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阳:前前后后算算帐
前前后后算算帐
黎 阳
2007.5.8.
跟“主流精英”打交道,需要的一不是多高深的学问,二不是多过人的聪明,而是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起码常识:头脑清醒,有点记性,大帐清楚。说白了,不比平时跟街头小贩打交道有什么本质区别。
“主流精英”在《物权法》通过之前是怎么说的?“《物权法》可以制止暴力拆迁”、“富人的豪宅和穷人的打狗棍同样保护”、“穷人的房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有恒产者有恒心”……《物权法》起草组组长、“法律精英”江平更是信誓旦旦:“法律必须明确区分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只有公共利益需要时才能实行征收,商业利益需要时不应实行征收”……《物权法》简直成了扭转乾坤的宝贝蛋,务必不惜一切“确保通过”。那时“主流精英”们可曾说过《物权法》半个“不”字,有过半分保留?然而《物权法》一旦通过,“主流精英”的腔调嘴脸立刻翻变了:“《物权法》不是万能法”、“《物权法》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同一个“法律精英”江平现在又是怎么说的?“公共利益需要还是商业利益需要,很难以非常条文化的形式区分”、“不能把社会公共利益需要解释得那么狭窄”、“市场经济条件下,哪个属于商业,哪个不属于商业,非常难以区分。现在对社会公共利益需要,一般是采取了比较宽泛的解释”、“(重庆“钉子户”)她说不是公共利益就不是公共利益了?”结论:“商业性拆迁”属于“公共利益”,为了“公共利益”,可以强制拆迁,《物权法》不保护“钉子户”,坚决主张强制拆迁重庆“钉子户”——《物权法》没通过之前无保留地大肆鼓吹许愿,《物权法》一通过立刻翻脸不认帐——这跟事先什么都“好商量”、事后什么都不认帐的奸商骗子有什么两样?
当初“主流精英”鼓吹“改革”“市场经济”时是怎么许的愿?“先富带后富”、“共同奔小康”……一句话,致富人人有份,“一个都不能少”,打的包票是“100%致富”。然而一旦动了真格的,“主流精英”立刻改口了:“为了达到改革的目标,必须牺牲一代人,这一代人就是3000万老工人。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厉以宁)。原先“百分之百致富”的支票现在一下子来了个大折扣,扣掉了“3000万老工人、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超过中国人口总数的一大半。这就是说,“主流精英”公开宣布,他们的“市场经济”解决不了50%以上中国人的生存问题。而他们的“市场经济”解决不了的问题还不许别人解决:“中国不应该建成福利社会,否则人们便没有危机感,不好好工作。我建议取消所谓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等福利,目的是保持大家的工作热情和能力”(厉以宁)。就这样“主流精英”们居然还有脸继续花言巧语:这些人年龄大、文化低、素质差,适应不了现代化市场经济的竞争,所以成了“弱势群体”……云云,意思是牺牲掉这些人,其他人就有希望了。结果呢?现在厉以宁又来邪的了:“廉租房,是政府必须承担的一种责任。刚毕业的学生和进城务工的工人都需要廉租房。政府和单位可以实行租金补贴方式让廉租房真正照顾中低收入者,融资渠道方面,如果政府财力有限,也可以考虑发彩票。”——这回“主流精英”不再用“年龄大”、“文化低”、“素质低”、“竞争能力低”之类当借口了,也不再说这一切都是“改革过程”中的“暂时”问题了,而是干干脆脆公开承认,他们的“市场经济”解决不了新一代的大学生,新一代的工人,新一代的“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过去解决不了,现在解决不了,将来仍然解决不了(连许空愿的“雅兴”都没了)。不过这次“主流经济学家”总算“皇恩浩荡”,不再坚持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不准别人去解决了,而是爽爽快快把一切责任一股脑全推给了国家:“廉租房,是政府必须承担的一种责任”。
