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反《大国空巢》者自抽嘴巴
我曾经一再的提醒,反《大国空巢》的某人,最好能虚心一点、冷静一点,想办法看看大国空巢的原书,而不是根据网络上的只言片语来臆测易富贤的观点。这是辩论问题的起码道德所在!根本就没看过对方的原始观点,纯粹靠一点网络引擎搜索的残羹冷炙,就要如扯裹脚布一般的长篇大论,这样的讨论问题方式,是你们家祖传的,还是你哪个老师的秘技?
欣赏一下某人自抽嘴巴的表演。
关于中国的资源问题。
某人义正词严:“在人类没有火箭的时候,你可以说,人类怎么能登上月亮,因为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做到嘛.这就是你的混账逻辑。”
====很好!您不混账,您有远见是吗?那么我为什么现在不能预言:到了若干年后,人类可以发现更多的资源发明更多的节省资源的办法,从而完全不用计划生育?注意哦,您可千万别跟我这里计算现有资源的消耗程度!道理很简单,现在没有发生,难道以后永远都不会发生,你能保证十年后没有,二十年后没有?再等十年二十年,现有的资源完全可以支撑嘛!所以,你前面计算的现有资源的耗尽年限,完全是线性思维,完全是僵化的概念。对不对???
您的逻辑不混账,只不过更适合抽你自己的耳光。
某人一天到晚如丧考妣:“资源不够所以要计划生育以减少消耗!”。当我告诉他,“减少浪费、提高利用效率同样能够实现这个目的,所以不需要强制计划生育”的时候,某人一蹦三尺高,忙不迭的从网上搜来一批数字,试图证明中国的资源确实是不够。然而,就在他所找来的数字中,已经明确的点出了中国资源严重浪费的事实!换句话说,某人再次抬起自己的手,重抽自己的嘴巴。
以下是某人的原文:
*****而我国原储量、产量和出口量上均居世界首位的钨、稀土、锑和锡等优势矿种,因为滥采乱挖和过度出口,绝对储量已下降了1/3-1/2,按现有产量水平保障程度亦已不超过10年。
*****建国50多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平均每增加1亿元GDP就需要5亿元的投资。2003年,我国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约合50亿吨,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的4%。
亲爱的某某某,你总不是想告诉我,你上面援引的数据不是在说明资源浪费情况吧???
我告诉过某人:“关于中国资源的实际情况,以及提高效率后的情况,具体的数据请参考《大国空巢》,105--124页”,都说到这个地步了,某人却宁愿找些东西自抽嘴巴,你是不是嗜好这一口呢?
目前,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日本的二十分之一,德国的六分之一,资源整体绩效排世界倒数第六。我国的单位GDP能耗,不但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另一方面,我国每增加单位GDP排放的废水比发达国家高四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物比发达国家高十几倍。
我再次问问某人:你减少人口不就是想“延缓”么?不就是想为“最终找到解决办法”创造时间么?我现在明确告诉你,减少浪费、提高利用效率同样能够做到这一步。你有什么不服气的么?
只要我们的资源效率达到美日欧等国家的水平,资源的使用时间立刻就增长十几倍乃至几十倍!同时,污染排放立刻就能下降一个数量级!这难道不比你奉为绝招的计划生育更好么?又能达到“延缓”的目的,又能让中华民族的子孙始终生生不息,到底什么地方让你不满意,以至于一定要用人口自杀的形式来减少资源消耗?!
当然,某人可能又要狡辩:“要是又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又能减少人口,那不是就能有更多的资源享用嘛!”。大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完全可以解决资源紧张的问题(几十倍的时间延长,还不能“延缓、找到解决之道”,只能说明这个问题无解,大家还是一起等死算了。),为什么一定要绞尽脑汁让自己国家的人口减少?你真的不能怪有网友指责你丧尽天良、数典忘祖、里通外国,你的行为确实太象了。
看中国一些人均资源的实际情况。
人均草原:与世界42.5亿人的平均水平相当,仅比六个国家(地区)的人均水平低;
人均农用地资源:排名世界第32,全世界近六成的人口人均农用地比中国少;
人均矿产储量价值:总量世界第三,人均仅低于8个国家的8.46亿人,比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43.5亿人多;
造成一些资源人均数量“大幅度低于世界水平”根本原因,不是中国的少了,而是极少数国家的太多了。例如“人均矿产储量价值”,只有极少数富矿国家(包括沙特这样的只产石油的国家)比中国高,世界上余下的大多数国家都不如中国。说白了,就是平均数计算的不合理:少数几个富人跟大多数普通人计算平均收入。
如果中国的人均资源真的“低”(而不是平均数掩盖),那世界上仅仅有个位数的国家“高”,这种“高低比较”有意义吗?
