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毛泽东的乐与趣
李克勤(jixuie)题记:在网上写作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网络,那是一片相对宽松的天地,恐怕也是比较自由的宝地。我有幸在这片宝地里,研究了一下目前在网络世界最有人气的名字——毛泽东!研究毛泽东实实在在给我带来了乐趣。
李克勤新华博客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李克勤济学网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文集http://www.wyzxsx.com/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C0%EE%BF%CB%C7%DA%A3%A8jixuie%A3%A9
今年夏天去湖南常德,知心朋友张新民同志(中),把《毛泽东的人民观》的作者魏胜权同志(右)介绍给我,让我喜出望外。这是我们互相交换作品。
我在新华博客上的第一篇文章是《毛泽东的科学文化:解放思想与自主创新的典范 [2007-12-17 20:09] 》,在此文里本人提出了什么是科学研究的问题,同时也指出我们需要探讨毛泽东作科学研究的方法。
“我从一个企业老总转到大学做一名教师,工作了5年,经常听到关于科研的各种说法,总觉得不是很到位,现在‘报项目——研究——结题——评奖’模式,越来越象科研锦标赛,越来越象论文的大跃进!科研本身的含义蜕化了,甚至变质了。所以,我们这些年原创性成果很少。我一直在思考科研本身的含义。什么叫科学研究?难道中国人真的不会搞科学研究,真的非得由外国人来评价中国人的科学研究,真的按照外国人的标准就能出一流的科研成果?说老实话,我们这20多年的科研成果的确不理想,我们从事科学研究的自信心在下降。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在科学研究上有原创性的思想、方法和成果,那是非常可怕的。比这更可怕的是,现在科学教育领域迷信西方权威盛行,我们对高校教师的评价,不是基于解放思想的科学精神和自主创新的科学态度,而是片面强调论文的数量,简直荒唐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不过,我们不能光发牢骚,我们应该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多以积极的姿态想办法,并身体力行。就本人而言,我感到关于科学研究的根本问题,还是要向我们的伟大导师毛泽东请教了!毛泽东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和自主创新的典范。毛泽东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的贡献形成了独特的科学文化,值得我们认真的而不是随意的,深入的而不是肤浅的,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学习、反思、研究、总结和实践。”
时隔两年再读我自己的东西,我依然如故坚持我的观点。只不过庆幸自己在这两年因为有了网络写作,而没有随波逐流,坚守了自己“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念。
我感到毛泽东是精神独立的先锋,思想自由的典范。毛泽东一生就是以独立自主为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而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提出与实践上,恐怕还没有人能够超越毛泽东。在此只提一下梁漱溟先生和毛泽东的论战,一直到毛泽东去世时,梁老先生依旧是政协委员,他唱了不少“反调”,但是并没有追究他什么。
一直到不久前,我写了一篇博文《毛泽东在延安办的大学是几流的?》,被斑竹同志放置新华博客首页,李卫红博友发现后告诉我,祝贺我,我当然是受宠若惊,因为除了刚开博客时有几篇享受过“首页待遇”,后来一直没有奢望了!
我不是不会写生活趣事,只是我更想表达我对于社会的责任。我始终认为,一个社会不怕穷,甚至于不怕愚昧,因为那都是不难解决的,而一个社会的庸俗化,却是十分可怕的,历史上这样的教训还少吗?
什么叫庸俗?庸俗就是不高雅,庸俗就是不高尚,而且人们互相之间不指出,互相关照,互相吹捧。庸俗化,就是人们越来越普遍的含有这样的心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
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里面讲得很透。
那么,怎样消解庸俗?首先就得破解庸俗,这就需要有理论的指引,还需要运用理论的方法,这是个体系。
早在十多年前,我读MBA时,曾经想在西方文化里,找出路,但是西方经济学不能让我满意,典型的“重物轻人”,经济学只能是个学科,肯定不能替代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见【原创】 多角度认识毛泽东:一个MBA的感悟[2008-06-18 10:54] )。而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无疑就要靠毛泽东的指引了。
我一直记得读高中时,黄克诚同志提出的一个问题:“如果丢掉了毛泽东思想,拿什么东西来代替呢?”(见黄克诚:做人要厚道[2007-12-27 22:01] )
就像老子、孔子的思想一样,毛泽东的思想可以质疑,可以批判,但是你无论如何是否定不了的,更不要说什么“彻底否定”了,这是人文学科的特点。
毛泽东批判过孔子、老子的某些思想观点,毛泽东什么时候不敬重过老子、孔子吗?外国人做过统计分析,说毛泽东的著作引用老子孔子的话,比马列的还多呢!
就因为有了这些思考,有了这些研究,我觉得自己真的像主席说的“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了!
科学研究不就是追求这个吗?
我的网上实践,不仅得到一大批网友的认同,而且结交了一批博友。
我为什么经常想起“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因为我们的知己在于我们有个共同点,都喜欢毛泽东,都喜欢研究毛泽东。
是毛泽东给我们带来相识相知,相识相知的结果自然是快乐,自然是志趣相投!
这是何等的快乐!
这是何等的趣味!
这是新华博友向韶山毛主席献花篮的情景。
后记:这是总结在新华网开博客来两周年写的一篇文章。经过两年的交往,我在那里结交了一大批热爱毛泽东的博友。这也是我经常在这里发表文章链接新华博客的原因,我希望大家多种渠道互相交流思想。也许我们在实践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链接:博客两年感想:创、赏、享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999DCFAFDA5.html
毛泽东的四言韵语《开“出气会”》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99C19597DAD.html
【组图】毛泽东妙解“一妻二夫”尴尬事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99425DA7DAD.html
毛泽东的科学文化:解放思想与自主创新的典范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1A50B577DA5.html
毛泽东在延安办的大学是几流的?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97EDDECFDA5.html
【原创】 多角度认识毛泽东:一个MBA的感悟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33F45907DAD.html
黄克诚:做人要厚道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1BC526F7DA5.html
欢迎交流:
李克勤新华博客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李克勤济学网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文集http://www.wyzxsx.com/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C0%EE%BF%CB%C7%DA%A3%A8jixuie%A3%A9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