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社科院与登徒子》引发的故事(经济点评)

火烧 2009-12-2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社科院与登徒子》故事,反思中国GDP增长与经济分化问题,指出人均GDP数据可能被误导,强调GNP与GDP的差异,以及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性,揭示社会两极分化现状。
《社科院与登徒子》引发的故事(经济点评)
发表时间: 2009-12-22    信息来源:湖南在线金融频道

  社科院:登徒子,那房间有三个女人,平均年龄只有十八岁喔。

  登徒子:真的啊?

  于是登徒子就不顾一切的冲了进去,过了一会儿登徒子哭丧着脸出来说:对了,平均年龄十八岁,一个五十二岁奶奶带着刚满周岁的双胞胎女娃。

  中国社科院昨天发布报告称,明年年底,中国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将接近4000美元。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在2010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表示,从1978年到2000年,我国的GDP从不到400美元增加到800多美元,用了将近20多年的时间。 2000年,在制订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当时的预测是用20年的时间实现人均GDP翻两番,即从800多美元达到3000多美元。

  点评:社科院忽略了的事情就是,2000年在制定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预测用20年时间实现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是建立在2000年的美元实际购买力上的,事实上美联储自2001年“911事件”之后执行美元泛滥贬值的政策,这两年美元的实际购买力基本只有2000年美元购买力的百分之六十左右,所以上面社科院的蓝皮书的文字有误导中国人均GDP增长速度之嫌。

  其次,GDP中的很多财富都是被外资所拿走,GNP (国民生产总值)刨去了外国人拿走的利润,才能反映国民的真实财富。而中国向来是注重GDP统计而不注重GNP的统计,又是何解?不言而喻。

  同时,社科院的报告与登徒子的戏谑小故事说明中国经济运行当中最大的矛盾已经不是生产总量的增长,事实上中国经济的大蛋糕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已经做的比较大。根据美国中情局网站《世界概览》提供的年平均汇率换算,2008年中国GDP总量为4.333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三位,社科院的“中国人均GDP明年年底接近4000美元”的报告是实在的。但社科院的报告在媒体披露后,根本就不能引起大部分人的自豪感,甚至很多人在看了本报告后更加觉得沮丧,这是中国两极分化远超国际警戒位的社会现状下,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国中下层民众之“殇”,是“被平均”了一种表现。

  中国现在最大的经济焦点已经不是总量的增长,而是两极分化、高房价下部分穷者无立锥之地,也就是小平同志讲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后帮助带动后富裕起来的人,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的实现。对于这句话的理解,部分人认为人性是自私的,为什么先富裕起来的人,要带动后富裕起来的人呢?完全是个悖论,而笔者认为应该这样理解: 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 然后由政府制定利用国家政策,通过社会保障、工资调节、财政支出向弱势群体倾斜等方式最终达到人们的共同富裕! 以避免上文《社科院与登徒子的故事》中戏谑的一幕,让人贻笑大方、想笑又想哭。(笔者:荣枯岁月)

   作者荣枯岁月的地址:http://jr.voc.com.cn/listItem.asp?FType=20

                                           http://jr.voc.com.cn/listId.asp?FId=16176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