如果把减少资源消耗的方式分两种,那就是:1、提高使用效率;2、减少使用人口。但是请某人注意一个关键的问题: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这是有先例有经验可循的,许多发达国家(甚至是印度在某些方面)都实现了,证明这第一条路是完全可能走通的;而第二条路,一旦人口大幅度减少了、出生率急剧下滑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重新振作的实例!某人所谓的“将来一定会*****”,纯粹就是理论推演,根本没有实践证明,相反的是,有许多国家已经用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提高是不可能的。
一条路,大把的人已经当着你的面顺利走过了;另一条路,大把的人当着你的面迷路。然而某人却一再的告诉我们:请走后面这条路吧!我的理论证明它是能走通的!
傻叉!
关于影响生育率的原因。
某人扯了一大堆淡,认为:“现代国家为何出生率降低,因为人类人口的总量已经与自然发生冲突,资源越来越缺乏,人口消耗的资源价格越来越高,养育成本也越来越高,那么就会挤压人口出生。”
可惜的是,养育成本高是且仅仅是生育率低下的一个原因,甚至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这一点,在《大国空巢》里面有非常详细的描述。原书第11到15页,非常全面的论述了各个方面的影响,累计十余个,所谓的“养育成本”仅仅只是许多个因素中的一个。
敢问某人,您看过吗?您有针对性的反驳意见吗?
别的不说,光“养老社会化”(书中有分析)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以往多生,养老是非常重要的考虑。由于现在养老社会化的发展,养老与生育的关系逐渐脱节,在年轻人看来,就算不要、少要小孩,将来的养老也不担心(当然,等他们真的年老后就知道厉害了),难道你这天才的逻辑者不是这种想法?这跟“养育成本”有关系么?
顺着这个因素往下推演,某人所谓的“人口降低到一定程度以后,资源约束缓减,人口压力缓减,人类会恢复考虑增殖。”的荒谬立刻显露出来-------到了那个时候,养老社会化的程度将更高(如果还有养老金的话),人们的生育意愿只会更低!请问某人,届时的人们为什么要生小孩?其目的到底是什么?
为了繁衍后代?那么我生一个,至多两个,总可以了吧?然而,到2100年,等你开始鼓励生育的时候,要想把生育率维持在2.1,则主流家庭至少要生三个小孩!(考虑到不孕不育、丁克家庭、独身现象,现在光不孕不育率就有10%以上,而且是经过治疗后的数据!)。达不到这个水准,生育率就不可能有2.1,如果到2100年的时候还不能迅速恢复到2.1以上,那么结合当时的重度老龄化状态,人口将呈现加速度的下滑,不出五十年,中华民族直接宣告消失。
因此,某人幻想的“2100年生育成本下降,人们生育率自然就提高”,纯粹是不着边际的胡扯淡!你倒是告诉我,届时的年轻人,到底凭什么要自愿生三个小孩?他不结婚,你逼着他结婚啊?他不生,你逼着他生啊?他只想生一个两个,你逼着他再多生啊?生不到,很简单,人口继续加速度下滑,所谓“人口稳定然后再增长”是典型的白日梦。
某人千万不要告诉我,通过奖励之类的办法来鼓励生三个。你这种白痴书呆子只会纸上谈兵!我现在就在抚养一个小孩,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即便孩子的一切费用国家包干,即便国家反过来再给我奖金,我跟老婆也不想再生了!很简单,抚养孩子不是靠钱就行的,需要大量的时间、心血的付出,这跟钱多钱少无关,你给我再多的钱,我也不想多一个孩子。你自己去问问身边生过小孩的,看看我的这种情况是不是普遍的?
