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毛泽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重读毛泽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1961年9月9日,毛泽东在庐山会议期间,针对李进拍摄的庐山仙人洞的照片,以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写下了充满革命乐观主义和大无畏精神的不朽诗篇--《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1961年,我国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在国内,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者攻击“三面红旗”,向毛泽东同志发难。在国际,现代修正主义集团和帝国主义一道掀起一股股反华浪潮。由于前苏联政府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撤走专家,逼迫还债,我国内外矛盾交织在一起,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人民面临着关键时期的极大考验。
“诗言志”。在这首诗中,毛泽东以卓越的文学造诣和高超的写作技巧,运用亦实亦虚,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将“暮色苍茫”喻作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将“劲松”喻作与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斗争的革命者,喻作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伟大的中国人民;将“乱云飞渡仍从容”喻作在国内外一切反动势力所施加的压力与喧嚣面前,革命者从容不迫,临危不乱,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的豪情壮志;而“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则揭示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一浅显而又深刻的人生哲理。这个人生哲理,就是共产党的斗争哲学,--“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不斗争就不能进步”。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与气魄。
当今世界,依然“暮色苍茫”。在国际,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军事包围,经济侵略,支持分裂势力。在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资改派甚嚣尘上,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在“乱云飞渡”面前,我们要学做“劲松”,“从容”应对,坚持斗争哲学,“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定能“谈笑凯歌还”!
相关文章
- 锦衣之下 此人蒙冤被杀,刽子手不忍下手,锦衣卫抄家都不禁潸然泪下
- 最后的刽子手 八年之后的刽子手和死囚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的刽子手杀人不眨眼,该收手时绝对不能拖延,否则下场悲惨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为何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时就立马停手?只因为这13个字
- 刀下留人评价 揭秘:为什么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立马停手?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清末的刽子手:从业20余年,遭人唾骂,无妻无子,晚景凄凉
- 清朝刽子手 明朝3位忠臣被押上刑场,2位让刽子手当场出丑,1位让刽子手丧命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刽子手收入有多少?每砍一个人头可以获得四个银元
- 清朝刽子手 此人挽救了大明江山,连刽子手都不忍下手,终其一生一贫如洗
- 毛泽东: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者与精妙运用者——以“亲民”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