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时代没有剪刀差
毛主席时代没有剪刀差
柳鲲鹏
http://quantum6.vip.bokee.com
2007-8-8
关键字:毛主席时代 剪刀差 超额劳动 省吃俭用
简介:毛主席时代不到30年就建设成世界第六工业强国,第三科技强国,不是靠剪刀差从农民手上筹集的资金,而是靠那个时代人民的超额劳动和省吃俭用筹集的资金建设成功的。这一切,只有人民把国家当作自己的家,把自己当作国家的主人时,而国家也的确这样做的时候,才有可能。
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人提出毛主席时代主要靠剥夺农民来获得资金,即利用农产品的差价来剥夺农民,并称这种方法为“剪刀差”。这听起来似乎正确,也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但这种说法能够经得起分析吗?
首先,这个说法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新中国的工业得到空前的发展。这种发展如此巨大,以至于让所有人惊奇于哪里来的庞大资金。新中国不到30年的时间里由一个比利时规模工业的国家迅速成为世界第六工业强国,并且是世界第三科技强国,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虽然建国初期从苏联获得了一些贷款和帮助,数量并不大,也很快还清;期间打了多次对外战争,并都取得了胜利;还无偿支持了广大第三世界的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哪里来的庞大资金来实现这一切的?
如果通过剥夺农民可以取得如此成就,那么就必然推出非发达国家(注意,二战之前的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不在这个范围内)在战后:要么都通过剥夺农民变成工业强国,要么这些国家农民都活得不错。可惜的是,绝大多数非发达国家不仅工业没有发展,农民也活得不好,印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大国中只有中国的工业才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显然剪刀差的说法。是不能或者不能完全解释这个结果。
在任何一个国家,城乡都是有差别的,这是城乡本身属性的必然结果。而毛主席时代的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是中国历史上最小的,相信是没有人否认的。与之相对应的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两个差别不断扩大。这就奇怪了,这个剪刀差,差的是什么?为什么在批评毛主席时代的时候,却任由问题不断恶化?
毛主席时代的确是控制了各种农业品的流通,为此还搞了票据制以限制人民的消费,集中资金去发展工业和高科技。但这里必须明白:这种票据并不仅仅是针对农民的,而是针对所有人民的。请问,这剪刀差,差的是谁?
当然我们不否认,毛主席时代的确从农民手上拿走了很多实物。但凡事要看两个方面,在看到拿走的同时,一定要看到给予。那么毛主席时代给了农民多少?
1. 水利建设。水塘建设由生产队自行安排组织即可,但大中型水库一定是国家勘察、选址、设计、施工(包括机械和材料),农民投入劳动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但当时国家建设时,可没有向农民摊派收费。同样的机井系统、灌溉系统、全国各大水系的整治,也是国家主导建设的。如果一定要算钱,这需要多大的资金?看看改革开放之后的水利建设之吃力,就知道当时国家的投入多么庞大。仅仅这个投资,就不比从农民手上收上来的少多少。
2. 农田基本建设。主要工作是梯田和农田改造。各村、各公社组织的不算国家投入,那么各县的、各地区的、各省的总是国家投入的吧。使用的材料一方面是国家出的,另一方面是集体出的——这集体出的资金也是农民手上收来的。
3. 农业机械化、科技化。当然现在很多人不记得四化了,凡是有点记忆的,都知道以前各公社都有各种各样的农业科技站,这种全国性的机构,是国家投入建设的,杂交水稻也是毛主席时代取得成果的。这投入是无法计算的。
4. 农转非。毛主席时代城镇人口占人口比例由1949年的11.6%增长到1976年的17.3%,这可是各地的农村企业都兴旺的情况下取得的,这可是真正的把他们变成工人啊,可不是现在的连工资也没有着落的民工能比的。这当然也是国家对农民的投入——国家完全可以把这些钱用来吃喝玩乐以博取当官的欢心,可是毛主席时代没有这样做。