我还可以再告诉书呆子。如北欧这样的高福利国家,小孩的养育成本相对已经很低了,生孩子并不会很大的影响家庭生活,这是世界公认的状况。结果呢???北欧的生育率长期在1.6以下徘徊,北欧的人口即将进入负增长,北欧国家鼓励生育的一切手段,统统没有明显效果。
所有的现实例子,都在证明某人的荒谬,而某人的唯一挡箭牌,就是他自以为是的“理论推演”。可见,某人根本就不是想研究实际问题,不过是在幻想里面过瘾。
关于人口与失业率。
某人把失业率高归结“科学技术的发展会逐步挤压劳动力,失业率逐渐提高。人口投入越多,失业率越高”,只看到了一面。
日本、俄罗斯比较,谁的科技高?谁的人口多?谁的资源少?按照某人的逻辑,显然该是日本的失业率高,然而真实情况是,日本的失业率低于俄罗斯30%以上!
类似的例子可以给你找出一大堆。事实上,如果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挑出来一对一比较,可以明显的发现,发达的国家的失业率往往要低于不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中,人口较多的国家的失业率往往要低于人口较少的国家。
为什么会这样?
一方面,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对比。现代社会里面,第一第二产业需要的劳动力在逐渐减少。发达国家从事一、二产业劳动力比率分别只有2%、20%,也就是说,大多数的劳动力就业是通过第三产业解决的。相比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第三产业比较落后,无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造成大量的劳动力拥挤在一、二产业上,必然是高失业率、低工资。比如中国,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只有30%,而大头还是集中在一、二产业,自然就给人“工作难找、失业率高”的假象。
某人会不服气:一、二产业就业人数减少,难道不是科技进步的缘故吗?没错!是这个原因!但是科技进步也使得第三产业的种类和需要的劳动力大幅度上升,两相对比,只要经济结构合理、产业政策对路,失业问题完全可以解决。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之间比较。类似条件下,人口多、人口结构合理的国家其失业率相对更低。因为第三产业直接靠人的消费来拉动,没有足够的消费群体,酝酿不出足够的行业,也带不动第三产业发展。
所以,把失业率怪罪于人口多,只能说明这个国家本身的产业结构非常不合理,关人口鸟事?就算把你的人口砍一半,由于一、二产业只能容纳比较少的劳动力,人口少了一半也不解决问题,反而第三产业又会失去消费市场,无法发展,照样有高扬的失业率。那怎么办?把人口砍掉90%么?那你直接要求民族集体自杀得了。
到现在,人口的减少甚至开始影响一二产业。比如日本,由于严重缺乏壮劳力,日本渔业濒临崩溃,而二十年前的日本是无可争议的渔业大国!现在的日本,连日常的食用鱼虾都不能自给,自给率下降了一半,渔业的主力都是60以上的老头子,不消二十年,曾经的渔业大国将彻底自我报废掉这个支柱产业。请问某人,日本这是进步啊,还是发展了?!你还不承认日本老龄化的严重问题?还在打肿脸充胖子把老龄化当做日本“发达的标志”?
关于日本军费。
某人恶狗先告状,居然指责我“你的混账逻辑就是没说,为何(日本)军费为何不可以节约用于老人。你论证了吗?”。你的眼睛真的是喘气的?看不见我前面帖子的文字?再看清楚了:
【第一,日本近年来一直在增加养老开支,最先被削减的就是军费开支!而且军费开支在日本预算里面从来不是最大头;第二,就算日本每年把军费削减90%,节余的钱全部投入养老金,最多让养老金的破产推迟若干年!为什么?前面说的非常清楚:支出在不断加大,收入却没办法大幅度增加,甚至会下降,这样的情况不可能持续,必然是破产结局。】
我倒想问问你,你说日本节省军费能够解决养老金问题,那么你论证了吗?数据在哪里?又是你的幻想?
日本的养老金总缺口达到万亿美元的规模,年增数千亿美元!而日本一年军费不过4、500亿美元,都砸进去,连个响声都没有。我欠你一万块,然后给你500块,然而你就心满意足认为我还清了?你怎么这么聪明呢!
尊敬的眼睛喘气者,日本每年46%以上的预算用在了社会保障方面,你要是还觉得少,敢问你认为合适的比例是多少?日本养老金年亏空能用军费解决,麻烦你拿出一个证明过程来,证明几百亿可以填补几万亿的窟窿。请不要只会幻想,OK?
