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受益权方面对私有制与公有制重新再认识
对于生产资料,包括两方面的权利,一方面是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另外一方面是对生产资料的受益权。劳动者利用生产资料通过劳动创造出劳动成果,包括对于劳动成果的爱益优先权和受益权,劳动受益优先权就是优先支配劳动成果的权利。以往只是片面的强调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没有强调生产资料的受益权、劳动成果的受益权、受益优先权,忽略受益权而片面的强调所有权,是独立且片面的看问题,现在有必要对私有制与公有制重新再认识:
私有制:指生产资料所有权属于某一个特定劳动者,并因此享有劳动受益优先权,私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对劳动成果的受益优先权, 包括不是自己劳动成果的受益优先权,从而造成一部分人的劳动利己性得不到保障。比如拥有雇佣工人的企业,当商品交易完成后,企业主因为拥有企业的所有权所以享有劳动受益优先权,从而控制向工人发放工资的多少。从人类历史上来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掌握劳动者劳动受益优先权的均是分配者奴隶主、地主、资本家,从而分配者可以剥削劳动者,在这三种社会形态下都存在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从而存在阶级对立,阶级对立的根源是两阶级的劳动受益优先权不相等。私有制的历史局限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能剥夺别人的劳动受益优先权,从而造成一部分人的劳动利己性得不到保障,比如奴录、雇佣劳动者,凭借剥夺别人的劳动受益优先权,可以通过控制劳动受益率控制被剥削者,从而造成被剥削者劳动不是自由的;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所有权属于某一个特定劳动者,从而劳动者在拥有生产资料的机会上是不平等的,从而又有一些人劳动不是自由的,比如奴隶社会的奴隶、资本主义下的失业者。
公有制:指生产资料所有权不属于某一个特定劳动者,但每个劳动者都享有受益权,并且只有创造此劳动生产资料的人享有劳动受益优先权,公有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劳动者都享有对自己劳动成果的劳动受益优先权,从而每个劳动者的劳动利己性得到保障。比如小A用公有西瓜种子种出了西瓜,则这个西瓜是公有物,每个劳动者都没有对此西瓜的所有权,但都享有对西瓜的受益权,并且只有小A享有劳动受益优先权,因为西瓜是他的劳动成果,他比其他任何劳动者在受益权上都优先,无论这个西瓜是放在小B家还是小C家,都是小A在受益权上优先。公有制下每个劳动者都享有劳动受益优先权,从而保护每个劳动者的劳动利己性,即保障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不优先被别人支配从而保证不存在剥削,从而不再存在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劳动者在拥有生产资料上都是平等的,从而人人在劳动上都是自由且利己的,不存在失业者。
|
公有制 |
私有制 |
目的 |
让每个劳动者都享有对自己劳动成果的劳动受益优先权 |
获取对劳动成果的受益优先权,包括不是自己劳动成果的受益优先权 |
结果 |
互不能剥夺对方的劳动成果,不存在剥削阶级,劳动者的劳动利己性得到保障 |
能剥夺别人的劳动成果,存在着剥削阶级,从而造成一部分人的劳动利己性得不到保障,比如奴录、雇佣劳动者 |
生产资料所有权 |
不属于某一个特定劳动者 |
属于某一个特定劳动者 |
生产资料的受益权 |
人人都享有受益权,创造它的人享有劳动受益优先权 |
属于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此所有者并享有受益优先权,只有发生商品交换后交换者才享有受益权,并且也获得到受益优先权 |
获取生产资料的机会 |
人人都享有受益权,从而人与人是平等的 |
属于某一个特定劳动者,人与人是不平等的 |
对劳动的影响 |
劳动是自由的,不存在失业 |
劳动不是自由的,存在失业 |
历史局限性 |
无 |
劳动者劳动利己性得不到保障、 存在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 劳动不是自由的 |
先进性 |
劳动者的劳动利己性得到保障、 不存在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 劳动是自由的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