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美国模式:影评《谍对谍》

火烧 2007-08-09 00:00:00 国际纵横 1037
《谍对谍》改编自CIA特工回忆录,聚焦中亚能源争夺,展现中美在石油领域的激烈竞争。影片通过王子斗争与石油争夺,揭示国际政治现实,突出美国模式与能源博弈的复杂性。

《谍对谍》根据原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罗伯特·拜尔的回忆录《来自CIA反恐老兵的真实故事》改编,由美国著名导演史蒂芬葛汉执导,此片是好莱乌出产不多的政治惊悚片之一,是一部对国际政治描述极其到位的一部著作。由于取材于原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罗伯特·拜尔的回忆录,其中的情节虽作加工,但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性。罗伯特·拜尔近年几乎已成为一位美国喻户晓的人物。此人作为原美国CIA特工,最近不断以揭露的方式暴出美国对外政策的秘闻,例如揭露华府策划伊战政治丑闻等,其中从2003年到2005年已参与有5部重要的政治纪录片指导工作。此部《谍对谍》在我这个关注国际政治的观众看来,是一部接近于现实的政治片,而事实也的确是取材于罗伯特·拜尔的回忆录改编,所以我将以我的理解方式为朋友们作一见解。

近十年间国际能源领域杀出一条黑马,一举取得世界第二能源消费大国的地位,此就是中国。该片中对中国强力介入世界能源中心地区作了一个急促的描写,显示出中国介入的有力,且以美国对手的形式出现,总体上给予中国加入石油领域竞争具有突然而汹涌的感觉。

影片中有这样一段话,美国政府一发狠话,哈萨克马上就把石油交给了中国的石油公司。

影片的背景就设定在这样一个具有丰富石油资源的国家,该国以石油为国际政治的资本,以石油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也就是一个典型的中东石油出产国。

该国有两位王子,一位大王子纳萨,一心想把国家建设成具有多方位发展的国家,不甘心只在石油上有所作为,更不甘心受控于国际列强,想改变依靠列强才能生存的劣势状态,想改变依赖别人才能生存的陋习。其作为公认的王位继承人,年轻有为且思想开明工作勤奋。二王子是一个整天混迹玩乐之中,到处花钱没有节制之人,影片想描述出的几乎是一个很容易上当受骗的低智商者。所以既不被王室看好也不被本国人民看好。由于这个国家是片面的经济模式,也就是石油资源发达,所以世界各国的石油巨头蜂拥而入,左右了该国的经济甚至于政治格局。

故事发生于纳萨王子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撇开了美国康尼克石油公司,转而把石油开采权以高价转让于中国公司。康尼克石油公司作为国际石油巨头,就此进行了各方面的竞争。

一,成是美国人

莱恩作为美国公司的石油经济分析师,也是一名志向远大的律师,他有一项能够使该石油出产国减低成本的计划,在一次负责争取一份订单的时候,莱恩极力想见到纳萨王子,以便当面陈诉,为公司争取合同,但没有成功。纳萨王子与莱恩并不相识,但认识王子的机会还是到来了,在各方面的人为安排之下,莱恩被容许带全家参加纳萨王子的派对。可就此发生了一起悲剧,莱恩的小儿子不幸跳入一个带电的游泳池中意外身亡。

纳萨王子对此事非常内疚,他接见莱恩说道,因为此事,父王已经把那游泳池及其建筑改成了一个公园,以便让孩子们能够免费游玩,你一直想争取的石油合同也就给你们了。

莱恩对此事悲痛难耐,愤然道,我还有一个儿子你准备买多少美元?

纳萨王子慢慢地说道,我准备买一百亿,下面请你谈谈你的计划。

莱恩愕然说道,跨国石油公司是不会管你们国家死活的,是不会投资你们的基础设施,你们现在这样嚣张,将来你们石油干枯后,什么都不会有。

莱恩最后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就是在与美国关系不太好的国家里铺设石油管道能够让该国大幅度减低石油输出成本。莱恩说,本来你们国家是要用油船绕一个大圈子才能进入欧洲市场,现在你们可以直接用石油管道输过去。

莱恩计划当然很好,也很常识。但有一点,该国基本上政治与经济受控于美国,惟美国是从。石油管道通过的几个国家与美国关系都不太好,而纳萨王子一直想改变惟美国是从的陋习,以便为自己国家争取应得的利益。

当莱恩说完自己的计划后,纳萨王子大声说道,你就是我今后的首席经济顾问。

从那以后,纳萨王子的身后就常跟着一位美国公司的石油经济分析师——莱恩。

二,败也美国人

纳萨王子为自己国家利益服务的行动,开始一次次地刺激起美国石油巨头的神经,康尼克石油公司决定促使美国政府向该石油出产国施加影响。

这里面有这样的一段场景,康尼克石油公司的代表向该国的二王子道,你只要让我们得到利益,那怕是当国王也不在话下,几近瘫软在地的二王子深深地沉默了。

于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办公室案头上出现了一位恐怖分子的档案,哪位可怕的恐怖分子的相片中,赫然印着该石油出产国的大王子——纳萨王子。

