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何必:微软正在进行史无前例的盗版活动

火烧 2007-07-25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中美联合打击盗版软件行动中,微软盗版活动被重点查处,缴获价值5亿美元盗版软件,凸显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性,反映中国盗版问题严重性。

微软正在进行史无前例的盗版活动

何必

据本周二中美两方提供的一份市场调查报告,两国携手的盗版软件调查计划中,已经缴获了价值5亿美元的软件,其中包括微软和赛门铁克的软件产品。据路透社报道,合作的双方为中国警方和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项目启动时间为2005年,至今为止已经逮捕了25名犯罪分子,并且捣毁了数家中国本土盗版软件制作基地。据悉这些窝点的盗版软件,被制造和发布向全球各地,甚至转而销往美国。“美国和中国的合作意义重大,”联邦调查局工作人员斯蒂芬·欣德表示,“不过我们依然在路上。” 实际上,中国市场上出现的盗版现象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软件领域,甚至还包括音乐、电影、时尚等,而盗版问题也已经成为中国和主要贸易伙伴冲突的焦点问题,例如美国和欧洲等。中美双方将此次的盗版软件联合调查称为“前所未有的合作”,在此次召开的中国甚至知识产权新闻发布会上,合作的透露了项目的具体进展。据统计在调查过程中,总共有29万份盗版软件CD被缴获,总共有6座制造基地和零售窝点被拆除,在所有盗版软件中,有4.7万份微软盗版CD,另一方面警方还发现了赛门铁克电脑软件产品的制造设备。据联邦调查局估算,此次围剿的软件总价值超过5亿美元。据商务软件联盟BSA统计,此次围剿到的盗版软件,占中国2006年盗版软件损失总额的10%。(2007年7月25日赛迪网)

网上的段子是这么说的。

据说上帝不满人间丑恶,决定毁灭地球。正式实施之前,召集叶利钦、克林顿和比尔•盖茨通知此事。叶利钦回到俄罗斯后在国家杜马发表讲话:“同志们,现在有一个坏消息和一个更坏的消息。坏消息是:我们原来的无神论是错误的,确实存在上帝;更坏的消息是三天后地球将完全毁灭。” 克林顿回到美国后发表电视演说:“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的确有而且只有一个上帝;坏消息是三天后地球将完全毁灭。” 盖茨回到微软总部召开紧急董事会:“先生们,现在有两个好消息。好消息是我是上帝所认定的三个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更好的消息是三天后IBM将被完全毁灭,停止销售!”

中美联合进行知识产权保护行动,取得了赫赫的战果。我们该多么为之兴高采烈啊。本来嘛,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盗版基地,成为了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假冒伪劣产品输出圣地,大概还是在十几年前,中国大陆上就已经是除了骗子和母亲是真的其他都可能是假的,造假贩私者密密麻麻层层叠叠数不胜数,连公权力本身都可能是假的,新闻也是假的,遑论什么产品服务领域几乎没有真的了。这也是我在维持生存最低限度的情况下拒绝消费的理由,少些消费,就少些被假冒伪劣坑害的机会,更少些因此而导致的恶劣心境。

应该看到,在“乱世用重点”的重刑(也可以叫做酷刑)主义的基本思路下、以及视人命如草芥的基本人权价值观当中,中国的法律在刑事惩戒方面不可谓不严厉,作为公法,表现出残暴的方面;而在私法方面,民事权利被忽略及其救济手段的形同虚设,使得中国法律公私之间形成了天壤之别。当然,我一向认为,中国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公法,在党派利益高于国家利益、党派惩戒(比如双规)可以代替法律惩戒的情况下,公法不过是欺世盗名的私法罢了。

话题扯远了。还是看,中国的法律不可谓不严酷。随便什么行为,就可能招致杀身之祸。郑筱萸被取颈上人头,让人们看到法律的残酷。而法律所应该具有的威慑力却纯属扯淡。草菅人命的结果只能使得社会变得越来越穷凶极恶,一旦发现自己可能越界,则一不作二不休,索性破罐子破摔丧心病狂做到罪该万死。

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也是如此。对于公民权利的轻蔑、无视和践踏,成为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向,褫夺权利就如同喝白开水那样轻而易举。在国际上倾向于将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更多地向私法方面转化时,中国却死死抱住表面上的公法属性,动辄就将什么人锒铛入狱,以此兴师动众之势表现执法的声势浩大,更掩盖监管方面的严重欠缺。

盗版固然可恨。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似乎也要看到,中国各级委府打击盗版不力的真实尴尬处境。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风起云涌的盗版行为?