5. 在医疗、教育、养老方面的福利,农民也享受到了。国家不仅“横扫”一切老的文盲,就是新上学的在教育上几乎不用出钱;上大学的人干脆就是国家补贴。对比现在经常听到有人上不起学,甚至有的家长为此自杀,就知道毛主席时代对包括农民在内的人民福利投入有多大。
6. 小型工厂。集体时各地都有小工厂,也生存得都不错。这些工厂都是集体办的,资金主要是集体从农民手上拿走的积累,不少福利就是从这些积累开支的。但要注意,这是从农民手上拿走资金,但不是国家拿走的。
7. 以铁路为例,毛主席时代主要是靠铁道兵修的。国家投入什么?主要是材料费,参加人员只有少量补贴,参加的各个单位也没有利润的说法。再看看现在修一条铁路资金之缺乏,毛主席时代的人民工作之精神,真是伟大。
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在毛主席时代,国家对农民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完全超过了从农民手上拿走的部分,因而粮食总产量从1949年的2264亿斤增加到1976年的5726亿斤。但由于农业本身的特点,所以增长速度不能超过工业,不能象工业动辄翻番一样发展,而且受气候限制。但毛主席时代的水利建设、农田建设和农业科技进步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正是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农民一改以前一盘散沙、各顾各的习性,不计报酬、不计私利的超额劳动取得的。如果你问及当时农民参加水利农田建设的热火朝天的感觉,你一定会被他们激动起来。
超额劳动!这同样就是中国工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当年铁人王进喜的“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名言,正是那时代工人超额劳动的说明——没有众多王进喜们的超额劳动,中国哪来的发展!设想一下中国没有大庆油田或者推迟20年的情况吧。凡是那时代的工人或者了解的人都知道,那时工人的劳动,“忘我”是实实在在的真实,而不仅仅是一个口号。
全国人民的省吃俭用是资金的另一部分来源。为了安定和美好的未来,全国人民省吃俭用把资金投入国家建设。可惜的是,那个时代的人民的这种伟大作风,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奴才们说成是没有发展或者生活很苦,不知道良心哪里去了。众多小资们连起码的常识也没有就跟着瞎哼哼,哪有创业不吃苦的,再回去看看新中国打了多少次胜仗。中国社会风气败坏、伦理道德崩溃,完全是否定历史的结果,小资们就是推波助澜者。
超额劳动和省吃俭用,这就是毛主席时代国家建设的巨大成就的资金来源。这说起来容易,但古今中外除了毛主席时代,还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民如此忘我工作。从工人来说,只有当工人把工厂、国家真正当作自己的家,把自己当作工厂、国家的真正主人,这一切才有可能。工人把自己的希望变成劳动,国家把希望变成现实:社会安定,安居乐业,学以致用,道德良好,政治清明,福利保障,有权力参与管理……如果有人把人民当作赚钱的工具或者对象时,人民会忘我劳动吗?成天就斤斤计较了。而政府只要一个通货膨胀就足以让人民不再认同。毛主席时代没有什么通货膨胀,那个时候国家没有债务,还要求人民把钱存到银行支持国家建设。现在想想都好笑,多发一点纸币不就解决了?
到现在,大家都明白了毛主席时代建设资金哪里来的,绝对不是什么剪刀差所能解决的。那这个谬论怎么会出现的呢?其实没有什么奇怪的,就是为了配合污蔑毛主席和那个时代而编造出来的。你只要对比现在的城乡差别的扩大,就知道这是理所当然的谎言。同样的,毛主席时代经济稳定发展,没有工厂倒闭,没有工人失业,没有通货膨胀,没有贪污腐败,却被某些人污蔑为“濒临崩溃的边缘”一样,没有别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否定毛主席、毛主席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伟大人民——别以为跟你无关,你的父母就是其中的成员。
最后,让我们一起:
向那个“人民尽舜尧”的历史上最伟大的时代致以最崇高的革命敬意!
向那个“人民尽舜尧”的历史上最伟大的时代的人民,包括工人、农民、士兵、知识分子、干部等致以最崇高的革命敬意!
向那个“人民尽舜尧”的历史上最伟大的时代的创造者,人民领袖毛主席致以最崇高的革命敬意!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