巴布邦斯,美国中央情报局干员,为祖国出生入死,一直致力于反恐战争的第一线,为自己的国家立下赫赫战功。

其接受的任务就是杀掉纳萨王子。

巴布邦斯一出现就被该石油出产国的情报机构死死盯住,但有过一次天赐良机,当纳萨王子与莱恩这个被聘为王子首席经济顾问的美国人一起乘一架宾馆的电梯上楼时,巴布邦斯也出现在电梯口,王子的保卫人员意图阻挡巴布邦斯。此时王子说道,大家挤一挤,并且率先后退了一步,巴布邦斯与纳萨王子就这样面对面地近在咫尺,所幸巴布邦斯并没有认出此人就是纳萨王子。

王子当时问道:美国人?

巴布邦斯愣了一下,回答道,加拿大人。

两人相视一笑。

巴布邦斯的暗杀任务由于重要联系人的叛变而失败,他被该国的情报机构逮捕。当该国的情报人员用钳子一把地拔下巴布邦斯的手指头时,巴布邦斯沉静地看着对方,说道,我不为任何国家与公司服务。

巴布邦斯是忠诚的,其对祖国的热爱与其中带给他的意志力一直坚强如铁。

然而任务遭到了彻底的失败,中央情报局需要替罪羊。

巴布邦斯大半身为国家奉献,他有一个读大学的儿子需要抚养,也准备做完这件任务后回到美国坐办公室,不再行走火线之中。一直来他坚信自己的工作是为了帮助政府主持正义,捍卫美国人民的利益。

然而,他被出卖了,他回到美国后立即被调查,政府开始搜罗他的罪状,政府需要他背暗杀行动的黑锅。

巴布邦斯再次前往中东该国,他需要证明自己的清白,需要知道事情的经过。越是往里调查,他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一直来都是在被政府利用,为了维护美国少数财团的利益,他干下了许多危害其它国家人民安全的不法勾当。

巴布邦斯一步步由暗杀纳萨王子,开始向妄图救助王子方向发展。

三,真正的恐怖分子

一位来自巴基斯坦的穷困小伙子,他们的生计直接受到了该国风云变幻的石油经济的影响,这位名叫萨朗的青年由于康尼克石油公司部分被中国公司买下之后开始了失业生活。萨朗梦想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他的父亲却梦想回到自己的祖国巴基斯坦。但事实却是残酷的,他们零碎的打工生活仅仅只够维持生计。

萨朗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认识了一位真诚和善的年轻人,这位年轻人非常具有文化修养与对信仰有一颗赤诚的心。青年告诉他真主的宽容与不容怀疑的爱心。萨朗逐渐地在穷困的现实中找到了心灵的支撑点,感觉到了现实并非如显示出的那么不堪。他虔诚地沉浸在那位年轻人带给他的团队之中,他也为录象里面烈士们为之献身的精神所感动。

团队和善而温暖,此与现实生活中的非人压迫引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萨朗内心会想些什么呢?直至最后他向他的父亲借钱道,我要乘公交车,我需要点钱。

父亲给了他点钱,他兴高采烈地走了。而其实,这一去将是永别,萨朗是接受任务的,他连执行任务的公交车费用都得向父亲借贷,当然是不会还了,几个小时后萨朗将在炸弹之中永别人间。

四,结局

腐败且有点弱智的二王子继承了该国的王位,老国王无奈地告诉大王子纳萨,我们需要美国的支持。老国王提前走下王位,传位于二王子,此举全国哗然。其中一人不相信地愤然而道,不可能,只要纳萨王子一声令下全国10位将军里面有9位将支持纳萨王子。

康尼克石油公司:那就让纳萨王子消失吧。

中央情报局:根据卫星传回来的图片显示,纳萨王子的车队已经出行。

中情局特工巴布邦斯狂驶一辆桥车,企图能赶在纳萨王子车队遭到灭顶之灾前拦阻车队。

来自巴基斯坦的青年萨朗站在一艘满载着炸药的小舢板上驶向美国油轮。

王子新聘的首席经济顾问美国人莱恩在半路上与王子分乘了另一辆桥车,纳萨王子离开莱恩坐到了王妃的车子里。

特工巴布邦斯拦截下了纳萨王子的车队,巴布邦斯见到了纳萨王子。原来就是哪个在电梯里给他让位置的年轻人,他愕然。

中情局的导弹呼啸而至,萨朗的舢板撞中了油轮。

被纳萨王子聘为首席经济顾问的美国人莱恩,从冒着硝烟的残破的汽车中艰难地爬出,在被导弹击中后一片狼籍的车队中茫然地站立着。

五,特工巴布邦斯的茫然

作为出色的特工,巴布邦斯技艺超群聪明能干,到最后他赫然发现自己是在为美国的某一家公司卖命,既不是美国政府也不是美国人民。他茫然了,其实如他这样聪明的人不应该有此迷茫。

电影的场景之一,有个富豪说道,我为了与美国总统一起合照,花了三十万美元捐助,人们就相信这个。

电影的场景之一,有个康尼克石油公司的负责人对前来调查的美国官方委托的律师事务所人员说道,你说我们做不法勾当,那么我记得你们事务所不久前往信封里装了二十万美元送人是不是合法的呢?

