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明星与民心

火烧 2009-12-01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探讨追星热背后的心理与社会现象,反思明星崇拜对个人信仰和价值观的影响,呼吁理性看待偶像,避免过度沉迷,回归内心世界。

面对铺天盖地的流行音乐追星热,作为一个沉默者我觉得应该用反思的态度来看待这种事情,当然人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有偶像崇拜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价值观的问题,也就是一种信仰的表现形式。人若没有信仰是可怕的,这种感觉就像爱而没有被爱,就像痛但你找不到地方一样的无奈。电影《肖申克救赎》中说到:“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人生才有意义。”这话可谓是至理名言,但是属于自己的世界并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人都会走弯路,特别在当今社会一个商品经济主导社会,很多的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他们觉得竞争过于激烈,但是又不容易找不到一片清凉的天地歇歇脚、缓缓神,这种情况很容易让脆弱的人类产生异化,追星热应运而生而且只是其中的一种。

已往还看电视并且有好多节目值得期待,而今时代之好尚已变,打开电视一看基本上千篇一律的都是选秀的。这就让人纳闷了人好好的、很诗意的活着不好吗,干吗非要比出个第一第二来,而且那些被比下去还要流老多的眼泪,下面的那些粉丝更是哭个不亦乐乎这又何苦呢。更让人受不了的是动不动就说出个“XXX,我爱你”之类的话,这让我们这些出生在90年代以前的人很汗颜啊,“爱”是多么神圣的词啊,那首《弯弯的月亮》唱出了多少中国人的心啊!“你要问我爱你有多深,爱你有几分,你去看一看、你去想一想月亮代表我的心”这是多么美妙的境界,而现在了动不动就一个“我爱你”人总是觉得这像是在卖淫,除此之外,别无它想。因此我还是希望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要忘了祖先留给我们的光荣传统,不要随随便便见了某某明星就说出那种有口无心的“我爱你”之类的话语,而且也不要随随便便的大声尖叫,特别是那些情窦初开少女同胞,男人是拿不出那么高的神经质声音来,你们的可爱我们是知道的而且你们想表现自己的心情我们是很了解的,所以你也不必要大喊大叫好似我们没有意识到你们存在似的,因此我希望我的亲爱的、容易幻想的女同胞在尖叫的时候是不是因该降低一下音量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说不定你的这一声尖叫会吓死几个患心脏病的老头老太太,而且你越是喊得厉害别人越以为你神经质的厉害,除此以为你大概不会得到什么赞扬吧!当然欢乐地气氛,适当的鼓掌,适当的情绪激动这是应该的,但是千万要把握一个度。别让你在装时髦、追流行的过程中,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压抑了很久的抑郁症患者。最重要的是对于你们这个阶段爱幻想辟性应该收敛一下,人区别于动物的区别在于会动脑筋,换句话来说在于人有理性。不是我打击你们,那些所谓的明星能成为你们的白马王子的可能性用极限求解的结果几乎为零。所以嚎得再厉害也只不过是多累死你几个细胞,留个后遗症而已。如果你有那么高尖叫声音,你是不是应该考虑考虑在日常生活中多练练,说不定某天你会受到同样神经质的欢呼,那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神经质了,这也是好事。而且那些明星在台下什么样个品行,值不值得得崇拜这就另当别论,据说有些跳梁小丑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玩意儿,在公共场合居然公然辱骂人民子弟兵,网上炒的风风火火,差点被人骂死,这不是信口雌黄。这种连基本的尊重人都不知道的“明星”,我就怀疑是不是有崇拜的必要,而崇拜这些所谓“明星”的人是不是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而只有在人前显摆,让人觉得恶心,让人觉得她是个“尤物”的时候才感觉到自己是幸福的,才能确认自己真的存在。至于能不能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这是很值得怀疑的,笛卡尔说过的“我怀疑一切,但我并不怀疑我正在怀疑”,也就是说除了这个能感知到我正在怀疑的灵魂以外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怀疑的。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够怀疑的,而当这些可怜的人们,把自己原本光鲜的灵魂献给那些所谓的明星的时候,他用什么确认自己的存在呢?也许人家有超越灵魂的力量,这种力量大概是容易把自己弄成一个幻想癖,这样就有可能在她的脑际中展现出这样一幅幅虚幻的画面:她和某男星手拉着手,或者依偎在一起看月亮星星什么的,甚至裸奔……这当然是很好的画面。但是这毕竟是幻境,他们不知道当他们满怀希望的等待时候,他们是活在幻觉中。只是她还不知道。因为幻境毕竟是幻境,这就好像他们把一只猪猡搂在怀里,她在幻觉中还以为包着某某明星在睡觉,他们不知道或者他们不愿知道,因为在幻想中把猪猡抱在怀里的时候在他们看来是最幸福的,也就是说她用虚幻来确认自己的存在,可怜的人啊,你为你的“哨子”付出了太高的代价了。人家祥林嫂都知道把眼珠一轮就能表示自己还是个活物,也就是说人家用最简单的方式确认了自己的存在,难道说神经质追星族的智商还不如一个祥林嫂么?这我大概也太小看他们了,至少人家会说:“唉!我真傻,我单知道崇拜明星,我单知道我抱着猪猡睡觉而不觉得的时候,我才最幸福……”。

