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令人开阔眼界洞察世界未来的好书
一本令人开阔眼界洞察世界未来的好书
一草
《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作者张文木,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这是一本“思想敏锐”、具有“历史纵深感”,看后令人深思不已的好书。这本书能够开阔我们的纵横眼界,深刻认识现代化人类社会的丛林本质,洞察民主自由光环掩盖之下的丛林强者发达国家控制世界资源的绝对霸权,以及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控制打压的狭缝中发展争生存的艰难与艰险,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的中国,发展崛起所面临着的险恶形势。
面对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可阻挡的全球化(资本全球化),霸权的西方发达国家牢牢控制世界资源和市场的现实,头脑冷静而有着洞察发展规律能力的中国人,要深入学习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考察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发展的不同特点,抓住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之规律,以维护中国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为出发点,实事求是,灵活实用,提出中国能够胜出的艺术性大手笔的战略方针和战术对策(大手笔:中国发展的定位出发点不是为了争生存,而是一定要做丛林的强者,要获得修改重新制定世界游戏规则的权力。这样,中国人民当然争取到了生存,而且是更好的生存。艺术性:随心所欲灵活而创造性地运用人类社会发展之规律)。张文木的这篇《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正是这样的一部著作。
现代化人类社会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的,世界性的。而现代市场经济的操作游戏规则是由作为丛林强者的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这些规则当然是绝对地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对于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崛起的道路(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占据主要方面的规律),是非常值得认真研究、考察和借鉴的(不是全盘西化式的照猫画虎)。虽然时过境迁,当今的世界已经不是几百年前的西方国家崛起的时代了:没有了可供领土扩张的殖民地,资源早已经被瓜分强占完毕,市场也被控制,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已经是现代人类公认的事实;而且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没有选择地必须遵守发达国家制订的,极为不平等的、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世界经济发展的游戏规则;但是,西方和日本发展崛起之根本精神和原则,即丛林强者的头脑、概念和语言,以及必胜的自信心,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崛起还是同样适用的,而且是必要的(这就是所谓“大国心态”了。这是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取胜的根本)。
现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崇洋媚外、一切都是西方好的假洋鬼子们实在是不值得提),多是注重于西方发展崛起的形式,手段与方法:政府的组成与职能、市场经济工业生产的制度和管理的形式、科学研究与科学思维的方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普及与提高等等,但这还是不得其要领精神,颇似没有点睛的龙,于是不可能根本有效:使中国尽可能迅速地强大崛起,成为能够参与制定人类社会游戏规则的世界强国。
西方文明之灵魂,或说丛林强者之根本精神就是,居高临下,控制世界掌握人生,一切为我的意愿服务:上帝选民的唯我独尊的蛮横,代表绝对真理的强硬,森林之王的不可一世的心态,咄咄逼人的强者气质,先下手为强的霸权手腕,必胜的强者的自信和勇气;加上积极进取的探索掌握自然规律的科学思维方式,能够将科学规律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工程技术产品商品的市场经济,使得西方文明成为了人类丛林竞争社会的强者和领袖,西方文明的征服自然和控制其他人类文明的人生价值观念得以实现。