当初“主流精英”提出搞“市场经济”许的愿是“先富带后富”、“全民奔小康”,“百分之百致富”。等真动起来,“主流精英”就宣布他们的“市场经济”解决不了占人口一多半的“3000万老工人、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的生存问题。到现在,“主流精英”又宣布他们的“市场经济”解决不了新一代的大学生,新一代的工人,新一代的“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这就该算算大帐了:“主流精英”的“市场经济”既解决不了上一代普通老百姓的生存问题,又解决不了新一代普通老百姓的住房问题,那么,他们的“市场经济”倒底能解决什么问题?七扣八扣算总帐,合着只能解决权贵、资本家、高薪收入的“精英”这“铁三角”里极少数人的发横财问题。
“主流精英”们自己也承认,房地产投机导致“市场化”的价格早已超过单纯靠工资收入的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承担能力。普通老百姓靠工资收入无论如何既买不起也租不起“市场化”的住房。但是他们承认归承认,仍然坚决反对政府抑制房价飞涨的任何措施,坚持房地产“市场化”化到底。那么靠工资吃饭的普通“中低收入者”买不起“市场化”住房怎么办?“主流精英”给出的解决办法:靠政府——“廉租房,是政府必须承担的一种责任”。
这又该算算大帐了:以前城市居民不都是住政府提供的“廉租屋”吗?“主流精英”不是说那叫“铁饭碗”、“大锅饭”、“违反市场经济规律”,所以要“改革”,要“市场化”吗?可是怎么改来改去改了近三十年,到头来绝大多数靠工资吃饭的普通老百姓还是得靠政府提供“廉租屋”?而且这还是口口声声“市场经济”的“主流精英”给出的答案!(这难道就不算“铁饭碗”、“大锅饭”、“违反市场经济规律”了?)——换句话说,“主流精英”的“市场经济”只能让权贵、资本家、高薪收入的“精英”这“铁三角”的少数人买得起住房,靠工资吃饭的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住房问题过去要靠政府提供“廉租屋”,今后还得要靠政府提供“廉租屋”——“主流精英”“改革”了半天,“市场化”了半天,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却是过去怎么着今后还得怎么着,还得靠政府的“廉租房”,绕来绕去又回到“铁饭碗”、“大锅饭”、“违反市场经济规律”来了。既然如此,对这些人来说,“主流精英”的“市场化经济改革”改跟没改有什么两样?要说有区别,那就是过去企业的利润上交国家,国家可以用来盖“廉租房”。现在企业私有化了,利润归资本家了,阔佬们有数不尽的高招偷税漏税,贪官们有无穷无尽的借口公款吃喝挥霍,要腐败有钱,要盖“廉租房”没钱——难怪“主流精英”们主张发彩票,靠赌博筹款盖“廉租房”——靠这种杯水车薪来解决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住房问题,前景如何?只能是一个:渺茫。
识破骗子不需要很高深的学问,只需要长点记性,记住这家伙以前是怎么讲的,现在又是怎么讲的。如果连这点记性都不长,那上当受骗就是活该。而要保持这点记性,就需要头脑清醒,心中有数:人与人是平等的,谁也不比谁高一头低一等,“主流精英”也不例外。只有这样才能不被“主流精英”的种种吓人头衔光环绕晕乎,晕乎得丢掉了记性只剩下忘性。有了这点记性再算算大帐,即便是“主流精英”这样的“高智商”型骗子也不难识破。
“主流精英”已经公开承认,他们的“市场经济”解决不了“3000万老工人、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等占人口一多半的老一代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存问题,解决不了新一代大学生、新一代工人、新一代“中低收入者”等工薪阶级的住房问题,解决不了医疗保险问题,解决不了教育问题,解决不了社会风气腐败堕落问题……口口声声“市场经济万能”,一碰到具体问题又不得不承认“市场化”这也不能那也不能。这样前前后后算算大帐,对“主流精英”的“改革”用他们自己对每个单项问题的具体结论加起来描述就够了,还用得着别人去“否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