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和毛泽东有关依靠群众的问题
《周易》和毛泽东有关依靠群众的问题。
这个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一下:
(一)人民是产生正确认识和行为的泉源。
《周易》在大畜卦九三爻辞中说:“曰闲舆卫,利有攸往。”
《实用六十四卦》认为:“大畜是专指人们在生活中要大量积蓄符合乾德精神的言和行”的一卦。对本爻辞注释说:“曰,语助词;闲,学习;舆,舆人,即造车人,下等人;卫,卫士,士兵。”这爻辞的大意就是说,要使自己的言行始终能做到符合乾德精神,使乾德精神在自己身上能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仓库,就得走进像造车工人和战士这些下等人中去向他们学习,只有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路,才会造成有利于悠然前往的形势。
这就是说,不要看不起劳动人民,正确的认识,只能是来自这最下层的劳动人民。劳动人民才是产生正确认识和行为的泉源。
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首先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注1)“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注2)有次他“在延河滩上散步,碰上一位作家从城里回来。他手里拿个拐仗,边走边在空中打转转,……遇到驼盐的毛驴队,依然如是,将老乡和毛驴队挤到一边。毛泽东气愤地说:‘这是流氓行经,目中无人。他看不起劳动人民,……”(注3),由此可见,从认识到表现,毛泽东都不允许看不起劳动人民的事存在。因为劳动人民才是产生正确认识和行为的泉源,所以毛泽东在决策时,特别强调查研究的重要,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个硬道理,还写下《反对本本主义》的专著。
(二)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事办好。
《周易》在夬卦的九二爻辞中说:“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惕:警惕;号:号召;莫:暮;戎:战争、征伐;恤,忧虑。此爻辞的大意是说,号召大家都提高警惕,这样,即使在暮色降临后的黑夜,敌人来偷袭,也不会造成什么忧虑。说明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事办好。
在这问题上,毛泽东说:“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都能克服,任何强敌都能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注4)正是在这思想指导下,在战争问题上,毛泽东创造了依靠群众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生产问题上,又搞起了依靠人民群众都参加的大生产运动;在消灭农村的封建势力上,又发动了让群众都参加的既轰轰烈烈,又礼札实实的土地革命斗争;在解决社会的腐败问题上,创出了依靠群众的群众运动的办法,一改过去那种只靠官的作法,等等。
(三)认为只有走进群众之中,才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一点《周易》在睽卦九二爻辞中说:“遇主于巷,无咎。”这是说,深入到贫民百姓居住的小巷内,就一定会遇到与你出主意想办法的人,使你的困难得到解决,故“无咎”。
这一点,毛泽东说:“……拿出一些时间到群众中去走一走,看看群众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从其中找出先进经验,加以推广。……”(注5)“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注6)总之,只有走进群众中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四)在解决福利问题上,也应该通过群众自己来解决。
《周易》在涣卦六四爻辞中说:“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根据《实用六十四卦》,认为涣卦是专门研究发展福利事业的一卦。本爻辞就是说,围绕发展福利事业这个中心,只有把群众发动起来,有了这个好的开头,就一定会取得极大的吉祥,使大家得到的福利像一座山丘那样厚实,并认为这样做,是一种很不平凡思想创举。
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说:“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注7)也就是说,福利事业,要依靠群众自己来解决。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所举出的例子,可以看出,毛泽东思想中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的不少观点,《周易》中也已萌芽,但到毛泽东手里,就长成了大树,发展的更有新意,更加充实,也更加完善,并在革命斗争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这正是毛泽东的独到之处。
注: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790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952年5月北京第二版。
(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53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952年5月北京第二版。
(3)《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原文载《光明日报》1 9 9 2年1月4日。
(4)《论新阶段》(一九三八年十月)。
(5)《这个乡两年就合作化了》一文的按语(一九五五年)。
(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901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952年5月北京第二版.
(7)《毛浮东选集》第五卷,第252页,人民出版社出版, 1977年4月第—版。
相关文章
- 锦衣之下 此人蒙冤被杀,刽子手不忍下手,锦衣卫抄家都不禁潸然泪下
- 最后的刽子手 八年之后的刽子手和死囚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的刽子手杀人不眨眼,该收手时绝对不能拖延,否则下场悲惨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为何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时就立马停手?只因为这13个字
- 刀下留人评价 揭秘:为什么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立马停手?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清末的刽子手:从业20余年,遭人唾骂,无妻无子,晚景凄凉
- 清朝刽子手 明朝3位忠臣被押上刑场,2位让刽子手当场出丑,1位让刽子手丧命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刽子手收入有多少?每砍一个人头可以获得四个银元
- 清朝刽子手 此人挽救了大明江山,连刽子手都不忍下手,终其一生一贫如洗
- 毛泽东: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者与精妙运用者——以“亲民”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