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柏林:解决“农金”问题需要大手笔
姜柏林:解决“农金”问题需要大手笔
姜柏林
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经中国银监会核准开业后,人们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这个只有10万元左右注册资本的互助社能否发展起来?这应是一个很正常的问题。
这家资金互助社在2006年3月《金融时报》记者调查时,还被某农村信用社主任不屑一顾: “我认为这个合作社管理不行,信息不灵,抓不住市场和机遇。他们的自有资金太少,一户就两三千元,你到那儿一瞅,心里就凉半截。他们缺资金,我们可以支持,但我们也要考虑风险。他们的规模太小,市场销量太小。”(金融时报2006)但我要说的是就是这家互助社将挑战农村信用社,用5年左右时间的发展,我们就会看到由这家互助社点燃的资金互助组织熊熊烈火将在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中胜出――收购重组农村信用社。为什么我与那位信用社主任会有如此不同的看法和认识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说说互助社应如何发展。我们讲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需要三个支柱:一是互助社的法律制度,国家要承认其市场主体地位,这个问题基本解决了,只是有待进一步增加批准数量问题了;二是财政扶持和货币政策支持,说到这一点很多人反对我的观点,说第一家试点财政怎么都能拿出钱来,包括开办基础设施费用和必要的扶持,如果村村都发展互助社,财政哪有那些钱?这就是问题了。那些人不知道国家可以发行10年至40年特别金融债券,比如每年发行2000亿元,每个村支持100万元,一年就可覆盖20万个村,5年就可全部覆盖75万个村,总的资金量是10000亿元。这10000亿元哪里来呢?现在银行流动性过剩100000亿元,向银行机构分5年发行10000亿元特别金融债券是没有问题的,这样就把金融资金转化成财政资金了。每年发行2000亿元特别金融债券还不到1个点存款存准金,问题不复杂,也很好操作,只是需要大手笔来运做:财政这100万元扶持资金下村通过互助社组织,按1:2聚集民间资本那就是200万元,总计是300万元,农村资金互助社有这300万元自有资金,就可向商业银行融资700万元(按企业标准3:7如房地产开发),总量就是1000万元,起到了财政投入1,带动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10的杠杆作用,发挥了引导作用,如300万元按金融杠杆率10倍计算将聚集资金3000万元,是财政资金100万元的30倍,每年2000亿元,最低引资下乡20000亿元,5年就会消化掉城市金融流动性100000亿元过剩问题。这20000亿元会增加工产品税收2000亿元,财政也不会形成负担。有效的金融组织和制度创新农村市场内需就会增加,投资与消费就会增长,拉动城市工产品下乡,城乡福利同步增长。农村有了资金农户联合的经济基础就有了条件,村村联合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农民就会增加就业渠道,就会走向工业和城市,农业才能实现规模经营,这是中国真正道路,这是治国的大智慧;农村有了资金其他的生产要素都会组织起来,人才与技术都会主动下乡,农村巨大的买方市场会发挥出特有的优势;三是需要互助共赢的合作文化支持。互助社是文化的合作社,因此加强自我学习是互助社始终的一项任务,政府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支持。合作文化集中体现在互助社制度、组织和发展机制上来,正如列宁所说:文明的合作社制度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社会主义。
我们这些年没有找到合作社的有效实现形式而对合作社产生怀疑,造成谈合色变,看来是一个极大的笑话。
中国农村除此以农民互助金融为核心的合作化道路外,没有其他路可走,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农村信用社将被农村资金互助社收购与重组。
现在虽然受人们的认识影响,推进政策还很艰难,但现在已真正的朝这个方向移动,到了一定的时候政策调整的速度会超过所有人的想象,合作的发展也会超过我们梦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这种互助制度得到党中央的坚定支持和亿万农民的积极拥护,这就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007-4-6)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