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男生怎么了?--孙云晓谈男生危机!教育危机!

火烧 2009-12-17 00:00:00 网友杂谈 1040
文章探讨男生在教育中面临的困境及6岁入学政策的争议,分析早入学对教育公平与教学质量的影响,引发对教育改革的思考。

男生怎么了?---孙云晓谈男生危机!教育危机!  

   

想起大学时的一件事:一位老教授在校报上发了一篇小文----《男生怎么了?》,缘起在考试中得第一的、前几名、能拿奖学金的几乎都是女生,于是老教授就愤愤不平了。话还没落地,马上就有一小男生接过去,还是我同室的兄弟,河南人,很机灵。他说,男生谈恋爱了。老男生反问曰,谈恋爱是一对一啊!小男生答,女生多,男生少,对应完了剩下的都是女生了。老男生微笑不语,小男生似乎很得意。孰知不久,老男生又有小文见报,大意是:男女有别,不惟性别。男生重抽象思维,女生偏记忆,而考题多死记硬背的,男生岂能不拜倒在石榴裙下?男生危矣!教育危矣!小男生全身震悚,折服于地,叹曰:姜还是老的辣!  

日前教育部网站上在回答关于“距6周岁还差二三个月的儿童,能否接受义务教育?”时回复称,“可以考虑接收即将年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消息甫一发出,网上一片欢呼。75%以上的网友赞成孩子6岁前入学。一家长透露说,女儿明年满6岁,但很不巧出生在12月初。女娃娃读书早点对以后有好处!现在考公务员、找工作都有年龄的限制!早读书,会更有优势。如果多交钱能解决出生月份的问题,他愿意交钱。可是时隔一天,教育部网站已撤下了回复,并发表声明:应依法执行“年满6周岁入学”的规定,并表示“对入学年龄将深入研究”。这是为什么呢?  

 (一)、再怎么提前也无法满足所有  

  市教委相关人士表示,教委会继续严格按照“年满6周岁入学”的要求执行。将入学年龄提前,也不能满足所有家长的愿望,总会有相差一两天的学生。  

(二)、人数增加影响教学质量  

  如果延后出生时间规定,带来的是学生数量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校园安全、教学质量等诸多问题。要从根本上来解决,应该及时增加教育资源的配套。  

 (三)、很容易给“乱收费”开口子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孩子早点入学,家长找关系走后门的也不少。一名小学校长告诉记者,如果真这么实行,完全就是给学校“乱收费”提供了一个政策口子。  

  (四)、“败在起跑线上”  

 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副教授胡朝阳介绍,在孩子上幼儿园时,若家长特别注重对孩子思维、认知的培养,提早半年入学,是可能成功的,但这需要父母更多的付出:在小学时,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一阶段孩子学习上可能不会冒尖,但若家长有耐心,到高中,就会比较突出了。  

 5、6、7岁上小学到底有啥区别?  

 5岁上小学,可能“败在起跑线上”  

 胡朝阳表示,尽管成年人中年龄相差几个月、一两岁差别不大,但5岁、6岁、7岁的孩子心理、生理相差是很大的,特别是5岁和6岁的差别。  

 5岁左右的孩子,小手肌肉没有发育完善,他想写好字但往往力不从心,横撇竖捺写不好。5岁开始,抽象思维才开始萌芽,甚至不能自己辨别左右。如果让他们去念小学,并不是“赢在起跑线上”,而是“败在起跑线上”。  

 在知觉方面,6岁、7岁是一个很重要的坎。一般6岁的孩子能以自己为中心辨别左右,6岁半、7岁以上的孩子能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了。有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很着急孩子做作业很慢,如果不是智力因素,往往就是小手肌肉发育不够完善造成的。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也不赞成孩子6岁前入学,认为75%以上的网友赞成是一个可怕的民意。他解释说,5岁男孩的脑发育水平相当于3岁半女孩,因此,越早入学对男孩的伤害越大!他呼吁,千万不可让孩子早于6岁上学,否则,对男孩的伤害越多,将来的问题人群甚至罪犯就会越多。  

