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劲松:对秋石客对无产阶级专政质疑的质疑
对秋石客对无产阶级专政质疑的质疑
叶劲松
2007年7月12日,秋石客在威虎网上贴出《秋石客论世界九大政治思潮》的文章。在文章“第一大政治思潮,是左派内的中间思潮,既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潮”部分,秋石客写道,“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我个人认为,无产阶级专政表述的内核表述不太合理,有待完善。为什么这么说?据马克思的逻辑,我们讲,比如说奴隶社会怎么产生的,是奴隶制生产方式产生的,奴隶制生产关系产生了奴隶主和奴隶。奴隶对推翻奴隶社会是有主导作用,可是你见过奴隶专政吗?没有。他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就是封建生产关系。封建生产关系有新的一对阶级,就是地主和农民,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就没有奴隶阶级专政。到封建社会也是一样的,封建社会解体的时候,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产生了一个双胞胎,就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当封建社会的关系被摧毁了,地主和农民都没了,农民虽然在推翻封建主义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没有农民专政,有的是资产阶级专政。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被击毁以后,我个人看法,资本家被消灭了,工人也没有了,哪里来的无产阶级专政?到社会主义时期你说你当工人,但这个工人和雇佣工人是两回事,你给国有企业上班,你不是雇佣工人,所这个无产阶级专政概念不严格。毛泽东年龄大的时候提出了群众专政,我比较欣赏,比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概念准确。”
秋石客实际上是说,因为不会有被剥削阶级的专政,所以不会有作为被剥削阶级的无产阶级的无产阶级专政。秋石客的文章给出了不会有无产阶级专政的“论据”。他以历史上“你见过奴隶专政吗?”“没有农民专政”为“论据”,来支持后来也不应有被剥削阶级的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论点。
在奴隶社会末期、封建社会末期,奴隶主、封建地主的剥削加重,奴隶、农民不忍残酷的剥削,不断发动奴隶或农民起义,这些起义分别给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以严重打击,分别使奴隶主统治、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严重削弱,促使了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但是,奴隶、农民都不是各自所在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承担者,所以奴隶未能完成消灭奴隶社会的任务(而农民也未能完成消灭封建社会的任务)。代表着取代奴隶制度的新制度的封建地主阶级,利用奴隶起义对奴隶主统治的打击,推翻了奴隶主统治,建立了自己的统治。而封建社会末期,代表着取代封建制度的新制度的资产阶级,也利用农民起义对封建地主统治的打击,推翻了封建地主统治,建立了自己的资产阶级统治。即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更替,都是新兴的剥削阶级推翻旧的、没落剥削阶级。
因此可以看出,历史上之所以没有奴隶专政,“没有农民专政”,是因为奴隶、农民都不是各自所在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承担者,是因为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才分别是替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新生产方式的承担者。历史上之所以没有奴隶专政,“没有农民专政”,也是因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都是不同私有制间的更替,都是一种剥削制度更替另一种剥削制度,都是新的剥削阶级统治,替换了旧的剥削阶级统治。在这种社会更替中,自然不会有被剥削阶级的统治,自然不会有被剥削阶级的专政。
而秋石客的文章虽罗列了历史上没有奴隶专政,“没有农民专政”的现象,却未能揭示、分析隐藏在历史上没有奴隶专政,“没有农民专政”的表面现象后的、说明这些表面现象的社会状况。秋石客的文章更未能揭示、分析将决定无产阶级专政是否应该出现的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
正因为秋石客的文章未能揭示、分析历史上没有奴隶专政,“没有农民专政”的社会状况,更未揭示、分析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历史时期的特有社会状况,使他看不到曾经的被剥削阶级的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必然性、正确性。他认识无产阶级专政的认识方法特点,是用流于历史上没有奴隶专政,“没有农民专政”的这种表面现象的认识,以及从这种表面现象延伸下去的逻辑推理,来代替对产生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的揭示和分析。或者说,秋石客的文章不是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客观社会状况出发,而是力图在以前历史上没有奴隶专政,“没有农民专政”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来决定以后历史时期的无产阶级专政能否存在的问题。他的这种认识方法是根本错误的,是主观主义的。
与历史上奴隶、农民都不是各自所在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承担者不同, “无产阶级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现代化机器大生产的劳动方式使工人阶级队伍高度集中,从而培养了团结协作、严守纪律的作风,并且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工人阶级本身的根本利益与现代化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相一致,这就是彻底抛弃越来越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私有制生产关系,代之以公有制的生产关系”等等无产阶级的优点,决定了无产阶级是新的生产方式的承担者。而苏联、中国、东欧等国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及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存在期间经济发展快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也完全证明了工人阶级是新的生产方式的承担者。
与历史上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它们都是不同私有制间的更替,都是新兴的剥削阶级推翻旧的、没落剥削阶级统治,从而使新的剥削制度更替旧的剥削制度)不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是不同私有制间的转换,而是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会是新兴的剥削阶级推翻旧的、没落剥削阶级统治,即不是新的剥削阶级统治取代旧的剥削阶级统治。不要寄希望新的、另一剥削阶级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只有依靠被剥削阶级——无产阶级带领农民等劳动者进行的阶级斗争,才会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而苏联、中国、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产生的历史,也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秋石客的文章说,“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被击毁以后,我个人看法,资本家被消灭了,工人也没有了,哪里来的无产阶级专政?”其实,“资本家被消灭了”,怎么会“工人也没有了”?工人阶级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将一直发展下去,工人阶级也将一直存在。没有工人阶级,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也将不复存在。秋石客为坚持自己没有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在这儿已经有点无视最明显的事实了。
当然,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后,生产资料属全民或集体所有,工人阶级也拥有生产资料,这时工人阶级再也不是无产了(即不再是不拥有生产资料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工人阶级不再是无产阶级了,但工人阶级还是存在的。
由于无产阶级主要是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工人阶级不拥有生产资料,在资本主义下,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是一个阶级,是一回事。所以,革命导师既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也曾提出工人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工人阶级专政都是一回事。1850年,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工人阶级专政”的口号。1852年3月5日,在致魏德迈的信中进一步肯定了“无产阶级专政”这一结论。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工人阶级拥有生产资料后仍称无产阶级专政,是延续以前的一贯提法,并表明这一阶级的历史特点(在资本主义时代备受剥削压迫,使用生产资料生产物质财富却不拥有生产资料的历史特点)。因此,无产阶级专政本质上就是工人阶级专政。所以,秋石客关于“资本家被消灭了,工人也没有了,哪里来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说法,是根本不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