从需求方面看,中国人的收入水平一直徘徊不前,与经济增长、特别是财政收入增幅对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国力与国民消费能力严重不匹配,改革开放的30年就是向民间强取豪夺的30年,形成了国富民穷的局面,所谓藏富于民的说辞越来越被当作当今中国人遥不可及的梦。而无处不在的掠夺,使得类似办公软件、视听产品、文化演出市场价格令人咋舌高不可攀,这才导致了盗版的盛行。

从供给方面看,中国政绩考量方面的GDP拜物教,使得在宏观经济指标当中对于物价几乎被别有用心地降低重要性;而另一个在西方国家成为重中之重的指标则干脆被闭口不谈,那就是就业。中国经济的重化工化,形成了对于自然资源和资本的高依存度,却对就业造成了挤出效应。重化工业对就业的贡献率非常之低,并且随着生产率水平的提升,自动化将更加排斥劳动力。

第一产业的农业已经处于凋零破败的局势,制造着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则走向重型化,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日渐萎缩;第三产业则与全世界的趋势背道而驰,当产业结构升级到第三产业比重日益增加之际,中国却发生着产业结构下降的反动潮流,以至于被全世界诟病的中国巨大的对外贸易顺差当中,唯独服务业项目是处于逆差。这反映出中国第三产业的没落境况,更昭示出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摇摇欲坠。

而且,中国人为压低资本、自然资源、土地、劳动力价格,人们的收入不堪果腹,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姑且不对这种行为进行道德判断)也就在所难免了。

因此,这就是中国盗版行为比比皆是的充分必要条件。可以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可以说穷山恶水出刁民,但是,如果就业问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如果中国人的包括劳动报酬权利在内的人权状况得不到根本改善,如果真实层面的私法得不到尊重,那么盗版将会伴随中国社会生老病死。

这是个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这次被查抄的盗版对象之一的微软也知道中国的国情。人们都在推想,微软实际上在鼓励中国人使用盗版。微软商业部门总裁莱格斯的话可谓一语中的,“如果要使用盗版软件,那么我宁愿让他们使用我们的(盗版)产品。”这话的意思是,一定量的盗版对微软是有帮助的。因为,这可能使一部分用户转而使用正版。

其实,中国人的盗版,比起微软的盗版,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昨天,我那篇讨论中国消费电子市场的文字发出后,收到了邮件。由于没有得到对方授权,我无权将其IP全部于此,只能隐藏。

日 期 2007-7-24 11:44

来 源 "tongwenli2005"

标 题 Re:潘祎的稿子

收 信 "大侠"

哥们,微软文档格式那事,你能不能写点东西.

我是业内人士,得关心行业的利益.

多谢

我随即回复问这是怎么回事?他给了我及时的答复。

日 期 2007-7-24 11:51

来 源 "tongwenli2005"

标 题 Re:回复:Re:潘?的稿子

收 信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22379332

http://www.cnstock.com/syhqcj/2007-07/23/content_2354910.htm

需要说明的是,我的名字在搜狐界面上不被认可,来不来就变成了个问号,使得“潘祎”变成了“潘?”。

按照他提供的网址,我看到了这样的内容。

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 - 正文

短信发送 邮给朋友 打印文本 关闭

国内软件商抵制微软标准国际化

担心微软的文档标准对国产软件,办公软件、操作系统会有很大影响

本版新闻 宏昌公司力争明年A股上市(07/24) 中小板将推实时信息披露(07/24) 国内软件商抵制微软标准国际化(07/24) 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速(07/24)

◇字体:[大 中 小]   本版PDF 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范海涛 (07/07/24 03:12)

■微软申请文本文档国际标准化遭到国内软件商抵制

9月2日将在国际标准组织ISO的一项投票,已经引得很多国内的软件企业的创业者寝食难安。日前,国内开源软件企业联盟共创联盟于日前设立网站,呼吁国内软件企业及业界人士签名,以抵制微软文档标准成为国际标准。这是因为,一旦微软的文档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国产的办公软件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口。

“这个标准通过与否,将决定着微软能否继续垄断全球办公软件市场,这将严重动摇他的生存基础。”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日前公开发表文章,解释着这场大争论的背后原因。他认为,文档国际标准之争,中国企业应对微软说不。