孙云晓与两个儿童心理学博士对男孩危机做了一年半的研究,通过对中小学、大学男女生的调查,以确凿的数据证明,男生出现了危机。女生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参与率逐步提升甚至超过男生的同时,其学业成绩也超过了男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女生的学业优势不断扩展和延伸,几乎在所有学科领域、在各级教育水平上女生的学业表现都赶上或者超过了男生。这种危机是全线性的危机,从中小学到大学,日趋严重。也并非中国独有,它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现象。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更糟糕的是,男孩问题并不仅仅限于学业,男孩在体质、心理及社会适应的各个方面都面临更多的“麻烦”。 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威胁社会秩序的不是暴力和犯罪,而是男人。”  

男生危机凸显了教育危机。教育存在着对性别的歧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女生的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利于女孩成长的因素,例如,学校的教材仍倾向于将女性描述成被动的、居于从属地位的人,限制了女孩性别意识的发展,在就业领域仍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性别歧视,一些女大学生并没有受到公平的对待。现在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是男孩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并因此加剧了所有危机对于男孩的伤害。  

    首先,现行教育模式忽视了男孩与女孩不同的学习方式。与女孩不同,男孩更倾向于以运动、实验操作、使用计算机、参与体验的方式学习。性别教育专家迈克尔·古里安认为,男孩的大脑与女孩大脑相比,更多地依赖动作,更多地依赖空间机械刺激。男孩天生更容易接受图表、图像和运动物体的刺激,而不易接受单调的语言刺激。而女孩由于大脑颞叶中拥有更强大的神经联系,她们具有更为复杂的感知记忆存储能力,对声音的语调更为敏感,因此更倾向于通过谈话和运用语言交流学习。同样面对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男孩的大脑就要比女孩更有可能感到厌烦、分心,他们也更容易表现出瞌睡或坐立不安的行为。  

    其次,现行教育模式限制了男孩的成长需要。男孩体内的雄性激素使他们精力旺盛,也让他们需要更多的运动。男孩爱冒险、爱挑战、爱争吵、爱跑动,这些行为倾向都与男孩体内更高水平的雄性激素分泌有关。当男孩体内的每一根神经都催促他去跑去跳时,他却被要求必须坐得端端正正,把手背在后面,听上几个小时的课。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男孩一天至少需要4次较为充足的课外活动,但事实上能得到一次就算不错了,因为有些学校出于安全和安静的考虑,常常禁止学生课间奔跑,甚至拆掉了单杠、双杠等运动器械,春游、秋游或远足之类的野外活动更不敢组织,社会实践也是少而又少。这使得男孩们认为学校是一个和他们作对的场所,他们擅长的方面——运动技能、视觉和空间技能,以及他们的勃勃生机,在学校中未能得到很好的承认。学习不占优势,特长得不到发挥,性格发展得不到引导。男孩长期在学校得不到正面的反馈,最终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当然,应试教育对男孩和女孩都不利,但与女孩相比,男孩更容易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最后,现行教育模式没有注意到男孩发育落后于女孩的事实。研究证实,从胎儿起,男孩在生理和心理发育上都落后于女孩,直到青少年晚期,男孩才能真正追赶上女孩。在动作发展上,女孩的精细运动技能走在男孩前面。在身体发育上,女孩达到成年身高的一半、进入青春期及停止发育的时间都比男孩早。在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上,男孩的大脑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够走向成熟,有研究指出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域发育水平只能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在心理发育方面,英国学者Geoff Harman的量化研究指出,在11岁时,男生口语能力、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发育水平分别比女生晚11、12和6个月。研究还表明,在自制力和言语发展上,男孩的落后尤为突出。  

一网友说,现在的高考只考语文、英语、数学再加一门所谓的X。语文和英语是女生的强项。文科也是女生的强项。这样下来女孩能不上去吗?而硕士和博士生的入学考试基本上是靠背出来的。再加上女孩的记忆普遍比男生好。如果检验教育只是通过考查你的记忆力的话,当然女孩占优势了。但是这恰恰是当然的现实。现在的教育是越改越糟,越改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越来越差,改来改去都变成死记硬背了。人类的创造力正一天天丧失,科举制度之害,莫过于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