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大国是怎样用知识产权“征服”中国企业的
文章分析西方国家通过知识产权制度对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封锁和经济控制,如DVD专利风波与RFDI标签标准,揭示其如何利用知识产权体系影响中国产业升级与经济安全,强调构建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的重要性。
西方大国是怎样用知识产权“征服”中国企业的
贺利云
全球化将世界各国强行卷入了同一个轨道运行,知识产权与贸易直接相联是一种新帝国主义的表现,在不合理的国际知识产权体系下,发达国家与中国的知识产权贸易严重失衡。挤压我们的生存空间,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安全,我们必须建设好自己的知识产权体系。
中外知识产权贸易严重失衡
目前发展中国家所占国际贸易的份额仍只有20%,而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力量还将进一步扩大。到2005年,美、日、欧在世界商品贸易中所占的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美国、德国、法国,通过药品专利、集成电路设计等技术许可费每年高达 20 0亿美元。全球这块蛋糕的分配绝对的不平均,大块蛋糕分给少数发达国家;其他国家只得到蛋糕屑。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是财富的集中流向地,到2000年底,全世界跨国公司总数已达6.3万家,它们在国外共拥有约70万家分公司。这些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总额占全球总产值的25%,控制了国际贸易的70%,国际直接投资的92%。
再从一个个案来看中国自身的情况:一是“DVD知识产权风波”,这被称为中国DVD行业的“专利之痛”。从1985年开始起步发展到2001年,我国已经成为 DVD生产大国,占全世界产量的50%,同时也造就了金正、新科等业内DVD知名品牌。但2001年3月6 C联盟(六家外国著名厂商利用专利达成的联盟)要求中国的DVD生产企业必须向他们缴纳交纳每台20美元专利技术转让费,否则将提起诉讼。这次事件涉及我国所有的100多家DVD生产企业。而最后的结果是中国出口的每台DVD,其专利费用都高出了出口价格。最终中国的DVD厂家均沦为了外国品牌的加工厂,基本上宣告了中国DVD产业的衰败。
西方以技术标准制约中国企业的发展,2005年,沃尔玛通知要求于 2005年1月1日后商品全面使用RFDI标签(即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标签)。据估计,沃尔玛有70%的货品都是由中国厂商生产。除了沃尔玛之外;其它一些西方的采购商也希望中国厂商能够尽早采用RFDI技术,采用RFDI技术能使他们到2010年创收达70亿美元。在中国,未来三到五年,每年至少需要3 0亿个以上RFDI标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谁掌握了RFDI谁就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EPC管理委员会、ISO/IEC(国际标准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等世界五大标准化组织以各种政治、外交压力强迫中国,要求采纳他们电子标签,用他们的芯片,实现从编码到通信协议再到中央数据库一系列核心强制标准。
西方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采用双标准对待进口与出口知识产权贸易
在有关知识产权贸易方面实行双重标准,对中国及发展中国家要求贸易自由化,降低关税,而自己国家却维持着高关税,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以贸易自由化要求中国,不断提高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标准。主要是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国际公约,二是通过双边条约。三是采取单边国内立法来推行其知识产权保护标准。
发达国家通过国际条约和协议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标准化。首先,知识产权保护高标准化。公约规定了各国最低保护标准原则,而这种“最低标准”其实质为发达国家的标准,它在很多方面超越了中国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其次,发达国家在国内保护方面,则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他们掌握了规则制定的主动权,制定有利于保护他们的最低标准,并尽量利用各种贸易救济机制为自己服务。以美国为例,2002年,美国对钢铁产品正在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约179项,在所有贸易保护措施中所占比重为58%。同时在保护方面采纳对自己有利的保护标准,就以计算机软件来说,美国制定的千年版权法对其它国家施行高标准的保护,而对自己国家则低标准保护。
——发达国家不断扩张对知识保护的范围
1、将知识产权扩张到商业方法、加工方法、技术标准、问题专利、垃圾专利等,并大量向中国输出。如今从事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的企业经营者感觉到处处都是地雷,国外将一些根本不符合新颖性、创造性的商业方法申请了专利,一旦发现有中国经营者使用就要求他们交纳专利使用费,美国USPT 0在由计算机实现的网络商业方法专利申请已经由 1995年的170件上升到2000年的7800件。国外的公司将金融服务的商业方法和食品的加工方法专利化,使中国企业和农民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了陷阱。没有反抗、没有意识无端地付费。
2、向网络空间扩张。将数字复制、网络传播权、新的版权客体(如软件、数据库、多媒体)、技术措施、权利管理信息、链接等都进行保护,对传统合理使用范围予以限制,对数字图书馆给予著作权保护。发达国家想赶在发展中国家之前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控制在手,从而开始新一轮的技术剥削。
3、向公共领域、传统文化领域扩张。涉及公共健康的医药产品上,医药专利制度使得基本药品价格超出了没有健康保险的穷人承受的限度。对传统知识的掠夺中医药行业最为严重,西方国家利用现代科技,将中国流落民间的秘方、古方进行二次开发和创新,开发出“洋中医药”,然后以专利的方式以很高的价格卖给我国。如日本的中成药“救心丸”。其年销售额已经超过1 亿美元。
影响:威胁中国经济安全
1、阻碍了产业升级,拉大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限制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和有效参与竞争能力。高标准的技术垄断使中国技术输入成本很高,且发达国家输入中国的技术很多并不是核心技术,拥有专利的企业往往利用我国所授予的专利权去阻止或限制专利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制造和销售,从而限制中国企业模仿和利用新技术的范围和程度。从经济模式上,我国企业仍不能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仍是通过出卖低价初级劳动力和原材料及粗加工产品奠定国民经济基础,虽然在短期得到一些收益,从长期上讲,却剥夺了我国未来发展的潜力。
2、跨国公司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前所未有的增加,跨国企业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实行技术垄断,形成利益集团,控制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机构,剥削我国的劳动力,并通过贷款和债务,干预和控制我国的经济命脉。跨国企业通过专利技术转让、商业秘密许可、技术标准、版权控制上游企业,再通过商标许可、特许经营控制下游产业,从而一定程度上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
中国知识产权的出路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更多偏向于发达国家一方。全球化其实质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范围的扩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依附论发展为中心—外围理论,其实质都是实行强权、霸权统治,只不过由资本主义变成了新帝国主义。“新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垄断,是资本、生产和流通在全球范围内的高度垄断。这种垄断是通过跨国公司和国家主导的国际组织对国际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操纵和控制而实现的。”
中国在发达国家的高标准保护下如何发展自己呢?依博弈论来说,如果我们退出知识产权体系,不自主创新,专门盗版,和西方国家对着干,就会造成经济学上的“囚徒困境”,双方都以自益为原则,只会造成恶性竞争,最后军备扩张,世界秩序一片混乱。为解决国家利益与全球化的矛盾,我们必须做两方面的事情,一是尽量完善国内的知识体系,使知识产权保护变成全社会的运动。努力完善国内知识产权体系,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发展民族产业。另一方面,必须倡导国际社会一起努力改变TRIPS。协议的不合理规定,帮助树立一种健康的全球意识,改单边的强权、霸权统治为多边、合作的全球治理。
(《环球视野》刊摘,原标题为:国际知识产权体系中的西方VS中国)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