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三鹿奶粉患儿清偿率为零说明了什么?

火烧 2009-11-3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三鹿奶粉患儿清偿率为零引发关注,患儿无法获得赔偿。文章指出媒体、监管部门及立法存在责任缺失,呼吁追责与赔偿。

石家庄中院日前作出裁定,终结已无财产可支配的三鹿破产程序。裁定中显示,三鹿对普通债权的清偿率为零。这意味着,30万结石患儿将无法从三鹿获得任何赔偿。中国的破产法程序操作中,三鹿毒奶粉结石患儿只能按照普通债权人处理,次序排在最后阶段,让人扼腕叹息。有人说只有让三鹿重新生产才能进一步赔偿,这是什么话?虽然枪毙了2个所谓的主犯,但是同无辜惨死的(未曾确切公布)的众多患儿相比,简直无法相提并论。  

   

三鹿集团虽然倒闭了,但是绝对不是只有三鹿才应该赔偿,因为有人因三鹿的营销获利,有人尸位素餐渎职失职,它们照样负有连带赔偿责任。靠三鹿营销赚了大钱的是媒体,尤其是中央电视台,还有某些名人,电视受众正是轻信了它们才造成如此恶劣而广泛的后果。央视和其它媒体以及各位形象代言人们给三鹿做广告赚取的费用应该交出来赔偿给患儿们,如果还有点社会良知和责任的话。这种利润是不当得利,尤其是三鹿奶粉出事的同时,央视还在正常播出三鹿集团重视质量的专题宣传片,这简直是莫大的讽刺。媒体和名人不能只赚钱不负责任,虽然媒体不是质检部门,但是为假冒伪劣名牌产品推波助澜扩大受害消费者群体的恰恰是媒体。是它们的宣传鼓噪蒙骗了受众,因此完全应该交出所得利润,赔偿给受害患儿。  

   

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和食品监管部门及其它相关责任部门应该集体记大过,罚扣工资奖金,尸位素餐导致30万婴幼儿受害,绝对不是失职渎职那样简单了,老百姓养你们还有什么用?按劳取酬的制度应该切实落实到政府职能部门头上,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喝茶抽烟聊天如何能发现问题?为什么拖了几年等事情极端严重了才应付了事?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全国各地的质检部门竟然集体几年失声,不处罚并修改制度是说不过去的。市场经济不是道德经济,更需要质量保证,中国14亿人,人力资源最丰富,不称职就集体撤换,人有的是。结石患儿出现了至少2年了,质监和食品管理部门为何视而不见?别说职责,基本的职业操守都无从谈起了,不整顿不足矣平民愤。很多职能部门经常搞什么形式主义的假货常识介绍之类的活动,反观之,这样的行为恰恰是行政不作为,倒行逆施,人民养你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你不深入社会去调查处理反倒装好人?老百姓如果都认识假货了,你们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我国的立法部门似乎应该深刻检讨,法律的制定不能难于操作,让老百姓摸不着头脑。三鹿集团虽然破产了,但是因为三鹿营销获利的人和单位难道不该负连带赔偿责任?职能部门失职渎职难道也可以撤几个人了事?地方政府涉及掩盖事实保护三鹿的人追究个行政责任就算了?三鹿生产毒奶粉这几年上缴地方财政的税收也应该拿出来赔偿受害者,撤几个官员是没有说服力的。三鹿集团内涉及毒奶粉的所有知情者也都应集体处罚,在破产清偿程序中,不能跟不知情者一个待遇,不然如何保证公平?立法者应当考虑国情来立法,比如《劳动法》立的过头儿了,底层劳动者并没有因此获得好处,公务员们反倒都受益了,因为国家埋单。《物业管理条例》停在半空,全国90%的小区至今仍然难于成立业委会,业主们如何利用条例也斗不过霸气十足的物业公司和尸位素餐的小区办,连潘石屹这样的房产商都急得无可奈何,法律就像一副药,不管用立它干什么?也难怪,立法的大部分人都不住商品房小区,也没有走入群众中去调查研究,如何量体裁衣伸张正义呢?  

   

利益链条是法律规范的首要目标,不能到了追究责任的时候只认定一个环节一个节点,让一个人把所有的黑锅都背起来是没有说服力的,要整个链条都追究。谁获利就追究谁,谁失职渎职就追究谁。群众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只要深入最底层广泛调查研究,深入发掘问题的全部,就能制定好法律和规则,执法者和老百姓都便于操作和理解,法律才真的管用,不然,衣服不合身,自然没人穿。职能部门不称职就要集体处罚或撤换,不主动出击发现问题,天天在舒服的办公室里闭门造车,如何能为人民服好务?三鹿奶粉事件造成了极端恶劣的国际和国内影响,不能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否则,失去了公信力的部门和人物们要想再找回来就会难于上青天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