那人无言以对。

美国就是富人的社会,美国政府就是财团的政府,富人才有钱与总统一起合照,财团才有大笔的钱去塞国会,巴布邦斯应该明白其中的道理,他用不着茫然。

莱恩作为年轻有为而又有家庭负担的美国公司石油经济分析师,他专心于自己的事业,野心勃勃,此无可厚非。煞有其事地提出的用石油管道运输石油成本低,其实谁都明白。但他看不到背后政治的复杂性,只凭着良心说话。事实是,只要美国轻易不放手该国家,那么连这样一条起码的东西都是难以实现。

巴基斯坦的青年萨朗是这些跨国石油集团的真正牺牲品,他们靠打工维持生计。一般来说,作为典型的中东石油出产国,其实国民是不用劳动的,几乎是无所事事,我听说非洲的石油出产国利比亚,男人除了服兵役就是当警察,其他的基本上不用干什么,国家用高福利养起他们。而萨朗来自于巴基斯坦,是个外来劳工。随着该石油生产国产业的波动,就包含着中国公司收购康尼克石油公司的部分业务,他们的生计就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这些国家产业单一,根本找不出其它的事情可以做,现实的惨烈,提供给了恐怖组织吸收成员的机会,于是单纯的萨朗成了一名人体炸弹。而纳萨王子就是想改变这个局面,否则莱恩的一席话还引不起他的共鸣,莱恩说:跨国石油公司是不会管你们国家死活的,是不会投资你们的基础设施,将来你们石油干枯后,什么都不会有。

纳萨王子是想走出一条新路,但遗憾的是他触犯了美国跨国公司的利益,也就是美国的利益。最后美国公司无疑将打败如中国这样有政府背景的石油公司,更加能够打败纳萨王子。因为美国就是财团所控制下的国家,所以美国的康尼克石油公司指使政府的情报机构象捻死一只蚂蚁一样地把纳萨王子给消灭了。其实很多如美国的康尼克石油公司这样的跨国公司甚至于有能力向中国这样的大国挑战,因为他们就是美国,反之说美国就是他们。

这部电影所表达出的,确切地说,纳萨王子是被美国的一家公司给弄死了。

六,美国的政治模式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关于中国的问题。中国现今民族工业衰弱,国外企业或者合资企业在中国举足轻重。有资料显示,早在几年前,中国的国外资本所占的中国进出口就达到60%以上的比例。最近几年,国外跨国公司更是在中国越来越具有不可动摇的实力。我记得,前年中国政府希望国外企业与中国民族企业享受一样的税收待遇,但竟然遭到了50余家跨国公司的联名抵制,最后国务院就此事不了了之,可见国外跨国公司在我国已经占惯了便宜,且在我国国内积累了一定的政治能量。以后,我认为情况将会更进一步向糟糕的方向发展下去。

确切地说,在中国的国外跨国公司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特别在政治上他们还难以完全掌控,美国的大公司能够掌控美国,是因为美国拥有被大公司掌控的制度,而中国没有,而此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美国化,或者说美国模式。如果中国实行美国模式的政治制度,那么以现实来说,整个中国将被财团所掌控。但请注意,能控制中国的不是中国自己的民族企业或者财团,而是国外的跨国公司,无论是在财力上还是在规模上中国的民族企业现今还无法与国外跨国财团相敌,结果就是美国模式的中国只能沦为国外跨国公司的傀儡与廉价商品提供之地,也就是变相亡国。很简单的一个道理,美国的政治制度是为财团提供了控制国家的条件,但这些财团是美国的财团,而中国却是国外跨国公司的天下,连税收都是国外跨国公司占尽便宜,中国民族财团能控制中国吗?至今中国进出口起码有60%以上依靠外资,中国的所谓高科技产品99%是国外公司生产,自己只做一些代加工之类的产品,中国民族企业还有前途吗?如果实行美国模式,那么中国还有前途吗?中国人民将成为被国外公司奴役的人群,国家政策将为外国财团所左右,美国模式在我国还没有大批靠得住的民族企业前,万万不可实行。

美国模式!请国人思之。以我认为,当前事实显示,美国模式之日,将是我等亡国之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