■微软文档申请国际标准

据悉,微软提交的标准名为OfficeOpenXML(简称为OOXML)。这是第二份在统一领域的国际标准,今年5月,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确认了OpenDocumen文档格式(简称为ODF)为国际标准。

昨天,国内开源软件企业联盟共创联盟秘书长刘彭接受采访时表示,“文档标准是信息领域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标准之一,目前电脑、网络上的表格、文档、PPT文件等都包含在内。而微软的文档标准一旦通过并实施,对国产软件,办公软件、操作系统、甚至国产CPU产业都会有很大影响。这是因为,微软OOXML标准含有大量私有技术,只能在微软平台上实现,它不是一个开放的标准。一旦通过成为国际标准,将对中国软件产业造成巨大阻碍。”

刘彭透露,按照一般的程序,申请过国际标准组织ISO的通过需要几年的时间,除非一些特定的情况。而很显然,这次微软的做法“非常聪明”,因为国际标准组织规定,如果一项标准已经成为地区性的标准,那么该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就可以走“快速通道”,其投票的时间就缩短为申请后的半年到一年。而在微软将该文档标准申请之前,已经在欧洲某地申请成为了当地标准。

■倪光南公开呼吁抵制微软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以一篇文章正式向微软文档格式宣战,呼吁中国政府对微软OOXML标准投下反对票。他说,过去的事实证明,两个标准根本无法共存,只能给国内软件产业带来巨大伤害。微软本可以与世界上其他企业一起,在ODF、UOF基础上共同发展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但微软现在却非要将自己一家的OOXML作为新的国际标准,而如果达到了这个目的,它就可能挟老文档格式事实标准的优势,以OOXML一统XML文档格式的天下。

另外,倪光南鲜明地指出,假如在今天,中国人全部都改用国产Office,那么不但天塌不下来,而且工作也照样能做,也许人们需要几天时间去调整使用习惯,但国产Office已能替代微软Office是客观事实,众多国产Office的用户都可以作证。看来,国产Office可以成为大规模推广国产软件的突破口。

中国否决OOXML可能会不利于微软Office2007在中国的推广,但这样做反倒可以加速国产Office、国产Linux等等国产软件的推广,这对中国的信息化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反而有利于改进信息安全。如果说在2001年时,中国还不可以对微软说“不”,那么到了今天,中国已经可以对微软说“不”了。

■共创联盟建网站呼吁抵制

日前,国内开源软件企业联盟共创联盟设立网站,呼吁国内软件企业及业界人士签名,以抵制微软文档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据悉,共创联盟设立的网站名为“OOXML调查”,于网站上共创联盟公开表示,“我们诚挚地呼吁国内开源界,要坚决抵制微软的做法,坚定地投出你的反对票!以支持我国代表在国际标准组织中抵制私有技术成为国际标准。据悉,国际标准组织有30个基本成员,如果30个基本成员中有11票反对,就可否决。”共创联盟全称为“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共创软件分会”,创办于2000年2月,目前包含有北大青鸟、用友软件、浪潮电子、中科红旗、中软、红旗中文2000等40多家软件企业。 

截至昨天20:00,投票显示有1623人参与了投票,其中94.64%的人反对微软文档成为国际标准。而昨天记者致电微软中国公司有关人士,该人士透露,微软对此不发表评论。

另外一篇的内容实际上差不多。

微软为其文档格式申请国际标准涉嫌垄断 

[辛苑薇] 来源:京华时报 2007-07-23 21:43 

【字体:大 中 小】 【论坛】 【博客】

微软为其文档标准申请国际标准的举动正遇到我国开源(开放源代码)界的坚决抵制。昨天,非营利软件技术联盟——共创软件联盟正式开通反对微软文档格式的投票系统,呼吁国内开源界抵制微软的行为。

据悉,微软目前正在世界范围内争取选票,希望在9月初截止的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投票中,使自身的Office Open XML(OOXML)文档标准成为国际标准。而目前,文档格式已有ODF国际标准,且微软文档标准只能在Windows操作平台上实现,无法与ODF标准兼容。“微软此举的目的无疑是为自己继续争取垄断地位。如果微软申请成功,将严重危害国产软件厂商,所以我们开通投票平台,希望有更多业界人士投票反对微软的垄断行为,支持国产软件的发展。”共创软件联盟一杨姓副秘书长表示。据了解,共创软件联盟开通的投票平台主要面向国内关心国产软件发展的企业和个人,同时也欢迎国际友人进行投票。

