行市场链条下每个环节都想利润最大化,损失最大的多是生产一头的农民,没有回报保障的农民敷衍市民,市民吃不到健康食品,整个生态环境也会因滥用农药化肥遭到恶化。

  “在现有的市场体制下,农民整体的被市场挤压。我们只管去商场购买食物,完全不理会农民的情况。农民自然也没有义务对我们讲责任心。这就是食品安全屡出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因。”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社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立倡导用公平贸易来取代这种自由贸易。公平贸易以市场为基础,由消费者需求驱动,让生产者种植对人和环境没有危害的作物,并支付公平合理的价格。消费者通过公平价格的支付,直接可以支持农民家庭生活、社区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农业实践。它使我们有一个机制,让消费者和生产者接触、联手,消费者和农民共担风险,保护生态环境。

  城乡互助合作社希望能搭建起这样一个平台,把生产者和消费者结合到一起,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找出一个新型的有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的机制,利于农民增收的前提下保证市民的食品安全。同时通过城乡互助合作的机制切实践行生态文明。今年的米价听证,合作社就提出了生态价格的概念。

  践行生态文明的合作社

  “农产品不仅具有商业价值,更具有生态价值。农产品价格除了包括人力之外,还需要添加资源、环境的耗用值。” 何慧丽说,“人不应该只是经济人,还应该是生态人,是生态的生产者和生态的消费者。”何慧丽说,目前市场中只反应商品价值的农产品价格,有不完善的地方。作为唯一直接与自然相交换的农业,自然资源的耗费和价值没有得到市场的表达、评价和传递。经济价格可能是在资本文明时代是适用的,但是如果进入到了生态文明时代,经济价格要被生态价格取代。我们需要把资源环境成本计入产品成本,让产品带着资源环境价值进入市场,从而使资源环境价值参与社会再生产过程,实现其耗费、补偿的循环,从而保障资源的持续利用。

  今年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的米价听证会,专家们根据农民耕作成本和生态维护成本为南马庄的三个品种的大米计算出如下的生态价格:无公害津优1007号和豫粳6号大米2.74元/斤、无公害黄金晴为4.24元/斤、原生态大米为5.11元/斤。最后经过协商,面向消费者的价格分别为:2.6元/斤、3.3元/斤和4.8元/斤。

  生产者代表、南马庄农民袁梅叶和王艳丽琴表示,这个价格保证了产品耕作的有机成本和农民利益,他们会严格按照相应标准进行生产。也有专家认为生态价格其实应该是社会生态价格,不应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应当由国家补助,或者通过税收来调节。美日等国家就对农业有相应补贴。

  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在城乡互助合作社,生态文明有了一个践行的出口。农民只有在足够的回报保证下,才可能真正执行有机农业生产,生态文明的概念才能真正落实。

  用城乡互助互动解决问题

  诚信体系如何确立,是合作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范敏坚的建议是利用技术,在加入城乡合作社的生产者土地周围安置监控设备,消费者可以远程控制、随时监控,并将结果留言在网络社区上。监控系统的成本并不高,可以由合作社基金支付。而消费者直接掌握生产情况,也能够对产品质量放心。

  相对于范敏坚的工具性解决方案,何慧丽的办法更具社会性,体现了她对城乡互助合作社的发展构想。

  何慧丽解释说,现在合作社刚起步,南马庄的大米只是一个引子。她所想的合作社战略目标应该是:在大中城市及它所能辐射到的农村间建立合作社,是一种本地化的联接方式。使城市与它周边农村间良性互动,市民与周边农民建立和谐的关系,并直接享受到有机耕作带来的生态利益。

  “一是要减少链条,二是要实现多重交往。合作社是农产品的物质交流,消费者消费和生产者成产好像是一个经济关系,其实是应该是多元的关系。双方除经济关联外,还会渗透社会关联和文化关联,承载着社会和谐因素。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产品做载体,呈现城乡良性互动的文化。更注重人和人的多重交往关系,而不是一次性的交易。”

  合作社组织的城乡互助团,还会延续下去,继续把市民带到农村,了解生产,增进对农民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情;合作社的论坛会请更多的农民来与市民交流,市民还可以在节假日亲自去看。何慧丽认为,如果农民不知道产品会卖给谁,就容易偷懒。如果他知道产品是卖给张三李四的,而且他们的关系非常好,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信任可以通过这些交往建立起来。

  另外,她希望将来合作社能够实现城乡生态循环,用城市的厨余垃圾等来发酵有机肥,用于周边农村的耕作。市民的垃圾给农民,农民用这些给市民种有机的菜,这样循环关系下的种植也会比较可信。

  前行的荆棘与路

  新的米价制定后,张砚斌更忙了,组织农民宣传培训,还有合作社卖米的帐目等,约了两次他才挤出时间接待记者。他说家里的事情多亏了妻子,他很感激。

  国仁合作社现在的工作主要由张超、刘丹和彭志刚三位志愿者来承担。张超说,合作社10月15日挂牌营业,第一个月的销售额达到了一万元,主动要求合作的也很多。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物流配送体系还没有建立好。

  目前合作社还没有理事单位,人员只是初步分工,没有定岗定则。本来计划由消费者和生产者组成理事会,聘请经理的想法还没有实现。经营和理念具体怎么结合起来,将来合作社怎么布点也没有确定。

  任何一种改造尝试,都是从一些比较积极的社会活动分子发起、探索,然后政府再来扶持。何慧丽希望今后政府会关注。而参加了米价听证会的兰考县委书记黄道功表示,兰考政府会尽力支持南马庄的农民合作社,提供一些指导和培训。

  “合作社是一群有共同想法的人一起促成的,包括温铁军等很多老师以及很多市民和农民朋友。现在生态和谐的概念已经有些气候了,有很多类似的组织和社团,比如北京的德润屋、瀚海沙等。广西柳州还有一个爱农会,人家比我们做的更好,我们只是声势比较大。月末在香港“社区伙伴”的促成下,我们会有一个交流,经验共享。大家互相呼应和支持,正在形成一个比较联合的声势,我们并不孤独。

  我没想合作社会发展得多快,慢慢探索慢慢来。日本长井市有一位知识农民,大学毕业开始做城乡互助的生态农业,八年后政府开始介入,投资了一个有机肥料厂,搜集市民的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现在十五年了,他的支持者从原来只有2个,发展到现在的5000户。周围农村的肥料就是两成稻壳、两成牛粪和六成的市民垃圾发酵的。他用了15年,我想用15天么?所以我打算做一辈子,也许会很快,也许会很慢,但总是作了比不做强。我希望媒体的报道,可以吸引更多有共同想法的人,带着资源卷入进来,合作社就会慢慢壮大。”何慧丽如是说。

  “农产品不仅具有商业价值,更具有生态价值。” 何慧丽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