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经济、经济学与教育方向
经济、经济学与教育方向
益西彭措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在名义上取得了巨大发展,各个院校,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升格的大学都设立了经济学科。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国际经济学院等等几乎铺天盖地,经济学家、经济专家漫天飞舞。与此同时,许多青年才俊投身到经济学领域,甚至远度重洋,试图西天取经,一展宏图。
然而,考察改革二十年来的经济学发展和中国实际经济的状态,这个经济学的“大发展局面”几乎是完全偏差和错误的。
第一,教育投入和发展的偏差
首先,经济学和实际经济根本上是两回事。
可以断言即使中国的全部大学毕业生都是经济学专业毕业,中国实际经济也没有本质的改变。因为经济学是实际经济的形而上学和观念论。经济学再发达也不能改变现实的经济力量。
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马克思可以写出举世震惊,并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伟大著作《资本论》,但是其个人经济处境没有丝毫改善。
同样道理,中国即是培养出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乃至把全部公民培养成经济学专才,中国的实际经济能力不会因此有什么重大改变。我们依然没有飞机动力、没有芯片、没有汽车发动机等等。
因此,各个大学和我们的教育体系把资源放在扩大经济学上没有任何意义。培养大批的经济学专家与事无补。花力气培养一个经济学专业本科生远不如培养一个技工更有助于中国经济发展。
其二、中国人的秘籍心理
中国武侠小说中常有这样的描述,某剑客为取得武林霸主的地位,千方百计地想获得一本武功秘籍。这种秘籍心理是中国错误发展经济学科的要害所在。
教育体系的领导人,经济学工作者,芊芊学子,都有这种秘籍心理,这种心理驱动力的存在,使中国高等学院经济学科盲目扩建和发展。
但是秘籍心理作为中国的一种心理现象有它特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印度教的瑜珈、佛教的神通、儒家的圣人、道家的长生、武术家的功夫都是以人体能力的开发为对象,是把基本的人体能力开发成超级能力。其秘籍有特定的对象和功能限定。
但经济学科不是什么秘籍,经济学科几乎不涉及任何具体的技术目的,也不涉及任何产品形态。严格地说只是经济现象的一种哲学思考和表达方式,属于哲学范畴。
因此,大力发展经济学是错误的。不会对实际经济有任何影响。
按照秘籍心理的要求,把一个普通农民培养成一个微电子技工才是秘籍。培养一个优秀发动机设计师才是秘籍。
许多专科学校和工程学院盲目地变成综合大学,甚至建立经济学院是个严重错误。
第二、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强国诉求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经创造了灿烂了的文明,四大发明等许多原生性技术都是中国人才有资格发明的技术。历史如此,未来更是如此。
但历史和今天有个重要差别,在家天下的皇帝时代,体力劳动、技术劳动一向不受重视,无论是在太学和书院中几乎没有地位。因此,中国的技术创造发展缓慢,停留于自发和松散的状态。许多技术创造得不到国家力量的有力保护和支持。
当今的时代是共产党领导的共和国时代,能否对人民的技术创造力给予充分的支持和培养是未来中国能否强国的关键所在。
第一、在政治诉求上,今天的新中国不存在障碍:我们的党和我们的军队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是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为了为人类作出贡献。
第二、在经济实力上,我们有完全的可行性:通过五十年的建设,中国基本解决了中国人民的穿衣吃饭问题。吃饱饭和穿暖衣的中国人民要做什么呢?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新技术和新工艺,生产出更加高级的产品来满足人类自身的产品追求和自身的智力追求。
第三、在教育发展上,我们有充分的施展余地:通过五十年的发展,教育体系基本齐备,教育网络遍及全国,科学知识普及于大众。尽管存在着方向不明、形而上学严重的倾向。但教育体系的建立是不容置疑的。适当加以改造就会使全中国焕发出巨大的创造能力。
第三、中国教育政策的调整
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说到底是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能力的进步,从而创造日益丰富和高级的产品。
人类经过漫长的认知观察,对自然物质已经深入到原子和量子水平。上百种自然元素,分子水平、电子水平、光子、量子水平对全人类来说都是平等的。因此,从光子到宇宙星系,世界人类在同一个认知水平上。可以说,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世界各民族没有差别。
但在什么水平上改造自然物质,设计出符合人类理想和需求的产品,则世界各民族的能力有天壤之别。
美国能制造出F-117这样的隐形轰炸机,而中国却无法制造出大型客机。德国的奔驰奔驰出世界,而中国却无法完成一般汽车的制造和设计。
因此,技术能力的培养是中国教育体系的根本任务。
首先,要在一般社会上重视技术劳动,不仅在思想宣传上重视技术人才,更要在福利分配上重视技术人才。技术人才是中国当代乃至未来的“公”、“侯”。是国力繁荣和昌盛的柱石。是人民福利和军队胜利的保证。
其次,整顿综合性大学乃至职业技术学校的结构,彻底削减那些不必要的形而上学科目。建立完备的技术学院和工程学院,目标是培养技师、工程师、设计师、制造师。
只保留必要的一两所文科大学,负责专门的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行政学、秘书学的研究和教学。
改造和重新编写现行中小学教材,删减与儿童适应力不匹配的形而上学,强化数学、音乐、作图、武术教学。全国绝大多数公民是未来的劳动者。
第四、改革攻坚战的主战场
发展经济、强化国力需要伟大的变革,但改革的主战场不是国家体制,也不是政治体制,而是人的培养。
计划经济体制也好还是市场经济体制也好,我们过多地培养了宣传家、口号家。而无论宣传什么口号,只要我们没有技术、没有产品,我们就是一个弱国、一个穷国。
相反,只要有了技术,英国女王是最好的女王,倭国天皇是最好的统治者,俾斯麦是伟大的领导者。因为他们带给国民以繁荣和强大。
当今世界,科学和资源可以共享,但技术不能共享,科学无国界,但技术有国界、有垄断、有专利。
中国有十三亿人口,每十个人产出一个新部件就是一个阿波罗工程。但是人人都高喊革命和改革,那么吃饭都是问题。
中国从极左的文革中走来,虽然停止了高喊革命,但却疯狂地呼喊改革,老毛病并没有改掉。是一个培养宣传员的体制。虽然已经不再为党宣传,但是为西方宣传,为私有化宣传,更加危险。
中国必须改革不合理的学科认知,所谓的“红学”、所谓的“国学”,有本书就是学科的陋习必须根除。
当前,恢复儒学的势头很猛,北大有国学院,人大也有国学院。但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和创造没有一件是进入孔庙的圣人创造的。相反,历史上的巨贪都是饱读儒家经典的所谓圣人,叛国投敌的也大有人在。因此,儒学救不了中国。相反以家族制为核心内容的儒学是当前腐败家族化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