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土地庙”里,还有多少像殷国元这样的“土地爷”?

火烧 2007-04-0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揭露上海土地管理高层殷国元因贪腐被查,涉及巨额资产及操控房价,反映土地庙权力寻租与房地产调控失灵问题。

中国“土地庙”里,还有多少像殷国元这样的“土地爷”?  
 
朱卫华 


   4月4日,新华网转载了《上海证券报》的一篇报道,该报道称,经多方渠道证实,曾主管上海土地工作的上海市房地局原副局长殷国元已经被有关部门调查。有报道说,殷国元被查到来源不明的资产超过人民币一亿元,其中包括三十套房子,每套房子价钱在人民币三百万元。这是继上海市房地局原土地利用管理处处长朱文锦落马后,又一位与土地管理有关的更高级别的上海主管部门高层人士接受调查。记者问及殷国元是否已被“双规”,上海市纪委有关负责人并“未否认”。

  殷国元,人称上海“土地爷”,从1994年到2004年,他主管上海房地产达十年之久!在陈良宇的眼皮底下,他“富”起来了,而且“富”得如此令人瞠目。他不是因为“勤劳”而致富,也不是因为自己“掌握了先进生产力”而发达,而是凭借杀人不见血的权力掠夺而暴发!

  2006年,殷国元在上海召开的学者云集的“全国土地年会”上致辞,媒体记录了他那段充满激情的演讲:“同志们,土地管理事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土地管理的任务任重道远。我们国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土地工作,上海市的领导和房地资源局的领导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土地工作,这正是我们从事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科学研究人员发挥聪明才智的大好时机……”至少,殷国元本人抓住了这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大好时机”。

  十年来,上海房地产业从发轫期到鼎盛期,殷国元始终是这场大戏的首席导演。他以年均一千多万元的增长速度刷新着他个人的“GDP”。如果说他暴敛亿万“家产”不费吹灰之力未免有些委屈他,因为天地可鉴,有一件事他始终做得不遗余力,那就是他充当了上海房价病态上涨的首席吹鼓手。

  例如,2004年,上海房价疯狂上涨到史无前例的“天价”,从而彻底撕去了“市场调节”的遮羞布之后,殷国元却仍然对媒体说:“上海房地产市场纯粹是供给大于需求,因此房价的上涨,并不是因为地价的关系,而是买气太旺。”甚至在2005年宏观调控开始后,殷国元仍然怂恿开发商要“多拿土地”,他在一次土地市场会议上公开叫市:“上海地价仍有上升空间,现在是开发商在上海拿地的好时机。”这那里是政府官员的立场和口气,简直就是一个“坐庄”的奸商在操纵房地产市场!

  当然,这也许就是殷国元在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吧。如果上升一个百分点,他的现价一亿元的30套豪宅就会增值多少呢?记得去年网媒报道,上海房地产业有“结盟”抗衡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者,发誓要让上海房价每月至少上涨3个百分点。是谁在背后为他们的丧心病狂撑腰?当然是那些在房价高涨的暴利中深深插了一腿、同样丧心病狂的殷国元们!

  据相关报道,一位曾在上海房地局工作的人士透露:“因为主管土地审批,所有几乎市局负责的土地出让合同都需要由殷签字,他是朱文锦的顶头上司;很多人认为他也是一个对于土地问题很有研究的学者型官员。”

  殷国元除了有“副局长”的顶戴,还有“上海土地学会”会长的身份,该学会是一个学术组织,它的“头儿”至少应当拥有“学者”的头衔。这样,合起来便是一个比拉登的“基地”组织更恐怖的称谓——学者型官员——上海“有很多人”也是这样给他定位的!拉登的“基地”组织对中国几乎没有什么威胁,而殷国元这种“学者型官员”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威胁却是无法估量的。

  邱晓华也是这样一个“学者型官员”,但他还没有贪够亿万家产时就“锒铛”了,比起殷国元来,他的威胁当然要小得多。而顶级恐怖的“学者型官员”是类似与被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掀了老底儿的那些人,那些“主流经济学家”!他们不仅都是“学者”,而且都有一身虽无行政职能、却也算得上耀眼的官袍。他们当中有的人已被公开曝光的私产已然以亿万元计!现在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学者型官员”委实已经沦为一种非常恐怖的形象。他们糟蹋了这样一个原本尊贵的称谓,他们损毁了一个原本值得尊敬的群体。

