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漫话理智

火烧 2009-12-2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理智展开,探讨理性与非理性的对比,结合个人经历与历史事件,反思社会现象与人性。从马克思到毛泽东,再到文革与改革开放,揭示理性在不同情境下的重要性与局限。

4000余字      

漫话理智【散文】  

杜庆文  

   

我是个童稚心理极强的人,年愈半百也未泯之。走过的人生看似乐观,其实远远没有“达标”。于是,我把自己当做敌人,常给自己施压。当弄得心脑焦灼,撞着点灿烂,但仍觉欠美之时,我便仔细审读自己,忽然大悟慨之:“哦,我原来是一个缺少理智的人啊!”  

不是麽?许多同仁说我迂腐、固执、偏激。我还自命不凡地以思想家自居,惯用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而论道经帮,虽然也标其新、立其异,却常常贻笑于所谓的“大方之家”难以摆脱。譬如,我一直坚信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并且更为“科学”地指出,在未来的十个世纪左右定会实现,但名称不一定称“共产主义”,或许是“健全社会”云云。许多同仁,甚至诸多组织上已入了党的同仁,笑我幼稚之极,可我却痴心不改,并将此列为我的“三大猜想”之一。  

当有人说我欠理智的时候,我就想,所谓理智的人充其量擅长辨别一般的是非和厉害,于是理智得沉着冷静,胆大心细,甚至老谋深算,达士通儒,像一株沧桑练达的老榆树;不理智的人也不过就是思想简单,喜欢冲动,粗心大意,论黄数白,幼稚可笑,像一根毛翅张扬的嫩黄瓜罢了。  

我还以为,理智的人大概血凉如冰,爱冲动者大概血热如汤。君不见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有多少热血青年战死沙场,无怨无悔;而也有不少的“智者”却逆历史潮流而动,或冷眼旁观,或安然品茗,搂着姨太太,津津乐道于“沙发文学”,不知思蜀。  

马克思异常的理智,他曾给人的本质下了三个定义,即需要、自由自在的活动、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一点揭示了人与生俱来的自私性,第二点体现了人处于现代社会的最为美好的追求,第三点说明了人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不可避免的倾向性,可见精辟之至。  

作为中国穷人领袖的毛泽东,理智曾使他率领他的战友们将新民主义革命大功告成,救亿万人民于水火,人们由衷地呼他“万岁”。然而,他也许上了帝国主义“月牙形”包围骚扰新中国策略的当,也许是急于求成,建国七年之后便神经紧张,头脑发热。为了防止和平演变,为了“赶英超美”,为发展新文化,学过孔孟,精读《二十四史》,甚至深究过《资本论》的他,竟搞了几项令亲者痛、仇者快的运动,使自己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漩涡难以自拔。  

——苦恼和孤独总是像魔鬼一样纠缠着这位开辟中华新纪元的伟人。  

令人不解的是文革期间,那麽多人几乎同时义愤填膺,失去理智,干出了无数的叫人惊恐不已、啼笑皆非的事来。虽有“四大”扬眉,“横扫”无漏,碰撞了传统文化,冲击了官僚主义,却使国家一度失控,政治、经济损失巨大。又叫人不解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有相当部分以前曾经理智过的人却在金钱、物质和美色面前不理智了,继而异化为新时期的、为天下人所不齿的人渣。在庶民百姓们看来,这些人大有报复社会之嫌;在有层次的人的眼里,却把这些人单纯的看做刑事犯罪,让人不置可否。  

有人说,人要理智,看清形势,学会钻营,就会事业有成。也有人说,人要热情,努力追求,积极向上,就能进入高境界。我想,人不能总是理智,也该有点“形而上”,否则他有可能因此故作高深,优柔寡断而坐失良机;理智过分就未免虚伪,或接近铁石心肠,成为冷血动物,似乎不食人间烟火。  