据说有人为了嫁刘德华甘愿终身不嫁,有的甚至自杀,有的整天以“冰雨”洗面,以达到和歌词中所唱的 “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的拍,暖暖的眼泪和冰雨混成一块”这样的境界相呼应,她们是不是觉得自己就是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等来一个一字并肩王——薛仁贵,这当然是皆大欢喜。只是现在想找个寒窑谈何容易,再说就是有个薛仁贵,那也是抢手货,就是等上十万八千年人家也未必来找你,到时候发如雪了,再用什么“飘柔”啊,韩勇9+9什么的都是白搭,这又是何苦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刘德华在唱《冰雨》的时候在他头顶确实有一个喷头,浇灌的天王像个落汤鸡似的,下面的人全都痴了,一个劲的喊着“华仔,我爱你”。只是那个喷头里面喷出来是冰雨还是别的,这就不得而知了。帅当然是帅,天王恐怕为此打了好几天点滴了吧!更有甚者,有人为了学刘德华唱《冰雨》,在自己家的澡堂子里冷水狂浇,居然唱出了一句:“男人浇吧浇吧不是罪,只是为了尝尝阔别已久浇的滋味”,后来听说这位仁兄被送到医院去了,原因好像是因为浇的过度了些,患上静脉曲张,后来终于在手术台上改悔了,唱了一句“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尝尝多浇冷水的滋味,就算多浇也是一种美,何必挨刀挨得那么狼狈。。。。”

现在想想,如果当年黛玉妹妹的那个年代出现一个“.XX女生”之类的东西,黛玉妹妹大概就不会哭死了而是羞愤而死了,谁会受得了一个不男不女的什么“哥”在台上显摆,要是在来上一句:“我的热情好似一把火,燃烧在整个沙漠”,黛玉妹妹大概又要好生伤感了,因为要是宝哥哥看到这个尤物又要以为这家伙欲火中烧了,这样难免又要动些歪歪脑子。要是宝哥哥耍起性子来,这样就算林妹妹再葬一回花,宝哥哥也未必领她的情了。只好在秋天的黄昏,由两个侍儿扶着,托着恹恹欲逝的病体,在碧云天,黄花地上踟蹰着去看海棠,然后口吐一口鲜血昏厥过去,天天如此,直到血尽人亡。林妹妹为什么不一次性吐死了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宝哥哥现在已经无可救药了,他只想着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死掉,只剩下一个“X哥”和一个卖大饼的,林妹妹现在怎么能入其法眼了。如果一次性死了,宝哥哥倒要高兴了,所以还是天天吐比较好,这样还可以让宝哥哥内疚自责,这样倒有了回心转意的可能,然而林妹妹终于先死了,宝哥哥也被稀里糊涂的抓进监狱,刮光了头,据说是因为搞同性恋,好在宝哥哥也是某知名人物,而且又有个有钱的老爸,所以给他换了个地方,改到佛堂让他吃斋念佛,这也是为了社会伦理着想,因为宝哥哥有太多的“苞米”要是这些“苞米”都学起他来搞同性恋,那孔夫子就难以立足了,什么贞节牌坊之类全都是屁话了。当权的当然不让干,所以官府再三斟酌之下还是让他终老佛堂比较好,谁知道第二天佛堂外面挤满了“苞米”更让人惊异的是,她们个个都刮成秃头手里敲着木鱼,好似一大堆尼姑。那阵势大有当年令狐冲上少林寺救任盈盈得壮阔。第二天谏官上奏皇帝说,该地方出现荒唐之事,据说尼姑和和尚乱搞,而且是一大帮尼姑搞一个和尚,圣上震怒,就罢了该地方的所有官员。这地方的官员只好带着老婆孩子在众苞米的欢呼中灰溜溜的讨饭去了。由于这种事不好张扬,所以也就息事宁人不了了之了。后来有人题诗一首云:

             宝黛相知两茫茫,遇上舂哥两相忘。

             人间若无真情在,哪有尼姑泡和尚。

黑格尔曾经说过“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很多人往往利用了这句话,并且把它当做为一些不合理社会现象辩护的总根据,其实这句话应该是这样理解“凡是存在的就是符合理性的”也就是说某种社会现象的出现必然有其缘由、是有根据的。按照这个理念我们对当今盲目追星这个现象做一番分析,也就是鲁迅先生惯用的一句话“凡是须得研究才会明白”,首先当今社会是一个商业型社会,这个社会的最大特点是一切围绕着资本紧张的运转,而为了适应这种社会人必然要加快生活的节奏,而没有足够的时间仔细去品味生活,这样就创造了一种快餐式的娱乐文化,当然有很多商家很善于利用民众这种心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二,在这种社会下,人们背负着很重的压力,把这种压力发泄出去是每个人的需求,这种压力的释放就是一种宣泄,而追星恰好能满足这种需求。第三,商家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巧妙地利用了民众这种特殊的心理,从而起到了提高企业知名度和获利的双重功效。我不是说不可以追星,但是我希望国民在追星的时候理智些,切莫在追星的过程中丧失自身,成为商业社会的附庸。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