关于养老院。
某人一副美梦的蠢样:“大规模的养老院怎么不可能?现在多少大学是怎么起来的?不是人造的?吹出来的?有的人说现在的很多小学没有小学生了,那好,腾出来做养老院不行?你的意思好像养老院就是不好,那幼儿园孩子呆在里面有什么不好吗?你把孩子委托幼儿园照顾有什么不好了吗?如果幼儿园没有什么不好,那养老院有什么不好呢?我就不懂了。”
=====最后这句话----“我就不懂了”,完美的展现了一个白痴者的嘴脸。
你当然不懂!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你不但没赡养过老人,也没有养育过小孩,就是一个对实际社会一窍不通的书呆子。
小朋友,养老院跟幼儿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差别,你知道吗?!像你一样的智商小孩子们,早上八点左右去了幼儿园,下午五点左右就会被接回家。这意味着,小孩子主要的时间和养育生活依然是在家庭里面!然而,养老院呢,你准备把你们家老爷子早上送进去,然后晚上就接回家团聚、照顾?那我真是感动你的慈孝哦:)
既然把老人送进养老院,等于经常的团聚、见面不可能,否则意味着你依然要抽出大量时间照顾老人,那还不如呆在家里。就算养老院物质条件再好,老人的那份亲情孤独感也无法弥补,而这恰恰是老人最看重的。你说“老人不需要太高的物质条件”,那么自然需要更高的“精神抚慰”来填补。就算最简单的421结构吧,两口子怎么去保证足够的时间探望、团聚?一个月去一次不错了。更不要说6-2-1、8-2-1甚至12-2-1的情况了,到时候,两口子哪怕一个月去看一个,12个老人要花多长时间?看一次,至少半天,连探望犯人也要几个小时,看自己老娘还能时间少了?12个人,那就是6天,两口子要么所有节假日都用上,要么每个月都请假。再加上老人往往身体多病,就算养老院条件再好,一通知说病了,你要不要马上去探望?这种奔波的压力,你这个书呆子能够体会吗?
难道你想把一家子的住在异地的多个老人,都送进自己周边同一个养老院,以方便探望?那你这是集中营呢,还是养老院?老人周边有几十年的社交圈子,这些圈子和子女,是他晚年最看重的东西。仅仅为了你探望方便,就要把他们强行迁移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还美其名曰“养老”,这就是你的猪脑子的灵光?
某位大仙,我养小孩的时候,你还在弹玻璃球玩;我给父母寻找养老院并最终放弃的时候,你还在撒尿和泥球玩。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胡说八道?因为你脸皮够厚,所以根本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也敢乱喷粪?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是用“大规模建造养老院”作为主流养老模式的!这仅仅只能成为居家养老、子女养老的补充。即便社会保障发达如美国,其老人也只有20%进养老院,老人主要还是依托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原因很简单,老人也是人,也有朋友也有感情!小屁孩懂得这个道理么?
当然,某人有逻辑:现在没有,难道以后就没有吗?
===是的,以后可能会有的!只要以后的人都进化一个你这样的猪脑子。
有趣的是,某人居然说出这样的话:“你说4-2-1结构就是4个老人,你的老人都是一起退休,一起下岗?你白痴还是我白痴?”
=====是的,俺家老人没什么本事,只不过跟多数老夫妻一样:相互之间岁数差不太多,也就三四岁的样子,所以一个退休了,另一个也该差不多了,何况,男女退休年龄还不一样,俺娘虽说是比俺爹小,结果反而先退一年。俺岳父母更不行啦,居然只差了2岁,搞得现在都是60多了,都没处讲理去:)
不过,我们的天才的家里肯定不是这样,你老爸老妈年龄一定差着一二十岁吧?一定正在享受老夫少妻或者老妻少夫的快乐吧?不是这么大的年龄差距,怎么会生出这么天才的儿童啊!
根本没有生养过孩子的人,教育我们怎么去提高生育意愿;根本没有赡养过老人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去养老。你真是个活宝呀!
关于养老金与国家投入。
某人装模作样的计算:“如果我们换一个政策。全国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国民收入定一个比例,比如20%用于养老金储备,比如6%用于教育,比如5%用于医疗保险。然后人民的医疗、教育、养老由国家承担,如何?你还会觉得你家庭负担沉重吗?”