回首两千多年以前,“君子远庖厨”是圣人君子们的理智,还是仅收“束脩”而矫天下之大情呢?西楚霸王生为人杰,叱咤风云,英雄盖世,最后却演出了别姬割爱、自刎乌江的悲剧,这是情感战胜了理智,还是理智战胜了情感了呢?据说宋襄公理智过人,特讲君子战,结果被敌军打得大败而逃,被后人嘲弄为“蠢猪似的仁义道德”。  

曾经惊叹理智,靖节先生明谓“不为五斗米折腰”,但不能排除他嗜书如命,家有薄产可依,或寡谙军事、难以据守彭泽之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的缘故。他的归隐毅然、释然,使当时的腐败官场少了个耿介儒官,却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竖起了第一块田园诗人的丰碑。  

曾经感慨情感,刘玄德痛哭关张,起兵东征,导致理智的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成就了东吴一介书生的帅名。  

曾经敬佩理智,“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曾经崇尚情感,“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手枪,宁可倒下,绝不屈服。”  

曾经恐怖理智,“七三一”细菌部队在帝国大学毕业的军医们绰着手术刀拿中国人和盟军俘虏做解剖实验。  

曾经遗憾情感,五八年大跃进刮起的浮夸风使数亿人勒紧裤绳高擎红旗呼“万岁”。  

曾经愤慨理智,最能装蛋的英国绅士们将大量的鸦片销往中国,使许多理智的国人发了财,使无数不理智的国人上了当,致使整个中华民族蒙受百年“东亚病夫”的耻辱。  

曾经无奈情感,中国的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向往美国,崇尚所谓的高度民主和自由。这无可厚非,可他们不甚考虑殖民主义的魔爪是多麽残忍和肮脏。别的姑且不提,就拿人类环保来说吧,它对它的本土重视有加,可它却在首次海湾战争——别的国土上创造了火灾污染大气的世界之最。  

君不见,英法联军来自所谓的文明国度,可他们照样披着绅士的虚伪面纱,实行强盗逻辑,烧杀掠抢,焚毁了世界上唯一能与卢浮宫相媲美的圆明园。这能说他们理智吗?国人曾经理智,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与其说是受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俄国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列主义的感召,毋宁说日本帝国主义者的铁蹄踹醒了四亿五千万沉睡的中国人,继而有意或无意地运用了尼采的强者哲学,否则就糟天下之大糟了。  

由此看来,对于聪明的人,不理智就必然导致偏激,无情感就容易冷漠、阴暗和残忍。对于高品位的人,理智是事业成功的稳妥而坚固的螺丝帽;对于低层次的人,理智是为掩盖其浅薄、庸俗的杏黄旗。  

有人说,上帝是理智的、公正的,不必苦了自己。我想,上帝在找平衡,我在持之以恒。殊不知,在具有官僚知识分子寇霸文坛传统的国度,无地位的文人难保清高,备尝苦辛。这让我想起孔子,他曾十分理智的将众多无名文人的作品集成《诗经》,为我国古代文学史奠基,创造了首页辉煌,不能不让人钦佩。我念念不忘曹刿,崇拜他隐蔽乡间自学成才。国难当头,竟由一个平民一跃中央,指挥打赢了长勺之战,为我国古代军事史上留下了第一个以弱胜强的大战范例。  

这是一种狂傲的心态,但我也不乏有自知之明。于是理智下来勉励自己,吟诵著名诗人的心声:欢乐是人生的驿站,痛苦是生命的航程。也曾与诗人的哲理产生共鸣: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回首历史,“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似乎欠理智,他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却道出了及时行乐的人生无奈。而诗至杜甫却常常理智,他曾哀穷嗟志地感慨“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牙齿欲落真可惜”,“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叹身世,他悲愤填膺,匡世报国,又无望之极!矛盾,无奈与酒,造就了闲云野鹤般的诗仙;矛盾,孤苦与酒,浇铸了忧国忧民式的诗圣。  

李白也有理智的时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那个时代,他从醉生梦死中突然猛醒,发出沉雷般的呐喊,为世人展示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的铮铮铁骨。杜甫也有狂妄的时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千三百多年以前,他老人家在满腹忧患的同时,却能提出住房改革的问题,可见文人的作品具有前瞻性之妙。殊不知,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总是难以磨合的,理智和情感毕竟是两回事。  