事实上,除了共创软件联盟之外,国内众多企业和专家也对微软此举提出了强烈抗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专门撰文表示:如果说几年前广大网民还对国产Office的技术成熟性存在担心、不敢对微软“说不”的话,那么现在完全不必再有这种担忧,国产Office已能替代微软Office。此外,由于ODF国际标准与我国的国家标准UOF很相似,两者易于互相转换,所以目前ODF和UOF的主导方正在酝酿将二者融合,继续发展国际标准,这将给国产Office带来一个很大的发展机会,有利于打破微软的垄断。

截至记者昨天发稿前,微软(中国)公司尚未就此事发表看法。

看到后,我随即问向我提供线索者对此事的态度。他回复道。

日 期 2007-7-24 12:28

来 源 "tongwenli2005"

标 题 Re:回复:Re:回复:Re:回复:Re:潘?的稿子

收 信

既然是利益相关者,为什么没政府部门站出来表态.

他也提及,应该注意到金山方面对此的说法。可上述两篇稿子里对此都没有涉及。我自己在网上搜索,也没有看到金山方面对此事的直接表态,只不过看到了如下的内容。

微软跑步推进文档标准 遭国产软件业集体反对

--------------------------------------------------------------------------------

作者: 腾讯科技 

CNETNews.com.cn

2007-07-16 15:10:22

关键词: 国产软件 微软 文档标准

一场在中国,乃至全球软件产业史上席卷范围最大、席卷最激烈的争议正在越卷越大。

目前,微软正在谋求更多的业界支持,以希望顺利通过国际标准组织ISO的投票,使其一项文档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按照进展,这次投票将于9月2日结束。

随着时间日近,业界反对微软的声音也越来越激烈。部分软件厂商与专家集体大声呼吁抵制微软这一标准,并呼吁中国政府在国际组织中投下反对票。“对国产软件来说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事件。”他们这样说。

微软跑步推进文档标准

微软目前几乎在以跑步的状态推进这份标准的发展,并希望获得更多业界的支持。

微软提交的标准名为Office Open XML(简称为OOXML)。这已经是第二份在统一领域的国际标准,今年五月,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确认了OpenDocumen文档格式(简称为ODF)为国际标准。4月,中国也将自己历时5年开发的《中文办公软件文档规范》(简称为UOF)确立为国家标准。

来自永中的消息说,此前几乎从未正面接触过永中的微软,突然降低身段与永中展开谈判,希望后者能公开表态支持微软的OOXML标准。

无锡永中总经理章雷介绍,“微软非常热心这件事,他们是来谈判的人是很专业和很职业的人。但是之前从没有找过永中谈合作。他们希望尽快永中表态。”作为回报,微软提出会在技术上有所支持。只是永中尚未所动。

此时业内纷传,国内办公软件重要厂商,金山WPS研发的灵魂人物沈家正已公开表态支持微软这一标准。

据业内人士的消息说,目前有500多家软件企业声明表示支持微软这一标准。在微软搭建的寻求业界支持签名的www.openxmlcommunity.org网站上,已经有全球众多软件大腕公开表态。

其中,美国Arr-Tek解决方案公司董事长Patrick Arrington在其中声明说,OOXML标志着一个重大进步,这个文件标准为技术用户、技术产业、消费者、商务和政府在全球拓展方面提供有益的帮助。

中国软件联盟秘书长邹卞也表示了支持。他在openxmlcommunity网站上说,支持代码可读性OOXML成为国际标准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这将为政府机构和普通用户创造,存储自己的电子文件提供多重选择.本地的软件企业的也可以在此标准上开发应用,这将有利于软件产业的发展。

部分软件厂商激烈反对微软

由于文档标准是信息领域最基础的标准之一,微软的这些努力也在业界引起了激烈争论,并由此引发了国产软件企业的激烈反抗。某些迹象表明,这次对抗的激烈程度,将远远超过了2004年的政府采购事件。在那年,国产软件厂商与微软冲突严重。

红旗2000总经理胡才勇说:“微软的文档标准一旦通过并实施,对国产软件,办公软件、操作系统、甚至国产CPU产业都会很大影响。”

“Linux软件可能就几乎全军覆没,国产OFFICE厂商也基本不可能实现微软标准中的那些功能。国产CPU现在还意识不到,但可能到某一天突然就打不开基于微软OOXML标准的一些文件,将严重制约基础平台的发展。”

上海中标软总经理韩乃平也明确反对微软,他说,“微软OOXML标准含有大量私有技术,只能在微软平台上实现,他不是一个开放的标准。一旦通过成为国际标准,将对中国软件产业造成巨大阻碍。”