在此,我要强调的是:科学思维的方式,其目的是认识自然宇宙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规律,进而控制改造自然和世界,为了有效地实现人类(西方文明)的丛林强者的欲望而服务的。所以科学思维的方式与强者掌握控制世界的心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今的世界是西方文明的价值观念取胜的时代,现代化市场经济是西方文明的概念,中国要想发展崛起,科学治国,成为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强国,就一定要具有西方文明强者必胜的大国心态:求生存不是中国发展的目的。
张文木的这本关于现代世界地缘政治的书,分析总结了世界历史上大国成功崛起与衰落没落的根本经验和教训,将中国现代化的整体国家利益,置于正在席卷着世界的新一轮的现代资本全球化的大潮之中,运用丛林强者的头脑、概念和语言,以及强者必胜的精神与自信,结合全球化的现实和中国的实际,大手笔地探讨研究中国如何能够胜出的战略和策略问题。
此书的基本论点: * 资本的全球化与资本的多极化的矛盾,决定着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 资源的有限性与发展的无限性,是世界经济的基础性矛盾。 * “当今国家竞争力,更多地表现为对世界市场和资源的拥有总量及其控制能力”。中国发展和崛起的目标是使大多数中国人过上小康生活。要达到此目的,完全依靠国内资源是不可能的。于是,与霸权的发达国家分享世界资源,就是中国发展的必然和必须的了。于是,发展强大的海军是中国持续发展的命脉。* 工人阶级贵族化是西式民主国家长期稳定发达的关键(西方的农民不贫穷)。对于中国的发展崛起,实现和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国工人阶级的贵族化(中国的工人阶级是广义的,包括广大农民),形成占人口多数的中产阶级。
下面分几个小题目摘录书中的一些精彩段落。(括号中的页数是电子版的页数。请注意:电子版的页数与所选字迹的大小有关)
***自然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成功转化是陆权向海权的转化,成功现代化的关键是占有充分的资源
“在资本全球化的时代,谁拥有强大的海军并能有效地控制海上通道,谁就在国际利益分配中占有较大的份额。控制海洋、掌握海上运输通道,就能够及时让世界资源安全地流向本国。如果将制海权比喻为‘输液’,那么制陆权就是‘吃药’,‘输液’能以更快的速度通过血液直接将药物送达病灶。血液就是人体的‘海洋’。”(154)
“历史事实是,贸易首先随炮舰而非随合同同行。任何一个贸易大国同时也是海上力量大国。海军更多的是威慑力量。航空母舰多用于威慑。”(154)
“霸权是排挤别人的发展权,是发展权的国际垄断。北方七国集团实质上就是国际资源共享和垄断排他性集团。没有资源就不可能发展。”(145)
“苏联解体后,中国面临的安全环境日益险恶,西方霸权国家对中国的包围日益收紧。究其因并不在于意识形态的差异,而在于目前世界常规资源已不足以再支撑一个与西方同等消费水平的东方大国的崛起。这是全球化条件下世界性的矛盾。”(149)
“海权是中国持续发展的命脉,也是当今中国地缘政治研究的薄弱地带。当今国家竞争力,更多地表现为对世界市场和资源的拥有总量及其控制能力。与世界联系最方便的载体是海洋,各国现在都重视制海权的争夺。西方的海权是指海上控制力(sea power)。中国的海权则以为着平等的海上权利(sea right)和捍卫这种权利的海上力量(sea power)。”
***工人阶级贵族化是小康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西式民主的实质
“我们读马克思的著作,他说资本主义的丧钟就要敲响了,结果到现在西方并没有出现工人阶级革命,这是因为西方从资本外围地区获得资源来补偿本国工人的损失,使本国工人阶级贵族化。”(149)
“世界上哪有贵族造反的?中国现在也出现了‘小资’阶层,但是与西方不同,这部分是靠国内资源滋养的,其代价是让另一部分人更加贫穷。这是非常糟糕的,我们知道,贫穷是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由于国内资源不足以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为此要参与国际资源分配,这必然要与霸权国家发生矛盾。地缘政治的本质是解决吃饭问题而非意识观念问题。”
“在计划经济方面,我们曾经学苏联获得了很大成就;今后在市场经济方面,我们要学美国,也会获得大成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内动荡多缘于因国内经济发展导致的两极分化,而两极分化又产生于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仅靠本国资源肯定不足支撑中国未来的持续发展,我们要有分享世界资源的权利,并以此来支持中国的发展。我们的目标是使我们国内大多数人都富裕起来,也来一个‘工人阶级贵族化’。多数人富了中国才能有一个稳定的和居于多数的中产阶级,而稳定的和居于多数的中产阶级恰恰是成熟的民主政治形成的基本前提。”(146)
“民主说到底也是一种资源的消费方式,正如集权也是一种资源的消费方式一样。”