真想理智,立足本职,发愤图强,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出一番事业,即便不出人头地,也让人称道。真想理智,潇洒坦荡,光明磊落,使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达到和谐,哪怕唯唯诺诺,也能成君子风范。可惜,我是一个很少理智的人。平时,我总是理想大于理智,也就是梦幻大于现实,因此导致无尽的困惑与焦虑,甚至衣带渐宽,为伊憔悴。  

战胜情感的诱惑,这也许就是所说的理智。但作为性情中人,为人处事是很难用理智来支撑的。值得骄傲的是,我们右脑发达的老祖宗,创制出那麽多的语言的方块符号,打造了诸多经典子集,又有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和礼尚往来的传统美德,成就了五千至八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有趣的是,国人的理智却体现在固步自封、孤芳自赏上,少有勇于承认错误的良好习惯。  

鲁迅先生理智:我常常解剖别人,在解剖别人的同时也解剖了我自己。在做人上,他成为我们的楷模。有趣的是,那些人渣在主席台上,或其他公共场合,显出异常的理智,甚而君子谦谦,道貌岸然,极尽作秀之能事。可他们背地里却缺乏做人应有的敬畏感,大胆实行贪光、吃光、玩光的“三光”的政策就不很理智了。那些人渣就像虱蚤,一有温床就会滋生,但他们比虫豸狡猾而嚣张。拉大旗作虎皮,以至队伍逐渐壮大,浩浩荡荡,不可阻挡,又像蚂蚁一样蛀蚀着人民共和国的千里大堤。我想,当年反右不好,文革也不好,为了纯洁革命队伍,完成“挖掘”、“清理”的任务,人们失去了理智,各个部门几乎都用了“百分比”这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结果使许多好人蒙受了冤情。许多人曾想,若把“百分比”用在今天的反腐败上,再成立“群专”指挥部,那还会造成大片的冤案吗?  

老百姓的不理智是不太懂法,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也使他们怯法。他们的理智是怀疑法,洞悉法制存在的虚伪性。他们最可怕的不理智是知道法而不擅长利用法,然后只能长期的靠奴性的理智——逆来顺受地演绎“阿Q”哲学了。人啊,往往在不理智的时候反而爱憎分明,大义凛然,但似乎显得不够宽容,理智的时候却一味地、或有意无意的矛盾着,于是混淆是非、模棱两可或默念阿弥陀佛了。  

人啊,如果把文革时期的狂激热能理智地化合为今天反腐败的洗涤剂,那该多么让人欢欣鼓舞啊!可惜,现在的人们在万般无奈之后,都倡导“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知足常乐”的哲学来了。无数的破产企业负载累累,却责无所纠,账无所查,坑得国家损失惨重,坑得数以百万计人美其名曰“下岗”了,遗憾乎?  

人啊,应该理智地对待人生,为的是走路坚实与平安。  

人啊,应该充满激情扬帆启航,为的是创造和成功。  

人啊,应该理智加激情、再加幽默,使得人生成快乐。  

人啊,还不能失去理智和幻梦,否则世界将是一片暗淡凄茫的荒漠。  

人啊,不妨多点“形而上”吧,因为过于理智反而走向偏狭。  

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我很少理智慎思,而今似乎忽然有了理智,于是在朦胧中梦幻般地扯起理智的话题,可谓感慨万千,漫话多多了。  

   

2009.12.19.  

   

   

   

杜庆文,1955年生于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大专文化,当过农民、消防武警。自1986年起,公开发表和出版文学作品60余万字,其中长篇小说《红梅劫》、短篇小说《蛤蟆沟春梦》和散文《托起湿地》《托起森林》为代表作。《红梅劫》荣获盟级“小五个一工程”奖,《托起森林》荣获2009年度“中国百篇散文奖”。现为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会员,西部散文家学会会员,内蒙古阿荣旗那吉屯一中语文高级教师。  

   

联系电话:0470—4298178,邮编:162750  

单位地址: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那吉屯一中文学社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