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基金投资之我见

火烧 2007-11-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基金投资存在专家理财真实性存疑、信息披露不透明、投资者缺乏话语权等问题,同时揭示市场盲目跟风和短期心态导致投资风险加剧,呼吁理性投资与长期规划。


“专家理财,坐享收益”曾经是基金公司的响亮口号,然而几年的基金市场发展证明:专家难觅,坐享不易。
基金投资的实质是让别人拿我的钱去投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然而在目前形势下,基金公司的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普通投资者很难掌握其交易内幕,从而造成投资的监控机制不完善。普通投资者即使发现其有什么“猫腻”,也很难采取有效措施。因为基金的特点是积细流以成江海,单个投资者的流失对公司造成不了什么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基金投资也存在“霸王条款”。另外,基金经理的选拔,风险监控机制的建立,普通投资者很难有发言权。即然是专家理财,专家是谁,靠什么理财,理财失败怎么办,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很难让人相信专家理财的真实性。
其次,投资观念的盲目性使“坐享收益”成为梦想。目前,市场上基金品种众多,龙蛇混杂,普通投资者很难分辨孰优孰劣。现在仅银行代销的基金已不下百种,其中大类套小类,小类又以种种名目不断细分,活像开中药铺。很多投资者连什么是指数基金、债券基金都搞不清楚,更不用说对症下药了。投资目标的模糊造成投资的盲动性,要么一哄而上,扔到篮子里就是菜,把风险抛到九宵云外;要么万念俱灰,不顾一切地提前赎回,忍痛割肉。基金市场的发展与股票市场的初期何其相似!股市无专家,基金市场也无专家,有的只是输家和赢家。

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基金投资者的心理都是病态的,他们不像国外的基金投资者一般都是投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以使自已获得长期的稳定的收益,他们更像一伙赌徒,一把骰子掷下,立马就要看点大点小,他们根本就没有长期投资的时间和空间。其实这也怪不得他们,很多人手里的钱是典房当地换来的短期融资,一方是贷款利息蹭地长,另一方是净值抽疯地折腾,想让他们稳坐钓鱼台可能吗?

一群猴子把尾巴挂在树上去水中捞月,圆圆的月亮是美好的,似乎也是可及的,于是贪婪的本性代替了理性的思考,猴子们奋不顾身地加入了捞月的行列。现在这队伍越拉越长,问题越来越多,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问题,连锁反应必将丧送整个队伍!

呜呼!孙大圣安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