“而中国农民的收入只够买法律教材而不够打官司,这样你怎么能够嫌他没有法律观念?所以说,民主建设是要靠资源滋养的。如果一个农民能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遇到问题,他就可以很从容地打官司。”(150)
“如果中国农民得不到援助,那遇到不平而又无力自助的农民就只能走极端。民主是要靠资源支撑的,民主需要程序,民主需要钱。目前中国的问题不是观念问题,而是资源问题。”(150)
“生活水平是刚性的,能上不能下,除非发生战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战争是人类降低消耗的终极方式。”(26)
***霸权政治是西方文明强盛与国内民主的实质
“国家强盛的主要动力并不是技术和财富的增长,而是技术和财富在国家政治,尤其是在其中的政治暴力部分中的有效运用。”(32)(这正是发展现代高科技的要害)
“科学技术的悖论在于科学创造及其产品交换是需要自由条件的,而科学技术的利用却是有受制于国家利益的。”(36)
“科技资源的利用要为国家利益服务,同时也要靠国家利益,尤其是国家战略利益来拉动。”(40)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悖论就是:通过民族国家道路崛起并成为资本中心的国家,在其资本扩张中总试图削弱资本外围国家的民族特质;而外围国家也正式通过强化其民族性而崛起并强力挤入资本中心。”(33)
“落井下石,是霸权政治不言的通则”。
“西方霸权国家常用的手段是:在强化本国战略产业力量的同时,用正式、经济和文化理论的任何方式,剥夺或弱化支撑对手国家的经济独立性的战略产业的再生能力。”(37)
“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全球化。”(45)
“公平屈服于效率,继而人权屈服于资本,是资本全球化的结果。”“资本全球化成了破坏环境和人类无法控制的异化力量,人成了人格化的资本;在物(商品)的全球化的同时,人的自由权利因屈服于技术而持续萎缩:劳动力不仅不能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而且还日益受到发达国家出台的更严厉、更苛刻的法律限制;……。人和环境的和谐并不是资本全球化追求的目标。”(46)
“南北矛盾实质上是资本出现后,最早隐藏在资本中心国内部的工人阶级与资本家的矛盾发生国际性转移,并在国际范围内转换为处于资本中心的压迫民族和处于资本外围的被压迫民族矛盾的后果。”(85)
***“资源的有限性与发展的无限性是世界经济的基础性矛盾。”(14)
“市场经济的发展前提必然要有互相不断衔接的新产业生长点。市场经济的特点是发展决定生存,不发展就会死亡。自然经济的优势是生存能力。”“自然经济把能量消耗降到最低限度,这样一来能够活得很长。”
“在资源消费上,美国跟古罗马一样,简直是一个浪费型的国家。古罗马到最后消费奴隶,当时不断的战争使古罗马有源源不断的奴隶补充,大量的奴隶来源和奴隶劳动使罗马人无所事事,什么事情都是奴隶干,‘垂死的奴隶制却留下了它那有毒的刺,即鄙视自由民的劳动’,结果罗马人不屑劳动反弄得没有智慧了。后来战争中断,没有奴隶补充,它就衰落了。美国人现在也是这样,长期的高消费使美国人也没有智慧了,大家看小布什,只要有一点战略思维就不至于干成这样。他似乎不读书或只读快餐书,因而也就没有大战略的考虑。”(150)
“现代战争是发生于私有制的资本运动所产生的不可避免的规律:有资本竞争,就会有资本全球化和资本多极化的矛盾;这种矛盾不可避免要产生民族国家因市场经济发展而造成的对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源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只要这种需求持续增长而国际社会又不能保证对有限资源在民族国家间的计划和公平分配,那么霸权与反霸权及由此产生的国家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52)
“(资本主义)的强大消费能力需要从外面大量吸收资源。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它毁灭的是整个世界,但是在有限的地区和时间内人类无法感受到这种结果。资本主导下的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没有办法。最终人类还只有从社会主义中找出路。我们过去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现在应当补充一句,也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人类。”(27)
人类社会的前景并不光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人类”,但是生活富裕起来了的人类并不喜爱社会主义,因而不会选择社会主义。
2007-10-20
乌有之乡:
《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基本信息
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书稿下载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