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忠义:贪腐愚昧已至颠,80族觉醒深渊前!
沉痛与欣慰:贪腐愚昧已至颠,80族觉醒深渊前!
——2007年8•27至9•10广东、湖北、湖南走访记事
(一)虚假繁荣,让深圳离天堂越来越远
事物总是在运动着的,事物也总有其两面性。这一众所周之的辨证唯物主义常识,虽然现在提出来可能没什么新意,但将之用来总结我近期走访深圳的印象,可能却是最合适的了。
细细算来,这次到达深圳的日子,与上次离开深圳的日子差50天届满两年。不能不承认,这700多天里的深圳发生的变化不能说小,从表面来看是建设得更好了,从本质上来看则是其环境稳定系数更低了:深圳的地铁已经开始运行,延线的建设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深南大道边上用重金移来的“椰子树”及其他名贵物种从数量上说增加了“海量”,漂亮高贵的大厦、花园楼房和别墅群也增加了不少,看起来确实“美丽”也“国际”了不少。与此同时,各工业区、住宅区“2元起步,8元封顶”类小饭摊生意的比以前更火暴了,各村住宅区内各肉摊海鲜及其他名贵食品业主脸色则较之以往愁苦和深沉了许多,这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说明的都是两极分化愈发严重,以及底层百姓数量愈大且生活愈发艰难了。
深圳是一个国家财政和优惠政策扶持起来的“特区城市”,从表面上来看目前应该说已经很繁华,与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小鱼村相比已经存在天壤之别。可是这区别的性质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我想了解深圳的人是清楚的,不管是工厂数量的增加、大厦的增加、花园楼房及别墅跑车的增加、美女与声色场所的增加,又或者是椰子数类名贵植物的增加,受益的和方便的都只会是极少数的一群人——于绝大多数无权无势无钱意味的“黎民百姓”来讲,则是负担是毒害是剥削是压迫。因为老百姓需要的是收入的增加、支出的减少,以及被歧视和被羞辱际遇的灭绝。很明显,上述的一切增加,都是朝着百姓愿望的相反方向去的。
深圳只是我较为熟悉的一个城市,其他所谓的“特区”或“都市”是否也如此呢?我相信随着日后调研走访的深入,这个问题会水落石出——所以,针对深圳的虚假繁荣现实及其执政理念的病态性,于此我只想说:别执迷不悟了,背离百姓愿望的步伐,走得越快只能是离死亡越近!
(二)奴才路线、夜郎路线正把人民推向深渊
最近几年,由于教育体系把创收当作了第一目的和最大目标,每年毕业的中专生、大专生、大学生和研究生类“社会人才”堪称海量,长期以来就业率不足6成的社会环境便自然而然地让因找不到工作而四处流荡的“社会人才”堆积了若干个海量。于是乎,火车上、汽车上、天桥上、马路上、路边小摊上和人才市场里,浮满了这类或那类的“社会人才”,最起码本次调研与走访持续的短短十几天里,我就碰到了这类的“社会人才”数百人。几年学下来,高昂的学费大多已经把家里掏空了,冷叹、热叹、哀怨或愤怒也就因漫天飞舞而无处不在了。
事实如此,事实紧贴“悲惨”的属性和成色也已验明。因此,依据痛则思辩的一般社会发展规则,“其是如何形成的?”和“根治其的出路又在何方?”这两个问题,恐怕是但凡有责任感的人都在探索,但凡以政治家自居的人都在愁眉,但凡受害者和生存条件恶劣者都想弄明白的。
然而,话虽如此理也如此,可现时社会中的诸种表现显示的却不是这样,说白了就是“当前社会人才的高失业率是如何形成的?”和“如何根治高失业率?”这两个问题,目前并不见对应的责任人在思考,甚至连关心也谈不上。君不见,当前自诩“有责任感”之士在鼓吹“人才们要顺应时代”或“人才们要独立自主”又或“高才生也不要挑三拣四好高婺远,有饭吃就行了”;身居高位的要人们大呼特呼“我们的市场化改革还不够彻底,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走下去”又或“青年人要多看天空”;“人才们”则依旧在削尖脑袋地争取被雇佣,生存条件恶劣者也依旧整天在寻找“商业机会”以求某天辉煌腾达……
争取被雇佣表征的“资本奴才”路线该不该走,“独立自主”意味的“夜郎”路线该不该走,这个问题因为牵涉到一个“不如此就可能无法活命”的“天大道理”,弄不好可能真就“误人子弟”了,因此我不想对之草下结论。本着力求客观与公正的治学准则,于此我只想借助“财富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富人的施舍只会让因此丧失创造热情及能力的穷人越穷,权贵只需要能带给其好处的奴才,市场经济条件下但凡可能得到统治阶级追捧的‘致富行为’都与穷人无关”这一市场定则,质问当前心脏还在跳动的各方人士:既然穷人根本不具备独立自主条件,既然顺应权贵只能让穷人愈弱——你们鼓励的“独立自主”和“顺应时代”路线,不是让穷苦百姓走向死路又是什么呢?