====我很想对某人极其罕见的数据论证叫好,但是我又实在看不懂一些东西。
比如-----“国民收入定一个比例,比如20%用于养老金储备,比如6%用于教育,比如5%用于医疗保险”------什么意思?是个人的收入,还是总的国民收入(或者国家财政预算)?
如果是前者,这等于个人收入的一半以上在到手之前没了(还要公积金、缴税等);
如果是后者,更加不劳您费心,不但中国的养老金是这么操作的,发达国家的这些支出早就超过了你的上述比例。许多国家一半以上的预算都是用来干这些的。比如一些北欧国家,国家的投入超过预算50%,下面省、市的投入可以超过各自预算的70%以上。所以呢?一个个的遇到了缺口问题........70%以上的政府预算都不够,您给我计算一个更合适的数据?
再比如------“然后人民的医疗、教育、养老由国家承担,------这又什么意思???国家承担,总要拿钱承担吧,总不能只把预算投入到这些上面吧,你知道预算分配上面除了资本家的剥削、军费、养老等等,还有什么吗?人家实际已经拿出当年GDP的1/3以上,或者财政预算的一半以上,都无法解决问题,您拿几个意淫的比例,就能打天下?
关于29人养活11人。
某人高呼:“我就搞不懂29个成人劳动者怎么养不活11个老年人。”
====你确实应该搞不懂。因为你的智商与鸭蛋无异。
首先,届时中国还有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需要抚养,劳动者要顾及两头,不是仅仅养活老人。
其次,要养活11个老年人(1.1亿),对应现在的只有4000万拿养老金的人,而且水准很低的现实,参考当前的GDP和养老金在国家财政预算中的比例(只有零头),参考其他高福利国家的实际(占预算起码四成以上),并考虑必须弥补数万亿的养老金缺口,再给定一个现实的年均劳动生产率增长(2%),那么可以得出以下数据:
到2100年,中国GDP实际应为65万亿人民币,对应的预算大约7万亿不到;要保证1.1亿老人的高质量养老生活,则国家支付的养老保险金将接近6万亿人民币!换言之,国家财政预算一年不干别的,都来养老。什么医疗、教育、国防、公共建设都要压缩到极限,占人口三成的人,用了国家90%的财政预算。当然,如果GDP是40万亿美元就好了,那就能解决问题。不过,年均劳动生产率增长不可能实现这个标准。
你要反驳,请拿数据。而不是坐在电脑前面幻想。
最后,大家一起欣赏一下天才儿童的思维和逻辑:
某人先是说“西方国家基础设施和人工费用较高,导致老人赡养费用增加,但我国人口众多,基础设施和人工费用不高,怎么不能以较少的投入提供较好的赡养呢?”
我反问“请问到了2100年,您心目中的4-5亿富裕时刻到来,中国的基础设施、人工费用高还是不高?届时中国的劳动人口,将与美国接近,如果那时候中国的工资还是只有美国的几十分之一,请问,您的“富裕”在哪里?”
只要不是白痴,都看得出来,某人认为“中国人工费用低所以养老成本低”,而我反对这种说法,认为等到人口大幅度减少,中国人工费用不可能低。但是一转头,天才儿童居然这样回答我:
“你怎么知道4亿时的中国工资只是美国的几十分之一。你不是混账是什么?除了中国人继续做牛马,如果中国那时是社会主义,并且如果有4亿人口那么,那时的养老水平会比现在提高很多,因为可以划分更多的资源给老人。这就是所谓的人工费用高。因为我们制定一定的比例,按比例从国民收入提取养老金给老人。”
注意那红字以及前后的关联!瞬间,天才儿童认为中国的人工费用应该高了!
一开始,说“西方国家基础设施和人工费用较高”,隔一天,变成“中国的人工费用高”。我的天才宝宝,你到底想说什么啊???
天才宝宝,我并不认为“4亿时的中国工资只是美国的几十分之一”,这恰好是我所反对的!你连这都看不懂,是不是这些天父母把你从幼儿园接回来后,就不管你的学习了?
末了,差点忘了。天才宝宝曾经信誓旦旦:“你告诉大家政府能破产,我就同意养老金会破产”,那么当我举出政府破产的例子,天才宝宝立刻开始转移话题,分析养老金与财政比例的关系。请问天才宝宝,我只要你回答一个问题:阿拉巴马州杰佛逊县政府是不是破产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