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和毛泽东对宣传工作的认识与做法
《周易》和毛泽东对宣传工作的认识与做法
所谓宣传,就是把一种主张,一种思想,一种信仰,一种行为的正确与错误,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和方法,尽量尽快使更多的人了解、接受、相信、掌握、支持,最后变成大家都愿干,都愿做,并且不惜生命去拥护或反对,达到争取更多群众之目的。
让更多的群众拥护和支持自己的主张和行为,这是人人所盼,但是做到这一步,学问可就太大了,然而怎样做就能达到这个目的呢?《周易》中对此提出一系列的有关原则和内容,而毛泽东则使这些原则和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关于这个问题,通过以下所举之例,便可看的更清。
(一)关于对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周易》在渐卦初六爻辞中说:“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根据《实用六十四卦》的注释,渐,在这里含有迎着困难前进之意。干,水涯。认为此爻辞的大意是,鸿鸟迎着困难朝水边飞去,结果这小子在路上遇上了特别厉害的困难,这时若有人用言语鼓励一下,这小子就会振作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和精神,因此这是无错的。以此说明宣传工作的重要。
关于宣侍工作的重要性,毛泽东更是这样认识的,为此他说:“必须使每个士兵,每个人民都明白为什么要打仗,打仗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单单说明目的还不够,还要说明达到此目的步骤和政策”。“把战争的政治动员,变成经常的动员。这是一件绝大的事,战争首先要靠它取得胜利。”(注1)“这个政治上动员军民的问题,实在太重要了”,“这是胜利的最基本条件。”(注2)
由上可知,不论《周易》,还是毛泽东,看来都认为,没有得力的宣传工作,就没有未来的成功与胜利。
(二)会议是宣传工作的重要方式。
《周易》在艮卦六五爻辞中说:“艮其辅,言有序,悔亡。”
《实用六十四卦》认为,辅是指接近山顶的地方,这是说,做宣传工作时,要选一个像这样接近山顶一样高的地方,站在这个地方向大家进行宣讲,只要言辞讲的有序,就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因此也就不会因得不到好效果而后悔,这后悔就会像从此消亡了一样。
这告诉给人们,用开会形式向大家做宣传,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好形式。
关于通过会议进行宣传这件事,毛泽东不但赞同,而且更加注意,他说:“动员群众”,“要经过以村子,屋子为单位的群众大会去做”,“不注重开群众大会做宣传,那么要达到目的是不可能的。”(注3)
正因为毛泽东注重了会议这样的宣传形式,所以当时在国共两党的对立中,群众对国共两党作了这样一个概括,说:“国民党税多,共产党会多。”结果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
说明共产党就是通过这种各种大小会议把群众动员起来,完成了这项革命的任务。可见会议宣传的重要。
(三)采取号召形式,同样是宣传的重要手段。
《周易》在夬卦的上六爻辞中说,“无号,终有凶。”
《根据实用六十四卦》注析,认为这大意是说,不做号召群众的工作,最终是会遭受凶险的。
关于这一观点,毛泽东更注重,因此他在实际工作中说:“号召群众购买公债,发展合作社,调济粮食,巩固金融,发展贸易,号召他们为着这些口号而斗争,把群众热情提高起来。假如不这样地从组织上去动员群众和宣传群众……要达到目的是不可能的。”(注4)
可见通过号召这种形式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其作用同样是不可低估的。
(四)要看对象。
《周易》在咸卦九五爻辞中说:“咸其脢,无悔。”
《实用六十四卦》认为,咸字是感字去掉心字,其含意是说,爱达到了最真诚的程度,不用心去想就会感到,因此这个“咸”字在这里就具有了最真诚爱的含意。
《实用六十四卦》对脢作解说:脢指脊背上的肉,正好长在人的心坎上,以此说明九五在做思想工作时,能做到像这肉一样,长在人们的心坎上,使人不再用心去想,也感到这种爱是最真诚的,这就是“咸其脢”之意。也就是说,做思想工作,一定要有针对性,注意对象,做在人们心坎上,效果更好,故“无悔。”
这一点,也正是毛泽东一再强调和注意做到的事情,毛泽东说:“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射箭要看把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 ……做宣传工作的人,对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注5)
总之,搞宣传工作,一定要看对象。
(五)说教性的宣传只是宣传中的一种辅助性的手段。