也正因此,尽管明知可能令某些鼓吹者、高呼者不高兴,出于对真理的坚持和对百姓生存与发展现状和趋向的关切,我还是想郑重地谏言时代:姑且不管早年的“依靠党和人民发展全民经济、集体经济路线”是否还适用,既然奴才路线、夜郎路线只会把人民推向死路,我们还是及早想想其他路线吧——要知道“明知死路还要走”意味的不是勇敢和坚强,而是愚昧和无知!
(三)利欲熏心,平民社会不平静
本次走访走近了上百个家庭的“现状”,初步的结论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本经的名字大体上可以说“完全相同”——说它利欲熏心也行,说它人人自危也行,归结到物质就是“觉得自己的钱太少,总想多去赚一些,手段不手段无所谓,甚至亲人不亲人也可以无所谓”,不同的只是表现而已。
比较常见的是家庭的“经济纠纷”,上法院的案例虽然还没见到,但彼此设防和埋怨已经堪言普遍了。兄弟姐妹之间,老人住院谁去照看会彼此推搡,单身后老人是否再婚彼此争论,团年饭的费用算谁的谁去做彼此争议;夫妻之间小孩上学费用谁掏谁管煮饭也会有争议,谁去打牌输赢算谁的可能反目……如此等等,家庭如此,亲友同事自然更甚。
比较大流的还是“创业分歧”。老百姓创业离不开借债、合伙及相互捧场,在基本消费品普遍过剩和高值消费品渐趋垄断的今天,老百姓创业失败也必然是家常便饭。所以,家庭纠纷之外的“创业埋怨”也很不鲜见,每吃顿饭每次见面都必然会谈到这些,结果则总会有一方感到委屈和愤慨。你是有钱人,他总会说“你就是不支持我,怕我做大做强超过你”;你是有见识的人,他会说“你总是泼我冷水,生怕我进步比你快”;你是没钱人,他也会说“小气,装穷,不理解他的难处”……
其外,较为普遍化的则是赌博和彩票、股票投机,以及卖淫嫖娼方面的“同类感”寻求。一般来讲,对方总是想你和他一块干,但因为常在一起因而最了解,你自然就成了他的参照,付出比你少点得到比你多点也就主导了他的思想,彼此埋怨、指责、拆台又或反目成仇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总之,当前的平民社会颇不平静。其原因是利欲熏心成了一种大流思想,其解决之道则有着“我是一个老百姓,我管不了那么多”或“我只是政府体系的一员而已,全国都这样我能有什么办法”的理由横隔,成了一个无人问津的问题。
不能不承认,面对这样一个我自己也没能置身事外的“可怕现实”,我是心痛的但也是羞愧的。因为我能做的只是要么苦笑,要么提供一些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指导下的建议而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治国方针不改变于事态是很难有效的。
也正因此,本着求真务实的治学原则,我强烈建议即将召开的十七大各代表们:当下的中国社会颇不平静,特定时期的财富及其他资源都是有限的,倘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治国方针不改变接下来的情况势必会更接近“普遍头破血流”——所以,请认真看待之,慎重对待之!
