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七杂八忆当年
近日,网友发帖曝光福建泉州一所名叫仰恩大学的民办学校,数百名学生临毕业前夕在校园打砸烧泄愤。“史无前例的疯狂,几乎是暴动一样了,砸了一切能砸的,烧了一切能烧的。接着几百人开始投石块,把保安亭也砸了 。(如图)

数百名毕业生“狂欢”过后的校园,满地都是从高处抛下的杂物和桌椅。
这是学生们在狂欢自已的毕业典礼,这是我们经过一系列艰苦的教改后结出的丰硕成果!其实,这种事在十几年前就露出了苗头。
1995年,笔者即将从一所中专毕业。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是一所特殊的中专,前身是粮食学校,是专门为粮食系统培育人才的,毕业后的分配方向是粮食局。93年粮食价格放开,粮食局一下子由计划经济时期的香勃勃变成了没人愿意去的穷单位,用当时粮食系统职工的话说,由“吃皇粮的”一下子变成“臭要饭的”。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反映到学校里,就是大批学生担心毕业后去向,少数有门路的早就四处活动了,绝大多数则变得无所事事,终日游荡,无心学习。这样一来考试成了问题,期中期未考不过关的人成批增加,校领导急得团团转。他们也曾想通过做思想工作理顺学生情绪,可当时改革的方向连他们自已都摸不准,恐怕连他们自已的思想都没理通呢!不出所料,在一次开会提到毕业分配问题时,空洞无味的讲话引起学生反感,当时就有大批学生离场。
软的不行,有的老师就提出搞硬的。临近期未,老师宣布:“凡考试不及格者扣发当月的生活补助费!”所谓生活补助费是计划经济时期特有的现象,即凡是在国家计划内招收的生源,国家每月给一定生活补助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业。粮食系统可以说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块阵地,几年前,我们这批人是按计划内学生招收上来的,可当时我们的补助每月只有20多元,这和当时的物价根本不成比例,特别是对穷学生来讲,这可是一笔救命钱,对农村上来的更是如此。
紧箍咒一套,学生们开始念书了,可惜欠帐太多,成绩一公布,仍然有大批学生不及格。不及格,补助要扣发,补考还要交钱,特别对于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人来说,不但要应付这些杂七杂八的事,还会直接影响我们找工作,何去何从?
整整一个下午,大家都很郁闷,待在宿舍里无所事事。突然,楼上不知谁扔下一本书,这本书重重地砸在地下,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为之一颤:前途?生活?希望?于是,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有人扔出了第二本、第三本……
开始还只是一两个宿舍的所为,紧接着,像过电流一样,越来越多的宿舍参加进来,大家都打开窗子拼命向外扔东西。书本撕的粉碎像满天雪花一样飘落,饭盒、牙刷及各种杂物雨点般掷下,没人喊、也没人号召,但大家不约而同地做着同一件事……
持续了20分钟左右,大家渐渐平息下来,有人哭了,有人狂笑,窗外,做卫生的大爷怯生生地叫喊:“还有吗?”
十几年过去了,生活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坏,也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好。回头看一下,其实我们并不是最倒楣的那一批。当年在我走出校门时,恰逢新生入学,一个身穿褪色军装的农民背着行李来为儿子办入学手续。我问他:“今年上学多少钱了?”“2000!”我激凌打个冷战:四年中专,累计下来光学费就8000元,这还不算孩子的书本费、宿舍费、生活费以及各种杂七杂八班要收的费,一个农民他家负担的起吗?更可虑的是,现在大学也在扩招,中专生毕业后根本不好找工作,这成本啥时候能回来?这才是教改第三年啊!我问他:“你知道你儿子上的什么学吗?”“不知道,孩子要上,砸窝卖铁也得供啊!”
他或许真的不知道一个中专生的前途,可四年后他的孩子却不可能不知道,到那时他们这批人会做出什么反应?我原来不知道,今天知道了。从老课本上得知,最初的工人运动就是从破坏机器开始,后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才逐渐走上正轨,现在,又是该开始读书的时候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