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顺心溜)读“央视网”《国际巨头掌控中国食用油价格 国储粮调控能力弱》有感

火烧 2009-12-14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指出国际巨头掌控中国食用油价格,国储粮调控能力弱,引发对粮食安全和市场话语权的担忧,强调需提升自主竞争力以应对外资垄断。
(顺心溜)读“央视网”《国际巨头掌控中国食用油价格 国储粮调控能力弱》有感

百姓居家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
那知接轨接进鬼,
食油自己难定价。
油桶拧在别人手,
你不服气也没法。
水电资源皆告急,
小民心里真害怕。
亡羊之后咋补牢,
切盼官员当好家。

18:05 2009-12-14

附新闻:国际巨头掌控中国食用油价格 国储粮调控能力弱(摘录)



临近年底,食用油再次掀起了一轮涨价潮,油是排名第二的生活必需品,食用油价格一下集体上涨,让不少老百姓着急了。


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副司长周冠华告诉我们,对进口大豆的高依赖,导致中国在大豆的定价方面早已经失去了发言资格,目前掌握全球粮食运销的是4家跨国公司,分别是ADM,邦吉、嘉吉,以及路易达孚,在业内被称作四大粮商。

进口转基因大豆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几乎全部被几家国际巨头垄断了,它们才是左右食用油价格真正的幕后推手。曾经有位农业专家就告诉过我,各种农产品当中食用油价格最难预测,因为整个资源都掌握在少数外资企业手里,企业说调就调,外人谁都摸不准。

在全球大豆增产的年份里,我们却要吃着越来越贵的食用油,这样的反常足以给我们敲响警钟,在一个市场里失去核心竞争力,丧失话语权到底意味着什么?其实,类似这样的尴尬景象,近些年我们看到还有不少。明明我们是国际铁矿石市场最大的买家,但即使在全球经济陷入危机、钢铁业衰退的时候,我们在矿石价格谈判中仍然处处被动,受制于人,无力撼动几家矿业巨头的垄断地位。明明我们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和生产大国,但却没有一家真正全球化的国产汽车品牌,绝大部分份额还是被几家国际汽车巨头瓜分,中国的消费者只能花着比国际上高得多的价格买车,以支付国际巨头的技术转让费。这些反常说明,我们这个经济大国在某些方面还不够强大,当我们习惯了杀价竞争的时候,也应该多想想怎么才能把涨价竞争也变成擅长的杀手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