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和毛泽东对不怕批评和诽谤的修养
《周易》和毛泽东对不怕批评和诽谤的修养
你怕别人批评和诽谤吗?你就将一事无成。因为,即使你的行为最正确和最正义,但人们并不会马上都能认识到,因此遭受批评和诽谤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既是如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走自己的路,让人们想说啥就说啥去罢。只要认定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和正义的,就应该坚定地走下去。这和固执己见,拒绝接受批评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加强这方面的修养。这在《周易》和毛泽东的言行中,都得到强烈的反映,举例如下:
《周易》在大有卦的九三爻辞中说:“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实用六十四卦》注析时说:“公,指行为正派者”;“小人,指行为不端者”, “天子,指秉承天意给民办事的人”。根据这注释,说明此爻辞的大意是在说,正派人为了使大家都得到大有,就按天子所秉承的天意去奋斗,并使这奋斗亨通天下,在这个过程中不正派的小人虽然进行着各种非难和诽谤,但他最终也克服不了正义的行为。
这个事例说明:其一,正确的东西是在各种责难声中发展起来的,不应该害怕。其二,只要是正确的,就不会被各种责难之声所击倒。其三,正确的事,也得敢于坚持,不然也不会成功。其四,结论只有一个:不管别人怎样说,要走自己的路,并且要坚决地走下去,才会使正义战胜邪恶。正是这四点告诉人们:一定不要害怕批评和诽谤,而且要加强对这方面的修养。
关于这个问题,毛泽东是怎样说和怎样做的呢?比如有人问:“在我们国家里,马克思主义已经被大多数人承认为指导思想,那么能不能对它进行批评呢?”毛泽东断然回答:“当然可以批评。”接着说:“如果马克思主义害怕批评,如果可以批评倒,那末马克思主义就没有用了。”又接着说:“马克思主义者不应该害怕任何批评,相反,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要在人们的批评中间,就是要在斗争的风雨之间,锻炼自己,发展自己,扩大自己的阵地。”(注1)
毛泽东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比如他最早建立井岗山革命根据地,粉碎了多次国民党的进攻,提出了一系列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战术理论和方针政策,都被“左”倾机会主义者批为右倾路线,与此同时,撤了他的职,使他的正确思想遭到空前的冷遇,连陈毅同志在当时都对毛泽东拍了桌子。(注2)但毛泽东并不屈从来自这各方面的压力,因此坚持了自己的观点,最后在遵义会义上,终於又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并被选进全党的领导核心——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之内。从此之后,被人诽谤的毛泽东思想,才又重新在党内发展起来,并成为指导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最伟大的思想。
毛泽东的思想在国内遭到如此的诽谤,在国际上也同样遭到如此的诽谤,比如,当时苏联党就把正确的毛泽东思想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异端邪说” (注3),从而加于排斥和反对,最后实践证明,毛泽东是最正确的,这一点斯大林也感到了,并当面向毛泽东认了错。
到一九七五年六月七日的一次接见外宾时,毛泽东像是对他的这种经历进行总结似地说:“过去美国人骂我比希特勒还希特勒,蒋介石骂我们是共产主义的的土匪。”接着他又引用《运命论》中的话作解释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就是人必骂之,人不被别人骂不好。”(注4)
毛泽东对骂声是怎样处理的?举例如下:
比如在延安时,毛泽东接到一分审讯和惩处一个农民妇女的汇报文件,这是因为这个农妇的丈夫被雷击死,她就大骂“世道不好”,大骂共产党“黑暗”,大骂毛泽东“领导官僚横行”等,就判为死刑。毛泽东知道后,亲自和农妇谈话,通过谈话,毛泽东得出了一个新结论,认为这是个好人,是一个敢于讲真话的好人,并做出决定,让人去对当地政府讲明:“对他家实行具体的照顾”(注5)这实际就是鼓励人民来诽谤政府。也是不怕别人诽谤的一个表现。
再比如,当农民负担加重后,农民对此十分不满,说:老天爷不开眼,雷公为什么不打死毛泽东?对这件事有人主张进行清查,说这是反革命的煽动,对反革命事件就应该镇压,毛泽东知道后说:“群众的意见反映了我们工作有毛病,有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要允许人家讲话,讲错了也不要紧。人家说救国公粮太重,这是实际情况,194 0年以来人民的负担是加重了。”于是赶快“下决心去解决边区150万群众的‘救民私粮’问题。”(注6)以此鼓励人民来对自己进行诽谤。做的结果,人们不但不再盼“雷公打死毛泽东”了,反而唱起了“东方红,太阳升”,把毛泽东说成是“人民的大救星”。
全国解放后,毛泽东针对团章草案中规定的“不要背后乱讲”的条文,指出:“不准人家在背后骂一句话,事实上办不到”等等。
毛泽东说:“不要怕批评,我们共产党人就是在这种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过程中,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注7)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点,靠主流媒体是做不到的,所以特开辟了一条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新路,让人们随时随地发表意见。这一切都说明,毛泽东对正确处理各种批评和诽谤的修养确实非同一般。
通过以上所述,便可以说明,正义的思想和行为从来是不怕批评和诽谤的。因此应该加强对这方面的修养。这观点早在《周易》中已经萌芽,发展到毛泽东时代更加成熟,并且毛泽东深有体会地说:“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不让人讲话呢?那就难免有一天要垮台。”
注:
(1)《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91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944年4月第—版。
(2)竞鸿、吴华:《手泽东生平实录》,第470 ;4 8 3;484市,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1 9 9 2年5月第二版。
(3)卢弘:《友谊大桥架桥人——我国首任驻苏大使王稼祥》,《党史文汇》(1989年)第一期,第50页。
(4)陈晋《毛泽东之魂》,弟354—355页,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年10月第一版。
(5)竟鸿、吴华:《毛择东生平实录》,第58 7;589页,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19 9 2年5月第二版。
(6)李维汉:《回忆与研究》,第540——54 l页。
(7)晓地主编:《“文革”之迷》第68页,朝华出版社出版,1993年4月第一版。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