韩乃平指出,表态支持微软的企业或个人中,很多可能并不了解这一标准的本质。与此态度一致的还有共创开源总经理朝冬等人。

北大软件学院院长陈钟并不反对微软文档标准,但还在研究这一标准中的他认为,国际标准在同一领域上出现多个标准是件可笑的事情。“多个标准等于没有标准,不利于国际标准化的初衷”。

同样的争议也在海外激烈地展开着。今年5月,IBM技术与知识产权发言人Fishkind就公开表示,微软的OOXML在欧洲遭遇巨大困境。另一大网络巨头,GOOGLE公司也加入到ODF阵营中来。

作为针锋相对,微软的反对者们也建立了一个征集反对者签名的网站www.noooxml.org。网站的拥有者甚至号召大家将网站复制建设成各自语言的站点,以让更多人加入到反对的行列中来。

院士公开呼吁抵制微软

“这个标准通过与否,将决定着微软能否继续垄断全球办公软件市场,这将严重动摇他的生存基础。”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这样解释着这场大争论的背后原因,“我们应该抵制私有技术成为公共标准”。

此间,倪光南院士也公开撰文,呼吁中国政府对微软OOXML标准投下反对票。他说,过去的事实证明,两个标准根本无法共存,只能给国内软件产业带来巨大伤害。

不能共存的是微软OOXML标准,与已经被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确认的ODF文档格式标准。而中国标准UOF则可以与ODF标准实现融合,并有望能加入这一标准行列。后两大标准都是基于开源的基础上,而开源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微软竞争激烈。

倪院士在文中称微软标准至少存在四大缺陷,并不适合成为国际标准。这些说法与国际上其他专家的反对意见一致,甚至我们可在部分英文档案上可见:

“OOXML只支持Windows一个平台,并不支持Linux;包含大量微软私有标准和技术,排除现有国际技术标准和技术;只有微软Office 2007单个产品能实现其全部功能,其他产品最多只能兼容部分;对中文和其他语言支持不够,不适合中国应用的需求;”

倪光南院士甚至认为,微软标准中隐含巨大的知识产权危机,微软可能凭借标准中包含的并不公开的私有技术,起诉和他有竞争关系的软件公司,包括中国OFFICE软件、Linux厂商。他指出,此前微软就有过多次威胁Liunx厂商的先例。

但目前,政府的相关部门尚没有明确态度传出。

微软标准投票揭晓的前一天,也正是国家文档标准正式实施的第一天。(文/徐志斌)

我们有看到了一场血肉横飞的殊死拼杀。这当中,微软的所作所为再一次将其推到了是非鲜明的敏感位置上。

而微软能够放下身段找到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中国软件制造商,要求对微软标准的国际化采取支持态度,也就表现出微软对中国软件业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

其中,就包括金山。(可即使如此,我也还是没看到金山方面的具体说辞。)至于微软与金山私下达成了什么样的默契和交易,只能凭借想象去揣度了。

实际上,微软文档格式要向全世界推行,这从单纯的商业角度看无可厚非。作为一个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其永远不变的首要目标。换了其他什么商家,也会如此。借助国际标准来实现和保障自身的利益,也是合理合法的。

但问题是,无论在美国,还是在欧洲,微软都由于其垄断地位和垄断性质的市场行为,招致了司法调查。这就是说,从公共利益角度看,单个企业的追逐利益最大化的行动,如果会对消费者利益构成侵害,那么就应该有公权力介入,调查并制止这种由于垄断而致使消费者在相关产品选择权方面的缩减乃至消失的市场勾当。

