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周易》和毛泽东对变的认识

火烧 2009-11-24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文章探讨《周易》与毛泽东对变的认识,强调变的重要性及遵循原则,结合战争指导规律与历史阶段变化,体现变与正道原则的结合。

《周易》和毛泽东 对变的认识  

后人研究《周易》,认为《周易》最大特点是变。毛泽东在《矛盾论》中也把变当成辩证法宇宙观的特点之一。由此看来,在对变的认识上,两者也有着一定的相近相似之处,举例如下:  

《周易》在随卦初九爻辞中说:“官有渝,贞、吉。”  

这大意是说,官家的政策应该随着实际变化了的情况而及时作出相应的变化,渝即变,但这个变,只有坚持正(贞)道原则,才会取得吉祥的结果。  

在制定政策问题上,毛泽东以战争为例说:“我们研究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各个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战争的指导规律,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反对战争问题上的机械论。”“中国军事学校出版的那些军事条令……如果我们一模一样地照抄来用,丝毫也不变更其形式和内容,就一定是削足适履,要打败仗。”对“苏联的规律和条令”,“如果我们一模一样抄了来用,不允许任何的变更,也同样是削足适履,要打败仗。”“由此看来,战争情况的不同,决定着不同的战争指导规律,有时间、地域和性质的差别。”(注1)  

毛泽东在这里不但指出变的重要性,而且指出这个变“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这就指出了必须遵循的正道原则。  

    从这里可以看出,不论《周易》还是毛泽东,都主张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与不同,对具体的矛盾运动作具体的分析,并根据这种分析,找出解决矛盾的办法,也就是制定出解决有关矛盾的方针政策,这样做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里的特点不但突出了一个“变”字,以区别形而上学的“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注2) 观点,而且指出变也是有原则的,离开正确的原则,也是不行的,也就是说,变是按规律的变,不是主观随意的变。  

注: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 6 5—1 6 6页,人民出版社出版,  1 9 5 2年7月北京第二版。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8 9页,人民出版杜出版,  1 9 5 2年7月北京第二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