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大锅饭养懒汉”与丐帮弟子的唾沫

火烧 2007-10-1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回忆农村生产队经历,剖析‘大锅饭养懒汉’理论的虚伪性,揭示农村集体经济中懒汉与能人的矛盾,反思分田单干与联产承包的影响,强调劳动分配与真实经济状况。

“大锅饭养懒汉”与丐帮弟子的唾沫

“大锅饭养懒汉”是农村分田单干时的一个时髦“理论”。表面看来,这是一个勤快人反对懒惰人沾光的“理论”,如果认真分析一下,却是一个懒惰人想沾勤快人光的“理论”。

本人虽然不是农民,但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一直在农村生活,刚知一点世事,农村就开始互助合作运动,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里各种人物心态耳濡目染,多少有点了解。

我家所在的那个生产队,百十来人口,一二百亩耕地,处在乡村偏远角落,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可就是这样一个生产队,七十年代人均每年给国家贡献粮食(包括棉花按1:10折合成粮食)超过一吨,在一个内县屈指可数。每个劳动日的工值常年都在1元左右,一个正劳力月纯收入三四十元,与当时绝大多数基层国家干部的工资相当。我家当时是“半边户”(夫妻双方一为城镇户口,一为农村户口),老婆在农村,一人带三个孩子,加上一个老父亲帮贴帮贴,竟然从来没有超过支,最多的一年除去所有生活资料外,还进现金150元。虽然数字不大,其含金量之高,与今天简直没有可比性。如果生产队这碗“大锅饭”养的都是“懒汉”,那么多农产品,那么多钱,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吗?发明这个“理论”的人,如果当时到我们生产队走一遭,非被农民伯伯狠狠搧几耳光不可。

不能说完全没有懒汉,但据我观察,在这个生产队里,最多就是一两个,占总人口的2%。用现在的观点看,这两个人完全符合“能人”标准。一是有一个随机应变见风使舵的脑袋,二是有一张能将稻草说成金条的嘴,三是在外有几个不三不四的朋友,四是还有一套霸蛮耍邋遢本事。有了这几条,往往随便扯上几个“乱弹”,拿上公家的钱,外出给公家办事,吃喝玩乐一番。尽管事没办成,回来又是几个“乱弹”,或者耍上一套邋遢架上一番蛮,费用还得照报,工分还得照记。即使一时无事外出,也能随时使出几个计策,重工变轻工,脏活变洁活,所谓“出工不出力”是也。

“出工不出力”曾经是“大锅饭养懒汉”“理论”的主要论据之一。但这个论据只能说明懒汉的表面现象,不能说明懒汉的实质。懒汉的实质是好逸恶劳,他们想的不是锅灶的大小和出力不出力,不是分了“大锅饭”再“靠诚实劳动致富”,而是如何不劳而获吃别人的现成饭,如何把大家的“大锅饭”全部据为自己一人吃。后来,我家那个生产队在所谓“联产承包”中也把“大锅饭”打破了,现在的情景本人已在《按刘少奇的说法,农村也该合作化了》一文(已贴《毛泽东旗帜网》和《乌有之乡》)中有所描述。至于那两个“能人”(懒汉),因为能“把树捎上的钱都摘下来用”(当然包括生产队“大锅饭”里的钱),的确红火过一阵子,但毕竟是从偏僻乡村出来的“小巫”,最后碰上了久惯世面的“大巫”,欠了一屁股债,都败落了。

据说,丐帮弟子为了把别人的面条“一碗端”,在别人还没有动著之前,就向别人碗里吐一口唾沫。别人不能再吃了,再由他端过来独自享受。“大锅饭养懒汉”,正是懒汉们想独吞“大锅饭”而吐向“大锅饭”的一口唾沫。

最初,打破“大锅饭”只限定在农村集体经济,当农村的“大锅饭”打破后,“丐帮弟子”的唾沫很快就吐向了更加令人眼馋的国有经济。因为国有经济这碗“大锅饭”给予“懒汉”的太多,不仅有固定工资,还有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惯得“懒汉”们都“出工不出力”了,于是,“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关停并转”、“抓大放小”、“明晰产权”、“靓女先嫁”,最后图穷匕见,卖光送光私有化,七“改”八“革”,少数只想不劳而获吃别人现成饭的真正懒汉,不仅将中国工人阶级艰苦奋斗几十年创造的这“大锅饭”全部端了过去,而且将他们反诬为“懒汉”而剥夺得一无所有,并将他们踩在脚下永世为奴。

其实,人类社会的任何一个群体,都不可能没有“大锅饭”,没有“大锅饭”就不成其为社会。今天,人们已经更加清楚地看到,“大锅饭养懒汉”的“理论”,从来就没有真正反对过“大锅饭”,只不过是为了维护少数人占有绝大多数人的“大锅饭”。现在,绝大多数人已被排除出局,他们正在悠闲自得地安享中国这碗“大锅饭”。大家看,各级财政的大门,各级银行的大门,哪一家不是向他们开着?官员们吃的、喝的、坐的、用的、玩的、嫖的、贪的、占的,哪一样又不是老百姓的血汗?谁要是把这碗“大锅饭”给端了,他们不拼命才怪呢。

2007年10月10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