到现在,中国正在快速融入国际大家庭当中(当然,这种融入逐渐被国际上所诟病抵制也是理所当然的),国际上对于中国人在参与标准设立等游戏规则制定话语权上的争夺也有过警告。去年7月17日出版《每日工业快讯》就援引了英国《金融时报》:中国自主研发技术标准谨防陷入“技术陷阱”。技术标准也许晦涩难懂,但对其的控制,可以决定工业帝国的兴衰。只要问问微软、或者索尼和东芝就清楚了,这些企业正为设立下一代DVD技术标准而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在这方面,中国有一系列大胆的计划,范围覆盖从3G技术、光盘,一直到纳米技术以及生物工程的各个领域。为了实现其雄心,中国政府对研究及示范项目投入了大量资金,以推动“本土创新”。但美国智囊机构全美亚洲研究所(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近日在一份报告中提到中国落入了技术陷阱,报告认为,尽管中国表明了决心,但不清楚这种“自力更生”的工业政策能否奏效。上世纪80年代,欧洲在信息技术研究项目“欧洲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战略计划”(Esprit)的背后也有着类似的思维。但尽管投入了大量的政府补助,却没产生多少有价值的创新。中国的做法还必须解决一个根本的战略难题:除非其它国家采用中国的标准,否则中国所追求的“技术民族主义”,可能无法带来全球技术领先地位,而只会导致孤立。此外,如何在市场需求与中央制定的战略重点之间达到平衡以及随着参与制订标准的方面越来越多,如何对其进行管理,仍是目前面临的挑战,中国似乎仍未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连贯答案。正如全美亚洲研究所报告所发现的,中国政府在技术标准方面的行为模式缺乏一致性。更不明朗的是,中国积极推行本土标准,这是否是一种最佳途径,来实现从一个基础制造业经济体发展为先进工业强国的雄心。尽管中国科技正在迅速发展,但该国在把创意转化为商业上成功的创新方面,迄今一直令人失望。目前仍然存在许多结构障碍:“象牙塔式”的工程技术教育方式;大学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薄弱;学术腐败;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国有企业在大型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以及风险资本匮乏。除非能够消除这些障碍,否则中国希望在技术标准方面有所作为的决心,可能只会分散精力,甚至走进一条死胡同。

众所周知,在类似微软文档格式之类的的办公软件以及其他领域当中,都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替代成本。当新产品推出并且可以取代其他商家的固有产品时,对于这个替代成本的估算是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这也是为什么微软对于中国大陆盗版无处不在的状况采取默许态度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如果微软一旦针对中国使用微软盗版软件进行大规模清理的话,那么由于用户使用习惯等因素的制约,使得更换其他软件几乎成为不可能,于是,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微软对中国人手起刀落,我们却不得不坐以待毙,毫无反抗的能力。换言之,微软现在就掌握着随时可以谋杀整个中国的法宝,达摩克利斯之剑早就高悬在我们每个使用电脑的中国人头上,问题只不过是什么时候千钧一发罢了。

而且,包括信产部和科技部那些贪官污吏们,从微软拿了多少好处,也是可想而知的。他们对于微软要将其标准作为国际强制性标准的行动无动于衷,这也是可以预期的。如果看看那些官员的家人有多少已经取得了美国身份,就可以知道中国所谓的民族利益是不是到了国歌里面说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

实际上,类似金山那样的机构表态支持微软,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华民族是个盛产奸细的民族,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境内拥有数以千万计的正规武装力量帮助日军屠戮自己的同胞,就足以说明我们这个实用理性主使的民族的基本属性。

到现在,各地招商引资里对外国人唯唯诺诺,对自己的企业却耀武扬威,各种政策上给于外资的超国民待遇,成为举世无双的卖国求荣行径,被国际上讥笑为用自己穷人的钱补贴西方的富人(不管是来自西方腰缠万贯的投资者,还是享受廉价中国产品的洋鬼子);目前中国在类似朝鲜核问题、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中东巴以冲突等方面都插一杠子,但国内的贫富差距却越来越扩大,委府进行着口惠而实不至的自欺欺人,这种强外交弱内政的内外有别的执政方针,也逐渐被中国社会所难以容忍和议论纷纷。

从这样的层面上看,微软文档根式标准是否被国际化,对于中国社会的基本走势并无大碍。就如同对于一个行将就木的人来说,睡在席梦思上还是睡在硬板上只不过是回光返照期间的主观感受而已,于事无补。

当然,这并不是说微软的嘴脸就是可歌可泣的。方兴东跳着脚地嚷嚷“起来,挑战微软霸权”差不多10年过去了,微软的霸权是提升了还是降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意志能力是提升了还是降低了?

微软追求的是在全世界唯此唯大的独家垄断的地位,以微软帝国形成未来人类至高无上的绝对控制权,把握住信息社会的全部游戏规则制定权力。如此,我们当然可以看到,微软正在干着可谓十恶不赦的举措,目的是让全人类沦为微软的奴隶和取益提款机。从维护消费者权益角度看,微软正在对全人类进行着地动山摇的盗版活动,盗取全世界消费者的选择权,盗取全人类的公平竞争的基本伦理底线。如此,对微软采取真刀真枪的反盗版活动也就成为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

当然,指望中国民间的仁人志士来做这种事,那真有螳臂当车的意味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