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一个求学男孩儿的不幸遭遇

火烧 2009-01-03 00:00:00 网友杂谈 1033
一个求学男孩因父母是农民工被剥夺高考资格,多年努力付诸东流,反映教育公平问题和高考政策不公,引发社会关注。

一个求学男孩儿的不幸遭遇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已经发生,正在继续,还没有最后划上句号的故事……  

一个刻苦学习成绩优秀的男孩儿,在距高考还有半年之久的今天,就已经被剥夺了报考和参考大学的资格。  

是孩子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或罪行吗?不是。这孩子品学兼优。那又是为什么呢?很简单,是因为孩子的父母是来天津打工的农民工。  

之所以说故事还没有画上句号。是因为这个男孩的妈妈,还没有把这个残酷的现实告诉孩子,他怕孩子那颗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和摧残。她现在还和往常一样,每天五点,闹钟就把她叫起来,她给孩子做好早饭,六点钟,她再把孩子叫起来。起来洗漱、吃饭、上学……,晚上 九点半之前,她又把 宵夜做好,怕学习了一晚上的儿子回家来肚子饥饿。十一年来如一日,现在还在继续。孩子不知情,还和往常一样,还在全力备战高考,向高考冲刺;这位做妈妈的呢,明明已经知道了儿子已经被剥夺了参加高考的入场券,还在不露声色的,一如既往的做着儿子的“后勤部长”。可她的心情与以前不一样啦,以前再苦再累也高兴,因为她知道孩子是棵好苗子,她对儿子充满了希望。现在呢?她眼里看到的是儿子在拼命学习,心里想的是儿子的学习已是徒劳无益。你说这位妈妈的心里是什么滋味?用心如刀绞,万箭穿心来比喻是一点儿也不为过。她是满肚子的痛苦和悲伤。一不小心,便把泪水洒落在为孩子做饭的饭锅里和饭碗里……  

这个不幸的孩子,叫季逢春,是河北省盐山县韩集镇季庄村人。十一年前,他的父母随农民工大军来到天津,当时才七岁的他,在老家无人照料,只得跟随父母也来到了天津。十多年以来,须花钱才能办理的一张张借读证、暂住证、临时居住证等证明,让他由小学读到了高中。就在他高中即将毕业,满怀信心报考大学之际,却遇到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因他的父母是农民工,他们都是农业户口,没有在天津报考的资格。几年来所办的那些户籍证明都成了废纸,办证官员们收钱办证时对孩子读书升学的承诺,象放出的屁一样随风而去,没了踪影。不能在天津考,那就回河北去考。也不行。为什么?因天津与河北学生的学习内容不一样,连教材都不一样,你让孩子怎么考?况且河北的报考工作已经结束 。天津河北的考场大门,对这个孩子都已经紧紧关闭。孩子十多年的刻苦学习,父母十多年的辛勤照料,竟落了一个这样的结果。  

元朝政治为历史学家所不齿,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把参加科考的举子分成四等……等等。可那时,上等参考的举子比下等举子,只是在录取时有优先权,考试时毕竟是一张卷儿。现在呢?不仅把人分出了贵贱等级,考卷儿也有了贵贱之分。“贱人”要拿到“贵卷”比登天还难,闹不好,连“贱卷”也得不到。历史啊!你是在前进还是在倒退?  

季逢春啊季逢春,你的父母给你起了一个多好的名字。他们希望你的人生能遇到春天般的温暖,可你在少年花季就遇到了人间严寒。  

   

   

                                                              门俊荣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