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说买不起房 是不是在向中纪委表清白
官员说买不起房 是不是在向中纪委表清白
中央说要遏制房价,显而易见,中国的房价已高到政府也“不好意思”了。请注意,中央的“遏制房价”,也只是“不好意思”而已。因为种种迹象表明,连这个“不好意思”也仅仅是意思意思而已,知趣者跟风表个态就可以了,当不得真。
然而,偏偏有不识趣者,当着政府的官、吃着政府的饭说起政府的不是来了,居然也说房价真的很高,自己也买不起。
12月23日,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季建业上电视节目与市民互动,在被问到房价问题时,季建业称,“说实话,以我的工资来算,大概也要十多年才能买到一个小房,还买不起大房。”(12月24日《杨子晚报》)
除了季代市长,说买不起房的官员还有许多。贵州省省长、原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郑州市长赵建才、广州市政协前主席陈开枝、广州市天河区副区长丁建华、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厅级)李惠武等官员,都曾在不同的场合,说过买不起房。
想想这些说买不起房的官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是有点问题了。不知道发展房产业是国策吗?不知道房产业是中国经济的引擎吗?不知道有多少官员因房产业而前程似景吗?不知道房产业对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贡献有多大吗?不知道捅破房产业的泡沫对中国经济会带来什么样的灾难性后果吗?
这一系列问题,都是作为一个政治上成熟、具有大局意识的官员,寝食不安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老百姓“不懂事”、只顾自己利益说房价高,你官员也跟着起哄,实在是有负组织的培养和信任。政府给你的福利、优惠,职务带来的便利,不是寻常百姓可以想像、比拟的。你还在说你买不起房,是怎么算帐的?简直是把自己混同普通的百姓,太不应该了!
在房价问题上,官员沉得住气不说话,百姓不会把你当哑巴。但是,既然忍不住说了,就要知道什么是祸从口出。
官员说买不起房尽管很具轰动效应,但是说买不起房的官员也实在是凤毛麟角。一个是百姓不会相信,二是买不起房的官员真不多。现实中的官员的房子大多在高档住宅区、装修也够豪华。以官员的收入也确实买不起大房,这些官员是怎么拥有这些豪华大房的,公众没有证据不能瞎说。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清华大学举行了题为“当前经济形势与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演讲。他公布了自己掌握的一项调查结果:“2005年我的博士生专门做了一次调查:在北京、上海和福州做了三个案例研究,结论都差不多,在房价中,房子土地和建筑成本占50%,政府税费占20%,开发商占30%。这30%里有一部分,是开发商最不愿意公布的,说白了就是行贿的费用。”(燕赵都市报)
如果成思危的说法是事实,那么就很好地解释了一些官员工资买不起大房、实际上却住着大房的原因。
再想想有官员说买不起房,对中纪委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时机,普查一下官员的住房拥有情况,尤其要查清房子的来源和购房资金的来源,一来可能为百姓释疑解惑,二来可能为中国官员住房与高房价中的30%腐败成本无关提供证明。如果普查的结果与上述意愿恰恰相反的话,就当官员说买不起房是一个公开的举报,对于中国的反腐大业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当然,公众也因此能够知道,说买不起房的官员,是不是在向中纪委表清白。
2009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