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为了既得利益者?--城镇化经济政策的探讨

火烧 2009-12-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39
文章探讨城镇化政策对内需拉动的作用,指出其实际受益者为既得利益者,而非普通民众。分析指出政策可能推高房地产价格,加剧工人工资压榨,并推进土地私有化,反映政策制定背后的深层动机。

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为了拉动内需,有一条就是进行城镇化改革,以下文字引自凤凰网,其观点代表制定这一政策的部分原因:  

城镇化改革:一石多鸟  

石齐平:这个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改革的步骤,应该这么去理解它,我们刚前面讲到,内需是当前的当务之急,因为外需确实越来越吃力了。那么内需要怎么拉呢?你想想看中国最大的一块内需市场,实际上就是十三亿人中的八个亿左右的农民,农民的内需拉起来了,国家内需就没有问题了。  

可是农民拉内需怎么办呢?因为他购买力有限,过去什么家电下乡,买到那边就差不多了,然后你再给他补贴,好像也是相对被动的。所以要真正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根本的一个办法就是让他增加收入,让他增加收入就要让他有工作,农村没有工作,那必须要到城市里面来,所以这就想到城镇化了,就希望把农村的人口拉到城市里面,当然这需要有一些配套的。  

但是必须讲这个城镇化在经济理论上有下面几个作用,第一会提高消费能力,第二能够提高投资,第三能够提高政府的投入。所有的这三个,消费、投资跟政府投入,通通是内需最重要的一个支柱,而且我还要强调,这里面还不光是经济改革的问题,社会层次的改革也很重要,因为可以有助于把农村跟城市人口平均化。再一个就是对于政治改革,人权中就包括了迁徙由嘛,或者是农民工跟城市户口之间的权益没差距,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既有经济,也有政治,也有社会的,叫一石三鸟。  

这个说法有问题:  

1、贫富差距巨大,普通人手里没有多少钱。他们才是消费的主体。  

2、人民无钱消费,到城里来依然没有钱。不会因为到了城里就有钱,内需就能拉动。  

3、经济不景气,大量企业倒闭,大量的人来的城里没有工作,收入不会大幅提高。  

所以他所提的三个作用,只有第一、二条能够起作用。因此城镇化这一措施,最终结果还会转到投资上来。那么这样的改革措施谁会受益呢?――既得利益者。  

提出这一说法的目的:  

1、让人民花掉手中仅有的存款,到城里买房,拉动房地产。让全国人民抱怨的房地产价格虚高,一直涨下去。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可以持续,依赖于支柱产业房地产的GDP可以繁荣下去。改革创造的高GDP神话可以继续。  

2、让人到城里找工作,在工作机会没有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竞争。必然会使工人工资增长的要求落空,让工人受到更大程度的剥削。创造各大规模的产业工人,让资本家获得渊源不断的工人。  

3、让农民买掉土地来,进行土地私有化。  

从整体来看,政策的制定不是为了广大民众,而是为了既得利益者服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