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者心里的诗--介绍周恩来的一首诗
文章围绕周恩来一首革命诗歌展开,讲述其创作背景与思想内涵,强调革命者精神与牺牲意义,突出赤色旗帜象征与不依赖他人血染的信念,展现周恩来坚定的革命情怀与历史价值。
大家都知道周总理的“大江歌罢掉头东”,再介绍一首,“梦想那赤色的旗儿飞扬/却不用血来染他/天下哪有这类便宜事?”貌似今人总是寄望于别人的血染红那赤色的旗儿,自己坐享其成。
周恩来在旅欧期间,一直与国内“觉悟社”保持联系,当他得知觉悟社的社友黄爱于1922年被湖南军阀赵恒惕逮捕,并连砍三刀,惨死在长沙浏阳门外的消息时,无比悲愤,提笔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壮丽新诗:
壮烈的死,
荀且的生。
贪生怕死,
何如重死轻生!
生别死离,
最是难堪事。
别了,牵肠挂肚;
死了,毫无轻重,
何如做个感人的永别!
没有耕耘,
哪来收获?
没播革命的种子,
却盼共产花开!
梦想那赤色的旗儿飞扬,
却不用血来染他,
天下哪有这类便宜事?
坐着谈,
何如起来行?
贪生的人,
也悲伤别离,
也随着死生,
只是他们却识不透这感人的永
别,永别的感人。
不用希望人家了,
生死的路,
已放在各人前边,
飞向光明,
尽由着你!
举起那黑铁的锄儿,
开辟那未耕耘的土地。
种子撒在人间,
血儿滴在地上。
本是别离的,
以后更会永别!
生死参透了,
努力为生,
还要努力为死,
便永别了,又算什么?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