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琵琶行》看知识分子瞧不起劳动人民的劣根性
由《琵琶行》看知识分子瞧不起劳动人民的劣根性
柳鲲鹏
2007-12-5
关键字:琵琶行 劳动人民 知识分子
简介:《琵琶行》中反映的瞧不起劳动人民的想法,每个知识分子都有这个劣根性。瞧不起劳动人民,就是瞧不起父母和祖宗;瞧不起父母和祖宗,就是瞧不起中华民族。最后唯一的途径就是自卑,觉得自己劣等。由于一些当官的也这样想,中国于是顺理成章的成为殖民地。
人天生有一个毛病,总瞧不起那些不如自己的人。进一步的,若某群人通过某种努力摆脱了原来的相对不好的环境,自然的就瞧不起尚在原地的人。这一点看看历史书就知道了,比如史书上常见的骂人出身就是如此。其实他自己的出身又好在哪里?祖上不也是从低层劳动人民出来的吗?这种人在否定“低层”的同时,连自己的长辈也一起否定了。又如文革时期某些别有用心的高干子弟鼓吹“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狗熊儿混蛋”,也是有着同样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其实只要问一句,汝老子英雄,但是汝爷爷难道就是英雄吗?
为了替中国教育还债,吾近来拼命背诗。背到以前背过的《琵琶行》,从中又看到知识分子一贯的瞧不起劳动人民的劣根性。在这里一一指出,希望那些有这个劣根性的人能够惊醒一下。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浔阳,也就是现在的九江,因为偏僻,汝就觉得不爽?就觉得受了委曲?那住在那里的人,成天也委曲,就要移民?什么逻辑?就汝白居易高贵?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地湿了,别人住得,汝就住不得?更可笑的是,常被诗化的芦和竹,也被作者厌恶了。就因为汝觉得委曲,就这个小样?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这可是赤裸裸的对劳动人民的污蔑!劳动人民的歌声,被无数诗人歌颂的山歌和村笛,竟然“难为听”!就因为汝委曲?就因为汝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就因为汝看了几本书?没有这些“难为听”的人,汝白居易喝西北风也没有资格!回家对汝老爹或者爷爷说说“难为听”看看!不打汝这个不孝子孙一个半死,怎么对得起祖宗!
有人说吾是不是有些过敏了?有些神经质了?表面上看,也许确定有那么一点。但就诗中的这种瞧不起劳动人民的劣根性来说,并无任何过分之处。可以说,瞧不起劳动人民,每个读书人都有这个心理。不愿在同学面前认自己的贫穷的或者衣着不够光鲜的父母的事,少见吗?觉得劳动人民脏、土、笨、可笑的想法,谁说自己没有?觉得自己比那些土包子高雅、有素质、有文化,对每个知识分子来说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吧。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也自我批评过,吾自己也有过,并为此脸红。有错不是什么大事,可耻的是明明有错却不承认。
瞧不起劳动人民,就是瞧不起父母和祖宗;瞧不起父母和祖宗,就是瞧不起中华民族。最后唯一的途径就是自卑,觉得自己劣等——没有想到最后否定了自己吧,这真是可笑。以前的人瞧不起劳动人民,就向“圣人”投降;现在的人瞧不起劳动人民,由于“眼界开阔”了,就否定了中华民族,认为中华民族不如别的民族。自然的,由于一些当官的也这样想,中国于是顺理成章的成为殖民地,至少经济上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