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继学:惊现中国经济发展的“胡椒面战略”
惊现中国经济发展的“胡椒面战略”
巫继学
自转轨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似乎兜一个怪圈:起先是沿海东部地区开发,之后又短暂地梯度到中西部开发,后来就是越过中部而直接到了西部大开发(包括西南、西北),没有多久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展现世人,最后出场的便是中部崛起。至今也没有权威解释,这几种发展战略之间的异同与相互间的逻辑关系。
蓦然回首发展里程:东部沿海的战略重点没有变,依然突飞猛进,西部大开发也如火如荼,近两年来突增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似有起色,稍稍随后的是便六省联手的中部崛起,时下正翘首以待。那末,人们惊异地发现:原来祖国山河一片红,处处都是战略发展的重点!兴奋之余人们 禁不住地要问:这种轮番地给出战略发展重点,轮番地进行政策倾斜,轮番地给出优惠区域,以至于神州大地无处不重点。这是不是在创新一种撒“胡椒面战略”?都是战略重点,难道还有重点吗?都是,那就都不是。谁都知道,由于与战略发展重点相配套的是发展优先,重点扶持,政策倾斜,诸多优惠,那末各地区都争相在全国的大盘子中勇当优先重点棋子。
这种十分眼熟的行为莫不是过去计划经济下争投资的新版本抑或与时俱进的新行为?
我们应当反省一下在发展战略上的思路。在过去长期的大一统计划经济下,全国一盘棋,产业布局以比较利益原则进行区域性分工(当然那时还要加上政治、军事与社会因素等,各因素因时因地而权重又不同),从而形成了原材料生产基地,重工业生产基地,轻工产品生产基地,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基地,国防三线军工基地等等。与这种战略分工相配套的是全国大一统的资源配置,每年一次的全国计划经济工作会就是为此量身打造的定盘子会。在计划经济下,资源计划分配,地方与中央、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父子关系”,所以每年地方主要领导、大型企业的主管领导的主要任务,就是跑部进京,向中央要各种指标,要投资,要拨款。这曾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没有什么不对,你不跑才叫不对。
然而,改革后的市场经济改变了这一资源配置的规则。由于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告别了过去那种年年向中央争投资的跑部前进行为,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导向,中央政府不再以拨款方式进行资源分配。作为中央政府,以长远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方式给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这样,地方政府就从投资依赖变成了政策路径依赖。
既然是政策路径依赖,就要在政策通道上争优先权、争重点身份。过去是争投资,现在是要政策,特别是战略发展重点的大政策。于是新的争夺政策资源的大战燃起。这种无法息灭的争夺大战有其内在冲动的理由:其一,政策就是资源,战略发展重点必然是投资重点,必然与政策优惠联系在一起,必然成为国家经济生活的重心。其二,各地政府官员的政绩,是他升迁的依据,获得优惠的政策资源是他政绩创优的重要基础。其三,在这一问题上地方官员的利益与老百姓的利益相一致,这成为他们为官一方的职责。区域经济开发程度提高了,经济繁荣了,居民收入也就增多了。其四,在社会主义体制下,资源的公共分配仍然是平衡区域发展实现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手段,虽然没有了直接分配拨款,但战略资源、公共政策的分配依然存在,它大体替代了昔日的投资分配。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我们原本出发点很好的重点发展战略,最终变成为当前的重点遍布全国的“撒胡椒面战略”?这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长期博弈造成的后果。可能这是谁也不想看到的,但却是事实。地方政府争夺资源是一方面,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与智慧则是另一方面。
在经济资源中,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资源是最大的资源。一旦这一资源被误读、误用将会付出沉重而深远的代价。特别是一旦这一资源有权力资本参预运作时,将给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它与区域分工是相一致的,因而各地区产业发展重点也不同的,如果将这一思路溶入市场反馈信息中互动思考,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重点,并不一定要导致中央政府的全面政策倾斜。
当然,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央政府这多年来在战略重点上的调整也有其合理性。其一,加入WTO,亚洲金融风暴,以及以国际市场经济为背景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变化,是调整的现实基础。从区域上说,可能有提升,可能有转移,也可能有新的界定;从产业上说,必然会依市场需求、随科技进步变化而发生变化,一个时期的热门产业不一定是长期的热闹产业;从建构和谐社会角度看,照顾不同区域的经济利益,也可能是一种全局的权宜之计。其二,据我的观察,这种调整可能还有某种历史原因。改革开放后各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差别,也可以说赢利能力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全国一盘棋造成的,这种影响力可能至今仍未消除。如何对那些为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生产力提升做出贡献的地区,比如过去的资源省份、农业省份进行补偿,可能是导致战略重点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无论因为现实的与历史的原因进行何种调整,最后导致的全面重点的结果都是令人难以理解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经济发展战略是管方向,管基调,管格局,管远景的,它的影响力是宏观的,长久的,深远的。发展战略虽然要不断地进行调整,但是,这种随机应变的调整,决不能影响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格局,决不能影响它的发展方向。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