(四)人类气质,粉碎青年“奴才念想”
因为正值各级学校的开学时间段,本次走访的途中我碰到了很多学生,有的是正上中学有的是正上大学有的是大学刚毕业要回学校去“办事”的,其中80年代的居多。
市场经济体制顺势刮起的“全民皆商”风潮已经流行很有些年了,这就让80年代生人过早地成了准成熟群体和亚健康群体。说其准成熟,是因为他们大多对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思想行为方式也已近稳定,说其亚健康则是因为他们大多“只识财富,心中无他”。
诚然,由于近些年个人主义在物欲诱惑及刺激下呈现出了全线膨胀态势,80年代生人(尤其是90年代生人)因传统文化底蕴积弱其意识形态甚为涣散和肤浅。但是,客观地说,这并不影响前代人与之进行一般性性沟通,尤其是前一代人找到自己“本身就具有对后人的引导义务”位置后。我这样说,并不是因为我有多高尚,而是因为沟通本身就是一种彼此需要,深度沟通更是彼此依赖的表现。
也正因此,面对80年代受众与我交流时普遍流露出的对“给资本家打工”的渴望,我并没有给出任何的鄙夷。相反,我更多地关心的是他们与资本家、基层工人发生矛盾时如何处理或解决。这样,我们就因为站在了同一个就事论是的客观立场,很自然地建立了信任。
结果是我意想不到的,当我借助经验、阅历和见识将“通常资本家与雇员的矛盾多是前者欲图破坏公平、践踏正义、摧残环境和损害国家”和“通常管理者与基层工人的矛盾多前者脱离了生产实际,或者是被资本家利用为剥削、压迫和欺诈实施工具”结论演绎给他们看后,他们非但没有因为我影响了他们固有世界观的平衡而埋怨我,而是在长时间的震撼后觉悟到了自己的浅薄和愚昧,并大多流露了悔改之意。
客观地说,就本次与80年代生人沟通的情况来看,其表现是比较令人欣慰的。因为这不仅与以往朋友们叹言的“80年代是毁掉了的一代”存在极大出入,我即将从事的“人类气质提升促进事业”也由他们得到了莫大的鼓励:我分别跟12人沟通过这项事业,12人都表示愿意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其外,由于他们与我共同的社会现状及出路探讨中,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私有制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和“私欲是最低级且丑陋的人性”,他们都表达了“此生绝不做财奴及环境破坏工具”的态度。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人就会问了:“人类气质”是个什么东西,你的“人类气质提升促进事业”又是怎么一回事,她们有那么神奇吗?事实上,她们既不复杂也谈不上深刻:人类气质即“即人区别其他动物的标志性文化”。简言之就是人类应有的气魄、气概和品质,劳动、休养和生息诸种活动中积累起来的认识是其根基和内核;“人类气质提升促进事业”是一个意图借助“人类气质排行榜”、“人类气质观察站”、“人类气质研究室”、“人类气质通报栏”和“人类气质服务部”等平台元素,有效提升人类气质从而让人类告别“禽兽不如”耻辱的事业。
可见,“人类气质观”这一学术命题,并不是一个多么阳春白雪的事情。其之所以能对80年代生人产生积极影响,仅仅是因为她们与人类群体、个体的关系都实在太直接和密切了,以致不需要费任何脑筋,人们就能对之做出或是或非或好或坏的判断。好如,“蜜蜂的迁徙和消亡”、“人为性地震、海啸的发生”和“海洋、河流工业性污染造成的饮用水紧缺”等有人类参与的环境变化,其就既因普遍而通俗,又因震撼人心而让人不得不为之动容。
但愿,势必万福于人类社会的“人类气质提成促进事业”能永葆此状!
(五)毛泽东思想,高压勃发世界希望
2007年9月9日,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逝世31周年纪念日,我于9月8日晚上冒雨赶到了他的家乡——韶山。
9月9日上午依然是暴雨,但尽管如此无论毛主席铜像广场、毛主席故居还是通往毛主席父母坟墓的山道上,还是川流不息人生鼎沸。不少人献了花圈、不少人在拍照,不少人静思,也有人在唱《国际歌》、《东方红》以表怀念。
粗略地估算一下,9月9日我在韶山景区的2个多小时里,见到和我一样从外地来的人应该超过万人。由于雨天多有不便,我没有与他们直接交流,因此只能从将心比心和聆听对方谈话来推测他们的所思所想。
毛泽东是一个伟人,是一个值得敬重的大写中国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袖,是一个值得深刻学习和长期学习的榜样,毛泽东思想于任何一个时期都是人类的财富和希望。这既是我去韶山的所思所想,也是我听到最多的议论。所以,离开韶山前我便认为,这也许就是从世界各地赶来纪念人士的主要念想了吧。
好似社会构成和人类思想的复杂性一样难以测量,9月9日晚上我赶回北京的列车上,我又多了解到了一些有关“韶山”的情形。
一位52岁河南新乡某农场的老党员,和我一样没有买到座位,很自然便聊了起来。交流中得知,他是因为十分担心正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儿以后瞧不起象自己一样的农民并因此而走入歧途,才刻意带女儿去韶山感受毛泽东思想及其品质的。转念想想,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呢,我不也正是因为十分担心自己可能背离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及工人和农民的根本利益,才来涤荡思想的吗?
也正因此,我断定毛泽东旗帜下相当多的同行者,都是因为某种难解之忧虑代表的“高压”心情驱使来的,或许正如人类在高压下才会爆发根本性改变一样,包括我在内的毛泽东思想崇敬者也是因此才会发生某些利于社会的重大改变吧……
路漫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现在而言,只能“但愿如此”了吧!
独立经济及人文分析员
“中华良知堂”(www.cnhelper.com/bbs)主持:彭忠义
2007年9月12日
联络:13651084355(北京手机)
[email protected](email)
  22761792(QQ)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