《周易》在临卦六三爻辞中说:“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
根据《实用六十四卦》注析,攸在这里有长远之意,认为此爻辞大意是说,在居高临下的领导地位上,只知道说些甘甜动人的话,不给大家解决实际问题,这从长远角度看,是不会收到宣传之利。如果能为此而担忧,就说明开始注意到要改变这种现状,这是正确的,故“无咎”。
《周易》在咸卦上六爻辞中又指出:“咸其辅,颊舌。”咸是不用心就要使人感到爱,达到这个目的,其辅助性的工作,就是善用口舌,以此说明,口舌宣传是不可少的,但只能起辅助性的作用。 (注6)
总之,在《周易》看来,搞宣传工作,不用口说不行,只靠口说也不行,正确的答案,就是只能把口说当成整个宣传工作中的一种辅助性活动才对。
毛泽东在实际工作中,更注意了这个问题,比如在战争年代,毛泽东说:“对敌军的宣传,最有效的方法是释放俘虏和医治伤兵。”(注7)
毛泽东这是在用事实说,只能把口头说教性的宣传放在第二位,即放在辅助的地位上,要把解决实际问题当成宣传工作中的第一性工作,而且认为只有这样做效果才最好。
再比如,毛泽东说:“如果我们做地方工作的同志脱离了群众,不了解群众的情绪,不能够帮助群众组织生产,改善生活,只知道向他们要救国公粮,而不知道先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精力去帮助群众解决他们‘救民私粮’的问题,然后仅用百分之十的精力就可以解决救国公粮的问题,那么,这就是沾染了国民党的作风,沾染了官僚主义的灰尘。”(注8)毛泽东的这一例说明,口头宣传只能占百分之十的重要性,解决实际问题所起的宣传作用,要占到整个宣传工作的百分之九十的地位。
(六)笔杆子和枪杆子的问题。
《周易》在谦卦上六爻辞中说:“呜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这是说,一方面要以谦虚态度大张旗鼓地做宣传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军队的征讨才能得到和保住城邑。
这种思想,在毛泽东思想中体现的更为充分,毛泽东说:“十年内战,不是因为全国一切愿望和平害怕战争人士的呼吁(例如过去的废止内战大同盟之类的呼吁)而停止,而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武装要求和张学良、杨虎成所领导的东北军、西北军的武装要求而停止的。”(注9)
毛泽东在他的著作中还曾举过一个例子,说对敌人的一个土围子,作了很多思想宣传工作,并不能解决问题,最后还是动了枪杆子,才解决了问题。
这说明,没有枪杆子,笔杆子宣传的再好,态度表现的再谦恭,也是无用的。
通过以上所举六例,说明不论在《周易》中还是在毛泽东的言行中,都是很注意做宣传工作的,但要真正解决好人们的思想实际问题,除了采用口头上的说教性的宣传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事实,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这些事实出来说话,并有针对性,效果更好。
注,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470—47 1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 9 52年8月北京第二版。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02页,人民出版杜出版,19 5 2年8月北京第二版。
(3)、(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 1 8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9 52年7月北京第二版。
(5)《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 37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 9 5 2年7月北京第二版.
(6)参看《实用六十四卦》第26 5页,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 9 92年6月第一版。
(7)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6 9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952年7月北京第二版。
(8)《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9 36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 9 5 2年7月北京第二版.
(9)《毛择东选集》第四卷,第114 9一1150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960年9月北京第一版。,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