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从人民公社到分田到户

火烧 2009-12-01 00:00:00 三农关注 1037
文章探讨人民公社与分田到户的对比,分析农村改革带来的变化与问题,强调集体主义精神的消失及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

人民公社劳动管理,在制度方面,其实比当时的工厂强。当时的工厂主要靠觉悟,精神刺激与“进步”期望(实行物质刺激后就不一样了)。而农村是“斤斤计较”的,主要实行定额与计时管理;当然难免有权的人(甚至记工员)搞点名堂。农民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自己留的很少,为什么能够作到这样?靠集体化,靠人民公社。如果分散的个体,是不可能的。农民大量用工还花在水利设施上,不是人民公社,也是不可能的。即使能够作到,也要付出许多“管理成本”的。  

“分田到户”,当时不敢这样说,所以,就叫“联产承包责任制”,实际上,大多数人反对,只有少数家庭劳动力强的人,内心是支持的;由于长期的集体主义思想教育,能够“热烈欢呼支持”的,也不多。特别是家庭中有人在外面工作的,这些外面的工作人员,是“大张旗鼓”地公开反对,骂,破口大骂。我是“中立”,抱适应的态度,不反对。我周围的工人,家在农村的,是“肆无忌惮”地骂,指名道姓地骂。  

确实,“分田到户”后,大家,包括在外面工作的人员,甚至有农村亲戚的城市户口人员,都发动起来了,都在支援农村、农业。实际上,对工厂生产造成非常大的干扰,因为农忙时,他们都要请假回去“支农”。  

农民交给国家的粮食任务,明显减少了(国家进口粮食);杂交稻在前几年实验的基础上,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产量有所提高,所以,农民家里粮食多了,人们觉得“一分就灵”。(但是,直到1987年,我在四川广元三堆粮站买粮,还要硬性搭配面粉;我们单位北方人多,他们买面粉多,我只好找他们调剂。而我老家成都新津,农民家里稻谷却卖不出去。)可能,在如象“小岗村”这样的地方,产量大提高。所以,“因为分田,产量就上去了”——社会有了这样的说法;不过,起码,在我们家乡,不是这样。(我不反对说全国产量提高啊!)而且,因为分田,带来的问题、矛盾也多,在这里就不说了。  

分田、解散人民公社,造成的损失,人们已经罗列过许多,但是,更重要的是,经过长期努力、付出了沉重代价、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集体主义精神,被“解散”了。“一刀切”解散,是错误,现在有人提出要“恢复”,也是错误的。现在应该是实事求是总结教训,然后“发展”,而不是“恢复”。  

现在,我家乡的农村实行“免耕法”,加上机械化和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真正用于农业生产的时间,全年也就一个月左右,也基本上不修水利了,所以,活很少、很少。 现在的年轻人,听老人讲过去农民的辛苦,讲过去人们的饭量,觉得以前的人“傻”,甚至“不可思议”;殊不知,没有前人的艰苦摸索,哪有今天的“轻松”?没有今天的“轻松”,哪有今天的“小饭量”?还有,现在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说不定,以后的人会说,现在的人怎么那样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