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和毛泽东对干部年龄的看法
《周易》和毛泽东对干部年龄的看法
在用人问题上,用年轻人好呢?还是用成年人或老年人好呢?《周易》和毛泽东都很注意这个问题。
《周易》在随卦六二爻辞和六三爻辞中分别说:“系小子,失仗夫”;“系仗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这两个爻辞实际都在说,如果只注意重用年轻人,就会失去成年人和老年人,反过来,只注意用成年人和老年人,又会失去年轻人。追随他们那一方,都会有所求,也会有所得。问题的关键,就是在具体实践中,看站居在那一方最利于对正(贞)道的发展,就用那一方,这就须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不可偏废一方。
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说:“我们党如果没有广大的新干部同老干部一致合作,我们的事业就会中断。”接着又说:“不错,新干部是有缺点的,他们参加革命还不久,还缺乏经验,……但是这些缺点是可以从教育中从革命锻炼中逐渐地去掉的。他们的长处,正是斯大林说过的,是对新鲜事物有锐敏的感觉,因而有高度的热情和积极性,而在这一点上,有些老干部则是缺乏的。新老干部应该彼此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便团结一致,进行共同的事业,而防止宗派主义的倾向。”(注)到晚年,毛泽东在对领导班子的建设上,明确指出应实行“老中青三结合”,让不同年龄特征的人,坐在一起,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在共同的实践和决策中,既使各自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又不至于各行其是,因而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因年龄特征的不同而产生顾此失彼的过失。
由此看出,在对老干部和青年干部的任用上,在《周易》中已经引起重视,而在毛泽东的实践中,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发挥,最后从人事制度上,提出建立“老中青三结合”的领导班子,使问题解决的天衣无缝。
注: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26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953年5月北京第二版
相关文章
- 锦衣之下 此人蒙冤被杀,刽子手不忍下手,锦衣卫抄家都不禁潸然泪下
- 最后的刽子手 八年之后的刽子手和死囚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的刽子手杀人不眨眼,该收手时绝对不能拖延,否则下场悲惨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为何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时就立马停手?只因为这13个字
- 刀下留人评价 揭秘:为什么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立马停手?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清末的刽子手:从业20余年,遭人唾骂,无妻无子,晚景凄凉
- 清朝刽子手 明朝3位忠臣被押上刑场,2位让刽子手当场出丑,1位让刽子手丧命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刽子手收入有多少?每砍一个人头可以获得四个银元
- 清朝刽子手 此人挽救了大明江山,连刽子手都不忍下手,终其一生一贫如洗
- 毛泽东: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者与精妙运用者——以“亲民”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