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春晚为什么象黄鼠狼下兔崽儿 一窝不如一窝
前几天,我调看了八几年的春节晚会的录象,那种场面真的是令人激动啊!演员风趣幽默的表演,引起了观众们欢快的会意的笑声。那些节目的内容真实生动,就好象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
那个时候的演出场面,远远没有现在这样的声势浩大;演出的阵容,远远没有现在这样豪华奢侈;演出的舞台配置,远远没有现在这么令人眼花缭乱,但是演出的效果却比现在的要好一百倍、一千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有些文化人可能又会搬出那一套来搪塞人民群众,说:“主要是现在观众的文化水平提高了,欣赏水平提高了,所以才会对节目不满意。”
真的是这样的吗?不是,绝对不是。观众们不满意你们、指责你们、甚至骂你们的真正原因是:你们所创作出来的东西,是脱离了实际、脱离了人民、脱离了实际的生活。还以所谓的“国际化”和“高科技”为借口,把外国的一些东西照抄硬搬进来。又没有把我们的好东西传承下来。所以,就“邯郸学步”,就“东施效颦”。总是弄出一些“不伦不类”的东西出来。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你们的强烈不满。他们用形象的俚语形容你们这些年来的春节联欢晚会是“黄鼠狼下兔崽儿——一窝不如一窝。”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现在就从头来讲一讲。希望你们能吸取教训,以后能给老百姓奉献出一台让他们兴高采烈的文艺晚会来。
一般来讲:文化都是属于政治的附属品。几千年的封建阶级统治下的文化,除了一些民歌民谣以外,也基本上都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文化。过去的歌啊舞啊!词啊曲啊!都是为了反动的统治阶级以及他们的御用文人、风流骚客们服务和欣赏的。真正属于人民的东西只有:“赤日炎炎似火烧”一类。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属于人民的革命文艺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必须为人民大众服务、必须与革命的实际斗争生活相结合。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新纪元。那个时候,广大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纷纷到农村去、到斗争中去、到火热的人民生活中去。创作出了一大批真正属于人民的革命文艺作品。不但极大的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日战争热情,还加快了战争胜利的步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同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仅创作了一些鼓舞人民的文艺作品,还树立了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一大批革命的英雄群体形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事实证明,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中,同样需要我们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鼓舞人民、教育人民和引领人民。
而在一些外国的错误思潮的冲击下,一些文艺工作者抛弃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创作原则,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盲目地向外国的资本主义腐朽文艺去学习和引进,这样做的结果是把我们属于自己的东西变成了一个“四不象”的怪物。不但人民群众对你们不满意。连你们自己也总觉得是那样的“莫名其妙”。而却仍然是一次又一次陷入脱离生活的“怪圈”。
你们想把春晚办好吗?不需要花那么多钱、也不需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只要你们遵循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那样:“要真正的热爱人民、真正的了解人民、真诚的理解人民,才能创作出深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作品来。”
别的真的没有好办法了,因为我们共产党闹革命是为了人民、也是依靠人民才取得成功的。我们的文化艺术想得到人民满意,春节联欢晚会要想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也得依靠人民。到人民群众中去吸收营养,别无它法。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