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诗人眼中的改革事件
笔者是一个诗人,一贯清高,平时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写出好诗,流芳百世。
然树欲静而风不止,逢此改革开放、贫富悬殊、繁荣娼盛、万民下岗、诗人自杀的时代,笔者想做一个不合时宜的纯粹的诗人而竟不可得。前日囊中羞涩,独坐静室,面对室外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抚今追昔,一些关于改革的个人记忆,在我这颗缺乏逻辑思维的大脑中,犹如朵朵浪花般间或闪现。
1. 住房改革。
笔者是上个世纪70年代生人,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住房改革时,笔者还小,大概刚上初中吧,那时的笔者还比较关心政治,喜欢看报纸,对诗歌没有什么兴趣。一日看报纸,发现满篇鼓吹住房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理由是:现在都是单位分房,一些大龄青年排了好几年队,却依旧分不到住房,没法结婚。这个问题只有通过住房商品化才能解决,住房商品化后,大家都可以去买房,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当时看着报纸,内心很疑惑:他们买的起房么?我父母都有不错的工作,好像家里也没有什么存款,难道别人都已经那么有钱了?又或者房子售价很低?但那样不是依旧要国家掏大部分钱吗?国家出的起那个钱吗?如果是这样,跟不改革有何区别?百思不解中……现在明白了,住房是商品化了,房子是可以买卖,不用排队等待分配了,但是大家也买不起了。试问今日中国,30岁以前的大龄青年,有几个人能单单依靠自己的力量一次性付款购买一套房子呢?(按揭付款是对未来生活的严重透支,是一种毫无人性的残酷剥削,未付完全部房款,不能算真正买到了房子。)买不起房子,依靠以前的逻辑,那不还是没法结婚嘛!
2. 医疗改革。
在上世纪80年代,医院收费是很低的,很多医疗卫生所根本不收钱。我经常看到有一些小青年,在街上打架打得头破血流,然后就去街边的医疗卫生所包扎,一分钱不花。有一次,我的胳膊碰破了,卫生所的阿姨不由分说就把我拉到里面,给我包扎,还打了预防破伤风的针。我当时口袋里没钱,内心惴惴地说自己的钱不够,人家不等我说完,就说不要钱。弄得我既如释重负,又很不好意思。现在么,笔者前年因为吃鸭脖子而拉肚子,先到人民日报社卫生所看病,那里啥药都没有,治不了。而且医生给人印象很不专业,虽然穿着白大褂,但笨手笨脚,就像一个搬煤球的大老粗。后来又到人民日报社旁边的建国医院治疗,我当时不知道那是家私立医院,花了700多块钱,竟然还没治好。2005年冬天,我的头不小心碰破了,记取了上次的教训,没去建国医院,去的是朝阳区医院,擦点药,包一下,打个针,也花了100多元才算了事。
3. 教育改革。
大家都知道以前的大学生是国家出钱培养的,不会让穷人的孩子上不起学,而且毕业后国家包分配,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根本不用为工作发愁。某些专家刚开始造舆论鼓吹进行教育改革那会儿我的记忆也很深刻。他们要进行教育改革的理由之一是,有些大学生分配专业不对口,浪费人才。这是可以想见的,那么多毕业的大学生,肯定会有些人学非所用,或者用非所长。那些专家说:让大学生自己去找工作,就不会有这种浪费人才的情况了。好嘛,到了现在,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在那些找到工作的人中,又有多少人专业不对口啊!我不知道那些杀猪卖肉和撺糖葫芦的北大毕业生,算不算是找到了对口的工作。
教育改革之后,学费也一个劲地往上涨。卖身筹学费、为学费自杀等等事件时有所闻,不新鲜了。改革多年后的今天,教育和医疗、住房,成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新三座大山。
4. 国企改革。
当初的口号是:三年解决国企问题!我瞅着电视很是兴奋了一阵子,却又不由自主地惶惑了:那么牛啊?这么复杂的问题三年就能解决?别的领导人怎么就想不出这么灵验的方法呢?后来无数职工下岗,无数国有企业被私有化,无数女工成了三陪女,我靠!我才大开眼界,如梦初醒!原来如此!时至今日,那些下岗的职工依旧在阵痛着,没完没了,那些流失的国有资产也越来越没了追回的希望。
5. 职场生态。
没有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国有事业和企业单位工作过的人,是不会真正明白什么叫“国家主人翁”的。他们没那个切身体会。我那时曾在深圳私人企业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义无反顾地回到内地进了家事业单位。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份“国家主人翁”或者说“单位主人翁”的感觉。那时单位里也免不了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领导与领导之间的矛盾,职工和领导之间的矛盾。但那时领导对职工还是有几分尊敬的,是不敢也无权把职工怎么样的,党的组织生活比较正常,职工代表大会也比较正常。一个单位就像个小的政府,可以帮职工解决不少工作以外的生活问题。职工在单位领导面前还是有尊严的,可以大声地直接地提意见。阴暗面还很少,绝不像现在这么严重!现在在单位里,领导为所欲为,自私自利,视职工如刍狗,职工时刻生活在失业的(生存的)恐惧中,只有最无耻、最卑劣、最没有自尊和做人底线的人才能很好的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正直的人、坚持原则的人根本没办法生存。所有的人都只能选择唯唯诺诺,奴颜婢膝,甚至卖身求荣,丧尽廉耻。
改革改到今天这个地步,已经越来越背离了当初改革的初衷。经常听一些人说现在是盛世,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一些人的确是这样,对另一些人则不然。一个存在着残酷剥削的社会,一个存在着巨大贫富悬殊的社会,一个普通人缺乏最基本福利保障的社会,一个职场生态严重异化的社会,一个普通人不能拥有做人尊严的社会,绝不是一个合理的社会!
现在到了应该溯流而上,重新审视和追问改革初衷的时候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