  据上海一位从事房地产业的台商说,殷国元2005年退休之后,多是在帮房地产开发商做“穿针引线”的工作,协助处理这些开发商的土地买卖问题,帮助开发商解决难题。

  “奥妙”大概就在这里。本来,作为退休官员,为发挥余热而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穿针引线”也还算是正常现象,但多少年来这种现象已经变得十分阴暗。既然殷国元替人家穿了针、引了线,房地产开发商自然深谙投桃报李之道。在这种“潜规则”中,除非殷国元是淡泊名利的圣人,否则,他绝不甘心在房地产业这个金光灿烂的势利场上提供“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免费服务。

  况且,土地是稀有资源,在上海更是寸土寸金,这种“穿针引线”的活儿不是谁都能胜任的。他既曾是大权在握的上海市前任房地产业行政官员,又是上海房地产业学界炙手可热的“领袖”人物。事实上,这种深不可测的“穿针引线”在上海已非他殷国元一人莫属。当然,这绝不意味着30多套豪宅是单靠他“穿针引线”而圈占的,其中更多的恐怕还是靠他当副局长时那支审批土地的大笔换来的。

  4月5日,据新华网转载的《上海证券报》的最新报道称,在殷国元被调查前后,多位上海土地管理系统的中高层人士相继被调查,其中不乏局处级干部——上海过往几年的土地管理以及其间可能存在的问题正面临一场彻底的清查。大约两个月前,上海房地局直属单位之一——上海建设用地事务中心的一位原副主任也被调查。另有消息称,有级别更高的官员也在接受非隔离式的调查,以及有高级官员可能受到内部处分。但是,目前仍未公布调查结论。

  当今中国房价居高不下的问题,根本就不是像“主流经济学家”忽悠的那样是一个纯“市场经济”问题,而更是一个以官商勾结为最致命病原的恶性政治肿瘤。日前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06年全国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通报显示,去年查处结案9万多件,90%以上土地违法案件与地方政府相关,被处理的相关责任人近3600人。

  看来,不仅是上海,统观全国各大中城市,哪里的房价有问题,哪里的政府就一定脱不了干系;说白了,哪里就一定会有殷国元式的“土地爷”。因此,“治房”必须首先清查各级“土地庙”,把里面贪赃枉法,监守自盗的大鬼小鬼、当值的鬼、退休的鬼、转庙的鬼统统拉到阳光下显形。据说是朱文锦供出了殷国元,但殷国元就是货真价实的“土地爷”吗?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大鬼”级别的料子。殷国元还会供出他身后真正的“爷”级人物吗?

  说到这里,一个疑问陡然而生:殷国元有30套豪宅,要完成这一浩大的贪腐工程,绝非一日之工,很多市民都知晓,却独独“有关方面”蒙在鼓里?竟然还要靠犯人的“检举”去破案,岂不是有点滑稽?在十年间,上海的监督机器都报废了吗?就说这回吧,“殷国元案”已被主流媒体传得天下尽知,而官方却仍然保持缄默,是哪儿还不太“圆满”呢?

  总之,千万不要像陈良宇案那样,言必称“同志”不说,竟然在将其“拿下”之后,还要在今年“两会”给他留下一个“全国人大代表”的“席位”,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也不要像邱晓华案那样,沸沸扬扬折腾半天,竟然只以“重婚罪”论处,至于他的受贿问题,因为没有“为行贿人办事”,于是也就赦他无罪了,这又是唱的哪折子戏?如果老是这样“高高举起反贪剑,轻轻放下夺命锋”,那么,上海的问题是无法根治的,也是无法让老百姓满意的。

  当然,有一个不易解读的积极信息似乎也隐藏在“殷国元案”中:殷国元价值亿万元的30套豪宅并没有因为他已经退休而变成“善意取得”的“神圣”私产,窃夺贪占国财民财者,还是要照样“确保”受到法律“追溯”的——正所谓“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也有网媒称,“殷国元案”是上海新任“掌门”习近平送给上海人民的一份见面礼,倘若是,这将是一份难得的“厚礼”。据记者推算,殷国元应该是在3月23日被有关部门带走的,知情人士称对殷国元的调查性质应该是“双规”。但以惯例从这种“规格”的大案推测,应是在习近平上任之前上海方面就已经有所行动,不过,假如他在任上能够力推一个比较彻底的结局,也就不枉人民对他那份厚望和期待了。(2007年4月5日  星期四)

《上海市房地局原副局长殷国元被隔离调查》一文地址:
http://www.southcn.com/finance/financenews/guoneicaijing/200704040112.htm

《上海土地管理系统遭“彻查风暴” 涉及多名官员》一文地址:
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41548936

《不明资产上亿 上海市房地局原副局长殷国元被隔离调查》一文地址:
http://www.dzhouse.cn/display.asp?id=205642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