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长沙市建造巨型毛主席塑像的手笔还远远不够大

火烧 2009-12-28 00:00:00 时代观察 1031
文章对比美国总统山巨型雕像,建议中国应打造更大规模的毛主席塑像,强调技术引进与经济效益,提出超越美国的设想。
请看下图:

这就是美国著名的“总统山”:
“总统山,位于美国南达科他州皮德城郊区。‘总统山’原来是它的俗称,正式名称是‘国立拉什莫峰纪念地’。

4位总统的头像从左至右共分四排,左起第一位是华盛顿,在第一排;第二位是杰斐逊,在第二排,位于华盛顿之后;右起第一位是林肯,在第三排;右起第二位是罗斯福,在第四排。

这里每天来自世界各国的瞻仰者络绎不绝。特别是每年的二月,美国‘华盛顿、林肯节’(亦称总统节,因为华盛顿、林肯分别诞生于二月二十二日和二月十二日),更是人山人海。”

“国立拉什莫峰纪念地”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面雕像群,也是美国七大人造景观之一。它是美国国会于1925年批准拨款兴建,于1927年10月4日开始建造,1941年10月31日正式完工,期间经历了二战而未停工。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两点:
1)这里的“罗斯福”并不是1933年到1945年一直当总统的那位罗斯福总统,而是“狄奥多·罗斯福,这位二十六任总统,因在美国西部战争中战功显著,而获得“圣胡安山英雄”的赞誉”;
2)建造的过程经历了1929——1933年的大萧条而并未停工。

在建造过程中,美国联邦政府不惜成血本,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
“据悉,摩崖石刻人物雕像,竟有90%以上的雕刻任务,是用先进的控制爆破新技术来实现的。据说,当年施工人员用石灰浆放好雕像的轮廓线后,工程技术人员就根据构图的需要,按照面积大小,深浅不同的要求,在一片片工作面上,用风钻以及不同规格的钻头,打上成千上万大小不同、深浅各异的小洞眼,然后填上不同的炸药引爆而“造型”的。据资料显示,单是四位总统的半身像,炸去的花岗岩废石多达100多万吨。粗粗的人物雕像毛坯显现后,几百名雕塑家再乘坐钢索牵引的钢质平台,凌空移动换面,用电铲一点一点加以修饰、磨平。“总统山”是雕刻艺术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携手合作,用血汗浇灌出的一朵奇葩!”

借用某位网友的说法,这简直是太败家了。

而且,这些雕像是非常高大雄伟的:“他们的人面雕像从下颏到头顶,高达20米,光是一个鼻子就有6米长,距离地面则1800米。从地面向上望,正在修理鼻子的工人好像一只小苍蝇,落在鼻子上。如果按照正常人面部与身体相对比例来看,他们的身长应该高达141米。”

从建成到现在,总统山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据悉,现年每年前来“总统山”参观的游客有200万人次之多。”

而且,就在2005年,美国洛希摩尔国家纪念区决定投巨资为这四位总统的雕像“洗脸”:“澳大利亚ABC新闻网7月9日消息:位于美国南达科他州的“总统山”(Mount Rushmore)自雕刻成功,至今已经历60多年的风吹日晒了,如今4位总统的面部已满是灰尘,模样也不似当年那般清晰。日前,“总统山”所在的美国洛希摩尔国家纪念区开始为4位总统“洗脸”,让他们英姿重现。

承担此次清洗工作的是一个在清洗大型纪念物上经验丰富的德国公司,他们曾为世界上许多著名纪念建筑物做过清理,如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基督像、德国柏林的勃兰登堡大门以及美国的自由女神像等。目前,该公司的清理工人们和洛希摩尔国家纪念区的工人们已经开始了这项工程浩大的“洗脸”工作。据悉,整个工程将耗时3至4个星期。”

不知道这个“洗脸”工作又要花掉多少美元?简直太败家了!

当然,有些网友大概会说:美国有钱,就应该搞;中国穷,就不应该搞。

不过,本网友认为,中国以前确实很穷,所以文革期间的个人崇拜也不过是些毛主席像章、毛主席语录之类的小手笔,并没搞过这么大手笔的东西。
现在,中国GDP已经名列世界前茅,还手握大批找不到地方花掉的外汇储备。
那么,与其借给美国政府,不如也搞这样一个超大手笔的国家领袖塑像,而且最好能够超过美国的总统山。
首先,本网友认为,搞这么大的人工雕塑,在技术上肯定也是需要有所突破的,可以考虑从美国引进相关技术。
反正这技术也就是用来搞雕塑,与军事用途没啥关系,想必美国也找不到什么理由予以拒绝。
若是美国拒绝了,那也没啥,咱们自己搞就是了,这样又解决了一部分建筑行业的科研人员的就业问题,而且还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其次,搞成一个中国头号人工景观,不仅中国人肯定都会来掏钱参观,外国也会有很多人慕名而来,成本应该很快就能收回来,就只算经济账也是很划算的。
第三,建造过程能创造很多GDP,同时还能消化一部分建筑业的过剩产能。
这样符合“三个有利于”、一举多得的好事,本网友认为,国家发改委应该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