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本朝百年无事折子》
前些日子读王安石的《本朝百年无事折子》,心中颇有感触。虽然今朝时事不同,然国家兴亡的道理,各朝各代也不过如此。
譬如北宋前百年之所以无事,折子上说了历代的一些原因,这里有几点可以提一下。在太祖时期,除苛赋,止虐刑,废强横之藩镇,诛贪残之官吏,躬以简俭为天下先,此为其一。于出政发令之间,一以安利元元为事,此为其二。我以为这两点说的很好,国家之重,一为民生,一为吏治,这两者看则独立,实则互为表里。民生不靖,吏治必然有不恰当的地方,而吏治败坏,民生则自然凋敝。北宋神宗时的变法之所以失败,首先就是因为吏治的败坏。当时的地方官吏假借变法之名,或谋求进身之阶,为变法而变法,只求向上司请功,不顾百姓实际情况,指挥蛮横粗暴,对外则欺上瞒下;或谋夺个人私利,钻变法空子,行贪污腐败,权贵勾结之事,如此盘剥百姓,独食而肥。
历史总是相似,时至今朝,竟有重演“王安石变法”之虞。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点无需置疑。改革本是除弊,然则改革取得效果的同时,其过程中本身的弊端却容易被我们忽略。弊端的产生并非一时一事的突然结果,而是逐日逐月积累起来,成为积弊。是以,在改革开放之初,弊端便已开始积累,而随着改革进程的加深,弊端积累的越来越大以至于最终无法忽视。这些弊端最突出的便是“贫富两级分化”以及“城乡生活水平差距加大”。自改革开放之初到国家1998年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房地产价格调控加快住房建设的意见》文件以来,这是为改革开放的第一个阶段,并产生上述最主要的两个弊端。在第一阶段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功是巨大的,弊端产生因为不可避免,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程度取得提高却是确定的。
从国家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房地产价格调控加快住房建设的意见》文件之后直到现在,属于改革开放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房地产业被放在了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高度。这个举措是否正确,历史还不能给予我们答案,各路专家支持的很多,反对的却也不少,所以无法下个定论。在此我也只能将其利弊一一列举,以请大家观瞻。其利一,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国家十几年来接近双位数的GDP发展,房地产无疑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其利二,加快了城市基础建设。这点想必无异议。其利三,为政府增加了雄厚的资金储备。这样一方面使国家能够更有利地对全国大型战略产业进行布局,另一方面使国家能够更有实力去影响国际事务。其弊一,吏治败坏。或贪污腐败,或官商勾结,或以权谋私,或好大喜功。其弊二,两级分化愈演愈烈,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其弊三,民生问题愈加艰难,住房问题越来越严重,民众财产越来越缩水。其弊四,社会风气日益冷漠,好人不敢做,一切向钱看,观念多扭曲,道德渐沦丧。民众有怨却无处可泄,居无定所如丧家之犬。
当然弊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也并不能全怪罪于房地产之上。但是总观这十几年所产生的弊端,却也是日积月累而来。期间或不以为然,或推波助澜,或火中取栗,或挺而走险,政府却不加以引导控制,甚至暧昧不明,传导出错误的讯号。于是乎民众失望而悲,哀大莫过心死!或者以死明志,或者合身以堕。当真是呜乎哀哉!
最近一部《蜗居》,看得国民真是悲从心来。经济适用房的暗箱操作,房地产开发的黑幕重重,永无止境的楼盘价格上涨,又突然有人爆出言论:“商品房本来就不是给你们这些平头百姓建的!”这便是我也不禁要拍案而起了。且不论“将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决策是否正确,这个自然有专家们在唇枪舌战。但是仅仅只是房地产业改革过程中的吏治败坏问题不解决,那么我们的改革恐怕就要遇到“王安石变法”中的同样遭遇了。就如同神宗皇帝问变法好不好,新党的同僚们自然是说好的,并举某某地的实例,旧党的同志当然要直斥变法之恶,同样能够举某某地实例;既得利益者和受变法恩惠之地的百姓肯定交口称赞变法,利益受损者和遭变法之殃的同样也该声泪俱下。如此争争吵吵,而接下来就是无穷无尽的党争了!
吏治毁了“王安石变法”,而党争毁了整个宋朝!
左派和右派最近无休止的互相谩骂和诋毁,守旧派和资改派之间无休止的恶意攻讦,历史又何其相似!
况且“王安石变法”从大方向讲还是正确的,不变法便不足以救国!但是“将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改革其正确性是否确定我们都无法保证,又何以还能一如既往的背着这个炸弹走下去!
我不知道房产改革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使更多的人能居有定所,还是单纯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如若是前者,那么我们现在已经走错了,如若仅仅是后者,我们又何以面对“民生”这两个字。经济发展,而民众却失去了居住的权利,国家财大气粗了,而民众的财产却被剥夺干净。这样的经济发展难道能够理直气壮地说:“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么”?
在王安石的折子上,他指出宋朝累世积弊,而百年无事,是因为无大错,还有运气好的缘故!我以为还要加上一点:中国的百姓好啊,不是实在被逼不过,活不下去了,是万万不会行谋逆之事的。所以现如今百姓的窘境是有,所谓三代积蓄买一房,所谓劳碌一身而无立锥之地,所谓中产阶级每月半平米,普通民众每年一平米。这些都没问题,只要还活得下去,情况不恶化,保管国家以后百年无大事!但是,当真如此,我们如何对得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的“人民”二字,又如何对得起那朱墙红瓦前写的“为人民服务”的五个大字?
《本朝百年无事折子》虽说是王安石回答宋神宗“为什么本朝百年无事”的一篇文章,实际上主要讲的是宋朝的百年积弊。综合三点,就是冗官,冗政,冗兵。就冗官来说,共和国的公务人员与普通群众已达到惊人的1比28,这还是前些年的数据,恐怕真实数据还要惊人。而且最近几年随着房价上涨和经济危机,报考公务员的越来越多,已经到了千人求一岗的地步。如此僧多粥少,难免有些人想削尖了脑袋钻进去,就算力有不逮的,怎么也先弄成个编外成员,来个曲线救国,再见机行事。如此可以预期,公务员的数量将会愈加膨胀。这便是共和国的“冗官”特色了。而“冗政”,从前些天新闻出版总署和文化部争夺网易魔兽世界的审批权便可见一斑,两个国务院部级单位还厘不清彼此权责,更何况下面地区!至于冗兵,这在宋朝是个相当严峻的事情,共和国问题倒不至于太大。不过同样因为房价上涨和经济危机,公务员难考,便退而求其次,结果导致征兵的人却也多了起来,前些日子就冒出了征女兵要求才艺表演的事情,如此事实,当真让人感叹。
当然,这些问题放在如今的共和国里还只是末节,虽然要尽早谋划,到底没有民生问题来得严峻。共和国以经济挂帅,到如今确有骑虎难下之势,国际社会波诡云谲,经济增长不保持稳定,很可能就是船覆人亡之势。然一味要靠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毕竟是饮鸩止渴。房地产到底只是消费产业,非是实体经济,虽然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经济增长的数据,同样也吹起了相当大的泡沫!与其到不可控制时泡沫破灭,倒不如现在主动戳破它。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另外,改革开放之前物质匮乏,是以确定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然此一时彼一时也,支持中国快速发展的后劲将尽,经济放缓将成不可阻止之势。当此时,使中国经济稍稍让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民生方面,着力解决人民的居住,贫富两极分化,城乡差距以及创建高效廉洁的吏治等问题上,这样方才是国家稳定健康向前发展的更好选择。
2009年12月2日
王伟岸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